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東南亞地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馬來西亞與中國的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水平。作為在馬來西亞投資的中國企業之一,碧桂園通過馬來西亞森林城市項目,為中國和馬來西亞搭建起民間交往的橋梁。
沿線國家積極響應進出口貿易總量可觀
3月11日,馬來西亞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率領柔佛州皇室理事會成員蒞臨廣東佛山的碧桂園總部,見證碧桂園森林城市二期合作簽約,并且授予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柔佛州一級拿督勛銜,嘉獎他對柔佛州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馬國際產能合作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閣下的遠見將會把柔佛打造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國際化產業新城。”馬來西亞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對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說,森林城市向世界展現了強大的創新驅動力,將為柔佛州的子民帶來巨大的福祉。
無論是貿易還是投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往來都可圈可點。2016年,中國與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已經達到了6.3萬億元人民幣。
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商務部部長鐘山介紹,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達到145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沿線20多個國家建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增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馬來西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東南亞地區最早、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最早收獲成果的國家。2016年馬來西亞與中國貿易額較上一年增長4.4%,達2409億林吉特(約合3744.3億元人民幣),中國連續8年成為馬方最大的貿易伙伴。
曾經在多個場合表態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近日在東部鐵路建設項目公示啟動儀式上說,馬來西亞選擇與中國合作是因為中國是一個有能力的國家。
中國企業投資頻繁民間外交促中馬民心相通
中馬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水平,雙方將繼續通過領導人、政府、政黨和企業間經常性交流和互訪予以加強。近年,碧桂園、阿里巴巴、中興、小米等眾多中國龍頭企業紛紛到馬來西亞投資,促進了兩國之間睦鄰友好關系。
森林城市是碧桂園聯合馬來西亞柔佛州政府共同建造的一座智慧生態城市,旅游、教育、健康、電商等八大產業正在加速落地中,預計項目落成后將可提供22萬個就業機會。簽約儀式當天,碧桂園宣布,在已經開業1個五星級標準酒店的基礎上,森林城市還將興建1家五星級標準酒店和3個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計劃2018年全部投入使用。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說:“中馬兩國推進全方位的務實合作,要通過政策溝通取得高度的政治互信,通過民心相通使‘一帶一路戰略具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文化和民間交往正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和表現,兩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
外交學院副教授高尚濤評價,碧桂園的積極投資以及跟馬來西亞方面的民間外交,促進了中馬民心相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特別的價值。
心懷中國夢中企將實現民族的榮光
共商、共建、共享,是貫穿“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旋律。碧桂園森林城市在抱團出海過程中,搭建起了一個運營管理服務海外平臺。這個平臺能讓中國企業引領的國際產能合作秉承著互利共贏合作觀,在加強國內企業合作的同時,形成產業集群,最終達到雙贏甚至多方共贏。
“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投資,還是技能、知識、高科技。”馬來西亞依斯干達特區發展局行政長官拿度依斯梅爾·依布拉欣在評價森林城市時說,“在我們看來,森林城市將持續地為我們國家和依斯干達帶來財富和收入。投資進來的時候,催化了別的項目、別的投資,會引起更重要的多重效果,能夠為當地人帶來很多工作機會,以及許多創辦中小企業的機會。”
事實上,還有很多企業加入森林城市項目。中建鋼構等企業從國內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助力碧桂園實現了在馬來西亞當地產業體系的重新構建。同時,森林城市與包括德國艾巴維/普瑞、IMER集團在內的歐美建筑龍頭供應商合作,采用行業內領先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進行數字化管理、工業化生產和裝配化施工,致力全面實現森林城市綠色建筑工業化。
森林城市的承載量是世界級的。項目由中國企業主導設計,因此其核心文化仍然是中國的。這里面既有傳統中華文化,更多的是改革開放后形成的中國現代文化,包括商業文化、居住文化以及生活習慣等。森林城市目前集中了中國工程建設的尖端技術和中堅力量。智慧和綠色城市的定位,又將全世界的前沿科技植入進來。
在這里,森林城市使用著大量的中國水泥和鋼材等國內優勢產能,為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提供眾多的就業崗位。這是一個民族企業在自覺踐行建設一個美好城市的中國夢。
中國經濟的市場活力很重要的一部分來自于企業家的發現和創造,中國人在這個新世紀再次下南洋,穿梭過夢想,實現民族的榮光。▲
(莫然)
環球時報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