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原華,葉浩男
(山東師范大學 商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國內外農村物流發展模式探析
常原華,葉浩男
(山東師范大學 商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在總結分析國內外農村物流發展模式的基礎上,為我國農村物流發展模式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為農村物流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向虛擬農業供應鏈方向發展,同時與農戶合作形成產供銷一體化,最后引入拍賣制,促進交易規范化。
農村物流;發展模式;國內外
農村物流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農村物流是農產品流通的血液。從全球的角度看,國外發達國家農村物流的運營模式較為先進,對于起步較晚的中國農村物流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因此,本文研究了國外較為先進的農村物流運作的管理模式,進而提出完善中國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的建議。
國內外的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詮釋了農村物流的含義。約翰·F·格魯威爾(John.Crowell)于1901年在《工業委員會關于農產品配送的報告》中闡述了影響農村成本的因素和費用。克拉克(Fred.E.Clark)、韋爾德(L.D.H. Weld)在《農產品的市場營銷》一書中論述了農產品通過物流創造了時間價值、空間價值以及市場價值。謝水清認為農村物流與城市物流相對,它服務于農業生產和農村居民生活的需要。曹佩文在《農產品物流》中論述了農村物流各個階段的特點和模式以及農村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
2.1 農業合作社
美國、荷蘭、法國的農村物流模式主要是農業合作社模式。農戶主要通過農業合作社參與農業物流。農業合作社遍及生產經營、倉儲運輸、加工銷售等各個領域。合作社通過為其成員服務,有效溝通農戶與政府之間、農戶與市場之間的關系,以降低產品生產成本,使其成員從合作經營中獲取最大收益。
農業合作社大致可以分為:(1)銷售型合作社,由合作社所在地域范圍內的農業經營者構成,主要從事農、林業產品的生產、收集、銷售活動,專門負責農產品的銷售,同時提供給農場主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信息。有的合作社把成員的初級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2)供應型合作社,主要負責農業經營所需的農具、種子、牲畜、設備、儀器、肥料、飼料等農業生產資料的統一大批量采購和供應。供應型合作社本身不營利,讓利于農場主,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場主收入。統一供應的農業生產資料中有80%是農用化學品、飼料、石油、種子等。(3)服務型合作社,主要向合作社成員提供農業機械的租賃以及農業機械維修等服務;糧食等農作物的烘干、儲存、運輸服務;人工受精等牲畜服務;調整土壤鈣含量分析、研究試驗;農業技術和專業性資料等專家服務。(4)加工型合作社,由合作社所在地域范圍內的農業經營者構成,主要負責農畜產品的加工、儲存、流通、銷售活動。荷蘭的馬鈴薯合作社是加工型合作社的典型代表,它已經壟斷了全荷蘭的馬鈴薯生產與加工。(5)共同經營農業合作社,在法國比較常見,合作社提供設備、技術、市場等,合作社成員提供生產資料,二者共同進行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活動。法國農業部規定此種類型的合作社成員最少不能少于7家,最多不能超過50家。
2.2 農商聯合體
農商聯合體模式也稱為產供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它是由單一的經濟實體利用介入農業的工商業資本,與產前部門、產后部門以及農場主合作,提供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多種物流服務,形成一個產-供-銷一體化的綜合農產品物流模式(如圖1所示)。產前部門是指農業生產和農業生產資料的制造與供應,產后部門是指農產品儲運和農產品加工及銷售。農商聯合體模式主要應用在美國、法國。
農商聯合體模式免去了許多農產品流通的中間環節,能夠極大地降低農產品物流費用,提高農產品經營效率,便于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這種類型的企業數量不多,資本壟斷程度高,擁有覆蓋面極廣的銷售網絡。21世紀初,美國大約擁有500萬臺拖拉機,平均每個農場1.85臺,農用車350萬輛,還有大量的聯合收割機。農商聯合體模式主要用于專業化、集約化程度較高、易腐不易運輸且需要大規模加工的農產品。一般來說,種植業組織化程度低于畜牧業組織化程度。在種植業中,谷物種植業的組織化程度低于蔬菜、水果、馬鈴薯、甜菜、甘蔗等易腐又不便于運輸的經濟作物的組織化程度。
農商聯合體物流模式在法國進一步細分為公司制一體化農商聯合物流模式和合同制一體化農商聯合物流模式。公司制一體化農商聯合物流模式是以公司為經營體制的一體化農商聯合體。這里的公司一般是由法國的農業、工商業和金融業的企業參股組成的公司。公司將農資供應,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有機的結合起來,來獲取最大利潤。這種模式的運營主體一般是經營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市場競爭能力較強的跨國公司。合同制一體化農商聯合物流模式是以合同為紐帶相互制約的聯合體,主要分為緊密型和松散型兩種。松散型的集中程度相對較低,一般是農場主就農產品的價格、數量、質量和收購時間等問題與農產品加工廠或農產品銷售商相互協商,達成協議后簽訂合同;緊密型集中程度較高,農場主與聯合體的龍頭企業簽訂合同,龍頭企業集中做出所有決策。

