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洋 本報記者 杜天琦 ●盧戈
在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背景下,中國股市趨穩向好。13日,中國股市收盤創下近三周單日漲幅新高,市場成交活躍。高盛等大型投資機構轉向鼓勵投資者增持中國股票。一些國外經濟機構分析認為,中國兩會所釋放的政策利好對金融市場起到穩定作用,外界對中國經濟復蘇前景預期增強。預計中國政府將持續推進一系列穩定市場舉措,以帶動國內外投資者信心。這或將支持中國股市在今年穩步上漲。
滬指創近三周新高
13日,中國股市先抑后揚,上證綜指報收3237.02點,上漲0.76%,創下自今年2月20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深成指報收10559.88點,上漲1.04%。上交所當天成交量較上周五增加20%,表明市場交易趨于活躍,中小盤股成為帶動股指上揚的主要力量。
英國《金融時報》13日報道稱,在關于中國經濟減速的相關猜測持續發酵的情況下,中國股指在今年年內反而維持了良好表現。近期中國召開兩會,會議中間釋放的經濟信號被認為支持了投資者的信心。不少分析機構認為,以往中國兩會期間金融市場大多穩定上漲。而近期在中國政府積極刺激復蘇的預期下,經濟運行平穩,這也支持了股指的穩定回升和交易的活躍。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股市來說,證券法改革是一個比較大的動向,預計2017年將著手完成這一修訂工作。除此之外,注冊制改革的推進、創業板改革的加快,也是中國股市迎來的重要變化。IPO體制改革將是創業板改革的重中之重。另外新三板的發展也必將隨之加速,從而支撐起創業板的上市資源。
高盛:由“唱空”變“看好”
據彭博社13日報道,對于中國經濟的前景,不少投資機構開始從悲觀趨向謹慎樂觀。本周一(13日)高盛亞洲部門發表的最新報告將中國股市評級提高到增持,并看好中國金融股未來走勢。高盛同時將未來12個月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MSCIChinaindex)的預期值上調25%。支持高盛作出以上判斷的包括政府政策、新股增發帶動市場及上市公司利潤增長。該機構預計,2017年中國上市企業的營業利潤將上漲13%。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高盛認為“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正走向復蘇”。去年年底高盛曾帶頭高調“唱空”中國,認為中國經濟前景堪憂,但在當前同業機構紛紛調高對中國經濟預期的情況下,高盛最終也加入了看好中國股市的行列,承認中國經濟數據的逐步改善增強了資產吸引力,實體經濟圈與金融市場的不安、悲觀情緒也在消退。
股指面臨新一輪漲勢?
對于高盛看好中國股市,董登新認為,這說明國際投資對中國市場的看好態勢。目前歐美股市的牛市已經結束,因此一些國際資源將轉入中國市場,但是中國經濟增長下滑至L底,所以董登新認為,今年的A股會以波動為主,并不會出現大方向反轉。
海通證券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也預計,今年股市相對樂觀。支撐他的觀點主要是以下幾點:中國經濟正在回升;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降低,資金外流的風險也在減輕;對于房地產炒作行為,政府也會出手抑制;今年通貨膨脹的預期并不高。李迅雷認為,上述因素都會使得更多資金轉向股市。
對于普通股民,董登新建議,應規避那些炒作過度、泡沫過大的創辦板小股本股票,而是持有風險較低的大藍籌股。
《金融時報》援引德銀、瑞銀等投行觀點稱,盡管經濟學家仍然擔心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可能面臨更大潛在風險,但從現在來看,中國政府對經濟形勢依然有較強的掌控能力。外界認為,今年中國政府將以新的視野統籌經濟政策,以未來5年為目標,加強系統政策規劃,支持經濟穩定發展。如果中國政府的努力得以貫徹落實,則將給金融市場帶來樂觀前景。股指也將因此走出一輪新的中長期漲勢。▲
環球時報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