記者 丁云
浮生半日公園閑
記者 丁云

新區公園

索山公園

諾貝爾湖公園
現在大家都知道城市公園的可貴了。倘若時間有余裕,都希望能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間,加塞去附近的小公園,或者生態綠地散散步,喝喝茶。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同時也是一座山水之城。走過路過,區里的生態公園是一座接著一座。不住若非工作、生活剛好就在附近,好多免費的漂亮公園都隱沒在其中,連名字都陌生了點。
新區公園竟然是蘇州市最大的開放式公園,有40公頃的占地面積不說,據說即將與隔壁的何山公園合并,屆時更大。城市公園真是建得宛如郊外綠林。
公園以南北向的水景大道為主軸線,自然形狀的水系為紐帶,聯成一個生態整體。大道向南,盡處就是云彩湖,湖濱有一處大型噴泉。抬頭遠望,獅山的“獅頭”正回首一望。
云彩湖,盤繞在何山腳下,湖水清澈明亮,何山的倒影在湖中隱約可見。湖面上,不時能瞧見一兩只野鳥自在浮游。云彩湖是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水體,適當修整,再配以碼頭、水榭(賞楓廊)、觀景平臺、景亭等成為一大景觀。
湖中心處有座玲瓏島,兩座小木橋將島與南北兩岸連接起來。島上有亭,亭后有樹。站在島上四望,可見到何山巍峨,及隱隱獅山。
既然提到何山公園,不妨再說說。何山公園占地近30公頃。何山原名鶴阜山,是鳥類、仙鶴棲息的地方。南朝時梁代何求棄官隱居于山頂上,后弟何點也隱居山上。兄弟二人死后葬于此山。后人為紀念二人就改名何山,何山之名由此而來。
近年來,從古代何求、何點南朝梁代遺跡,紀念元代農民起義領袖張仕誠廟宇,近代愛國名人李根源摩崖石刻,到現代為解放蘇城而獻身的烈士陵園,以及為紀念著名彈詞藝術家徐麗仙而建的紀念館,都被貫成一條游園線索。
除了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外,何山公園有桂花林、香樟園、栗樹坡、楊梅林、梅花塢、江南竹林等頗具規模的綠化區。只是何山公園目前門票不免費,但也不貴。
適合:健身、散步、休閑
地址:高新區塔園路279號
索山公園是一個開放式的城市公園,面積不大,但小巧別致,有山有水,有亭有廊。自然,這山是人工堆疊的,但與蘇州樂園和金鷹國際購物中心相對,也有很新鮮感。
春天,索山公園桃紅柳綠,春風微拂,楊柳輕揚,蘆葦叢婀娜柔順地佇立在池塘水中央。海棠含苞待放,中日友好櫻花林生機待發。四周社區的居民傍晚或假日到這里,悠閑地在竹林小道上散步,或坐在假山石座上,面著池水聊天逗趣,年幼的孩童隨著父母在柔軟的草地上學步或玩耍,這索山公園也是高新區生態山水的一點綠。
適合:健身、散步
地址:高新區獅山路

小茅山公園

彩石湖公園

大白蕩城市生態園
在這座新城里,竟有一座諾貝爾湖公園。公園的名字也是特別,但乍聽就挺適合蘇州科技城,了解打造理念,更覺得合適。
諾貝爾湖方圓600畝,由美國一景觀設計公司做整體景觀設計,利用原有自然水體、洼地和廢棄魚塘整治、美化而成的開放式空間。
南部塑造自然的生態林地景觀意向,是返樸歸真的生態棲息地,包括連續的坡地山林、船型別墅區、起伏的游憩觀景步道。北部是城市景觀的空間意向,引導、展示都市人群休閑活動的舞臺,包括雕塑廣場、城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特色水景廣場、特色繽紛花園。橫跨湖面的景觀步行橋連起了南北區域,展現優美的水岸景觀。
命名為“諾貝爾湖”,自然是為讓人記起世界科學最高獎諾貝爾獎,與蘇州科技城的氣質吻合。
適合:散步、賞景、休閑
地址:高新區科技城科研路
小茅山公園依山而建,茅山問道、景峰文昭、平崗環秀、五龍攬勝、青山擁翠等景觀圍起一個‘山環水繞’的開放式公園。
山坡上設置了人行道、自行車道,以及環園河,別具一格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風格在公園的建筑上也有巧妙體現。公園同時利用了廢棄的采石宕口,堆砌起瀑布景觀。
適合:賞景、散步、休閑
地址:高新區科技城景潤路與科秀路交叉口
彩石湖公園,也位于蘇州高新區科技城。原本烏龍山宕口裸露的山石,經整治成了生態公園。周邊是植被良好的丘陵,也算是群“山”環抱,山塢里有一串明珠似的湖泊,去的人說水很清。
湖東的丘陵,因為以前被采石,顯得不規整,但經過整理,加上山上山下精心種植的果樹、花樹和一些常綠的樹,夾種了許多草花,搭配修建的山道,成了一處絕佳的休憩之地。
適合:賞秋景、散步
地址:高新區科技城清山會議中心對面
大白蕩在景致的調配上是匠心獨具的。公園的水系,西接陽東河,南連白馬澗,向東流入京杭大運河,與陽山山系延伸到平原的綠廊連結成串。園內有白馬戲水、白蕩菱歌、夕陽草坡、文化碑刻、春夏秋冬主題公園、高爾夫球場等景觀。既有瀑布、噴泉,又有白菱田、白菱池;景觀跨橋是體現蘇州風味的白色龍骨架造型,飛碟式地標建筑又與生態湖濱做了結合。
適合:散步、休閑
地址: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鴻禧路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