圖1 產供銷一體化模式圖
2.3 拍賣批發市場
以“拍賣”為中心的批發市場模式盛行于荷蘭、日本。批發商收購農民、產地經紀人、農協的農產品,并按照農產品質量標準規定,將受委托銷售的產品進行統一的分類、分級、質量檢查和包裝,再通過拍賣方式直接出售給零售商、加工業者、大宗消費者或出售給經紀批發商。經紀批發商將采購的產品運到自己的店里讓零售商采購,最后零售商在各個零售點出售給消費者。在這一系列競買中,出價最高者中標,成交后按中標者的要求進行包裝,拍賣市場內部系統負責貨款的自動結算和農產品的運輸配送。
以“拍賣”為中心的批發市場物流運行流程如圖2所示。以“拍賣”為中心的批發市場模式能有效解決小規模的農業生產和大市場、大流通之間的矛盾。批發市場不僅具有交易集散功能、價格形成功能,而且具有貨款結算功能。這種物流模式將易腐爛農產品的供求集中到一起,以拍賣方式在短時間內成交,縮短了流通環節,減少了中間商的盤剝,加速了農產品流通,極大地促進了農業專業化分工協作,提高了農業標準化水平。批發市場提供買賣交易的場所,全程監管交易的信息、方式、過程,形成準確的價格信號,有利于促進交易的規范化。

圖2 以“拍賣”為中心的批發市場流程圖
2.4 虛擬農業供應鏈物流模式
虛擬農業供應鏈的出現得益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將農村物流供應方、農資供應商、農戶、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等農業供應鏈的主體連接起來,實現信息共享。全球的消費者從互聯網上搜尋訂購農產品,由需求拉動生產,這樣能極大地減少由需求不確定增加的庫存,根據農產品訂單信息及時改進物流計劃、管理、調配、優選等操作,增強供應鏈響應性,提供優質服務。
荷蘭的花卉業應用了這種模式。消費者對鮮花品質、品種、新鮮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荷蘭花卉業在花卉集成保鮮中心、電子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協調聯運物流中心采用了最新的EDI系統。
3.1 農資物聯網
農資物聯網模式采用大數據、云計算、RFID、資源共享融合以及智能信息處理等技術,數字化處理農資生產經營中的相關信息,全程監督農資流通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并建立一個確保信息安全、對稱和及時更新的生產者、消費者、流通者統一識別的標準和加密認證體系,從而完善農資質量可追溯機制,如圖3所示,可識別查詢農資商品信息、追蹤去向、產品召回、責任追溯。我國的全國供銷合作社在“新網工程”中應用了農資物聯網系統,農資產業的信息化水平、農資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農資質量安全得到了保障,農資市場環境更加透明。農資物聯網系統維護了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安全,促進了農資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圖3 農資物聯網模式圖
3.2 中郵物流農資配送
中郵物流農資配送模式是在農戶聚居的地區設點建立配送中心,物流量達到一定規模時,農產品轉移到城市物流中心,再由城市物流中心配送給終端消費者;農用物資、生活用品等由城市配送到農戶。如圖4所示,中國郵政企業在國家高投入的堅實物質基礎之上,對郵政的交通運輸資源、金融儲蓄信用資源和農村的實物傳遞網絡系統進行整合,建立了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綜合性物流平臺。中國郵政企業不論是在資金還是技術上實力都很雄厚,中郵物流具有成熟的電子商務網絡和安全的資金支付網絡,能承擔較高的農村物流技術的要求。中郵物流的服務宗旨是“取長補短,合作共贏”,專業的配送服務是它的強項,但它在農資市場方面還有待改進。
3.3 農村物流園區
農資企業在農資產業向專業化、信息化、網絡化發展過程中對集成物流服務的需要日益突出。大型農村物流園區是“專業化、多功能、一站式、綜合性”的農資商貿物流中心。它為農資企業提供從生產到銷售的一站式專業化服務,包括農資的研發與博覽、信息服務、農資的質量檢測、現場交易等綜合功能。例如金潤農資物流園是集倉儲功能、集散功能、流通加工、展示配送、現場交易、電子商務、信息網絡、連鎖經營、質量檢測、擔保融資等“十位一體”的新型農資產品流通平臺,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專業的全程服務。

圖4 中郵物流農資配送模式圖
4.1 為農村物流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政府的首要作用就是為農村物流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重視市場體系建設,制定有利于農村物流運作的法律法規,規范市場準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簡化物流企業立項審批程序,消除多頭管理,建立一站式管理體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大對農業教育、科研體系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在土地、資金、稅收、技術等方面加大對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建設的支持力度,為各地農產品流通創造良好的硬件環境。加強冷藏貨運車輛的生產改進和特種運輸設備的研究開發,加大對保鮮、包裝技術研究投入。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努力實現互聯網村村通。
4.2 農資物聯網向虛擬農業供應鏈方向發展
