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荷蘭特派記者 任彥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丁玎
荷蘭大選是歐洲“超級大選年”的政治風向標。3月15日,荷蘭將舉行舉足輕重的議會二院(眾議院)選舉。此次大選共有28個政黨參與角逐,目前執政黨中右翼政黨自民黨以微弱優勢領先,極右翼政黨自由黨和較為中立的基民盟緊隨其后。扛著民粹主義大旗的自由黨領導人基爾特·威爾德斯成為大選焦點。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政治學教授吉斯·舒馬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即使威爾德斯此次無緣登上首相寶座,但他在荷蘭乃至歐洲掀起的風浪已足夠令人震驚。
“‘荷蘭版特朗普威爾德斯是2017年荷蘭大選的熱門人選。”英國《每日快報》網這樣介紹現年53歲的威爾德斯:“他長著一頭茂密的金色卷發,經常發表批評伊斯蘭教和移民的激烈言論。由于所發表的言論被認為具有煽動性和侮辱性,威爾德斯的名字在2010年上了‘基地組織的暗殺名單,他還多次受到伊斯蘭極端恐怖分子的死亡威脅。”
威爾德斯在競選活動中高調宣稱,他若當選荷蘭下一任首相,便會徹底改弦更張,他的政策主張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使荷蘭“去伊斯蘭化”,不再接收伊斯蘭國家移民和難民,公共場所禁止穆斯林戴頭巾,禁止擾亂公共秩序的伊斯蘭宗教活動,把《古蘭經》列為禁書,關閉清真寺和宗教學校;二是關閉邊界,限制移民,使荷蘭退出歐盟;三是削減老年人福利,公民年滿65歲才能領取養老金。威爾德斯去年被美國《華盛頓郵報》列為可能策動新一輪脫歐運動的歐盟國家政客。
荷蘭大選進入倒計時,各地市政府介紹黨派廣告選舉的圖片中,都刻意不刊登威爾德斯的畫像,從側面表明政府機構還是有所防范。據了解,即使自由黨獲得議會最多席位,該黨也無法單獨組閣,必須聯合其他政黨。大部分主要政黨已明確表示,不愿意與自由黨聯合執政。因此,威爾德斯問鼎首相的希望還很渺茫。但荷蘭政治學者吉斯·舒馬赫認為,歐盟及歐洲傳統政黨都應認真反思威爾德斯何以獲得那么多支持,并盡快扭轉局面,否則歐洲政治將會繼續被極右勢力拖著走。
“威爾德斯效應”還蔓延到美國。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共和黨資深議員史蒂夫·金近日在推特上發表支持威爾德斯的言論,稱“威爾德斯懂得文化和人口是我們的天命”,并強烈建議美國廢除“以出生地定國籍”的做法。目前,按照美國憲法,所有出生在美國的孩子都能獲得美國國籍,包括非法移民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史蒂夫·金向來游走在“白人民粹主義”言論的邊緣,他的這番言論已在社交網絡上捅了馬蜂窩,遭到不少民眾的指責。▲
環球時報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