我國的農資物聯網模式已經初步具備形成虛擬農村物流供應鏈的硬件條件,但農村物流供應鏈上各個主體之間的連結性并不充分,只能實現部分主體的連結。農資物聯網模式下,農資物聯網系統應開辟新接口連接農資供應商、農戶與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形成完整統一的虛擬農村物流供應鏈,實現供應鏈上游下游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
4.3 中郵物流企業與農戶合作,向產供銷一體化方向發展
中郵物流企業的物流網絡和金融網絡遍布廣大農村,在農產品、農資配送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在與農戶的合作、農產品收購、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經驗不足。中郵物流企業可以借鑒農業合作社和農商聯合體模式,與農戶合作,為農戶供應農業生產所需的農資,提供農業機械租賃等作業服務;收購其農產品,對農產品進行流通加工,提高附加值;直接將農產品銷售給批發市場,超級市場等銷售組織,向產-供-銷一體化發展。
4.4 農村物流園區引入拍賣制,促進交易規范化
我國的農村物流園區具有現場結算的功能,這是引入拍賣制的前提。拍賣制符合資源優化配置原則,是規范市場價格機制較為普遍運用的方式,有利于利潤分割的公平、公開。農村物流園區可以拍賣園區內的農資,用電子顯示板公布產地、品種、質量、數量、價格。同時,還要限制參加拍賣人員的數量,以避免過度競爭。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產品的流通還沒有完全現代化,農村物流仍是物流領域的一片藍海。本文分析了我國農村物流主要以農資物聯網、中郵物流、農村物流園區三種模式為主,并探討了國際上比較發達的農村物流發展模式:農業合作社、農商聯合體、拍賣批發市場以及虛擬農村物流供應鏈物流模式,在總結國外先進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農村物流發展的現實情況,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1]鄭遠紅.我國農村物流發展模式的選擇分析[J].農業經濟, 2011,(12):87-89.
[2]艾江.我國農村物流發展模式及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0, (12):42-44.
[3]賀登才,查迎新,李錦瑩,等.中國農村物流發展報告(2013)[J].中國合作經濟,2013,(9):8-30.
[4]夏金梅.發達國家農業經營模式實踐經驗研究[J].世界農業, 2014,(9):17-20.
[5]徐輝,潘偉光,傅家楨.美國農業合作社發展新動向[J].世界農業,2014,(5):29-35.
[6]林濤.法國的農業合作機制[J].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02,(2): 26-27.
[7]張玉,趙玉,祁春節.荷蘭高效農業研究啟示[J].國際農業, 2007,(4):26-28.
[8]孟楓平.日本農業信息化進程的主要特點[J].世界農業,2003, (4):38-47.
[9]劉放.幾個典型發達國家商品流通市場掠影(中)[J].商場現代化,2013,(15):22-23.
[10]郭燦章.發達國家農業經營組織發展的形式及特征[J].世界農業,2006,(3):7-9.
[1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J].農業機械,2007,(4):4-9.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Modes of Rural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and Abroad
Chang Yuanhua,Ye Haonan
(School of Business,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
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s of the rural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and abroad,we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first create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industry,then develop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the virtual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form the production,supply and sales integration among the farmers and at the end,introduce the auction system to standardize the trading process.
rural logistics;development mode;domestic and abroad
F252;F303.3
A
1005-152X(2017)02-0019-04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2.005
2016-12-10
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B2C電子商務信用風險評價體系及控制策略研究”(J14WG86);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綠然’逆向回收物流運營平臺—以濟南高校市場為例”(201610445260)
常原華,女,山東德州人,山東師范大學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葉浩男,男,山東煙臺人,山東師范大學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