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一名“90后”建筑小工,能把高難度健身動作融入工作,利用搬磚頭、拖鋼管、擔沙石等勞作機會,瀟灑自如地完成引體向上、360°翻身、單手撐、俄式挺身等精彩動作。憑借“花式搬磚”的絕活兒,石神偉成為“勵志網紅”!成名后,各地比賽和商演邀請不斷。這位“工地明星”,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
網癮少年,
異鄉工地苦練肌肉
石神偉出生在湖北省大冶市龍角鎮的山村。當地人多以外出修建仿古建筑為業,他的父母和叔伯也不例外,多年來輾轉全國各地承攬工程。小偉一年最多見父母兩三次。
讀初一時,石神偉和許多留守孩子一樣,成了省下飯錢都要泡網吧的“網癮少年”,經常玩到凌晨才從網吧悄悄溜回學校。長期的睡眠不足和營養不良,導致小偉身板瘦弱。
2010年夏天,小偉沒考上高中,就跟著大伯外出打工了。17歲的孩子一下被甩到工地上干苦力,立刻嘗到了生活的百般艱辛。“每天搬磚、擔沙石、攪拌水泥……那家伙,受不了,手上都是泡。”石神偉回憶說。
脾氣暴躁的工頭時常會在工地上對小偉吼叫:“你就是來混飯吃的吧,推兩袋水泥都能翻車,廢物!”小偉有時候被罵急了,他也想過夜里坐火車逃跑,但沒錢。
工地在青島的一座山上,這里沒有廁所,上廁所要到樹叢里。一天中午,石神偉在“樹叢公廁”里被馬蜂叮了一下,全身疼得抖動。一不小心,他滑到了一個荊棘堆里,大腿又被劃出幾道血口子。工友勸他中午休息一會兒,但小偉不敢告訴工頭,用衛生紙擦了下傷口后,繼續上工。那個漫長的5小時,他不知道怎么忍下來的。天氣很熱,汗水淌到血口子里,撒鹽般的痛。
剛開始,小偉還有點想念游戲,但工地挺偏遠,周圍沒有網吧。過了兩周,他就完全不想了,實在太累。
1個月后,石神偉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2000多元錢。掙錢太不容易了,他深刻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但再次“出征”時,工頭卻不要小偉跟隨了,說:“干半拉人的活兒,卻拿一個人的工錢。”小偉苦苦哀求:“叔,你就帶上我吧,以后我加強鍛煉,努力干活,保證不再讓你失望!”小偉給對方買了一條煙,工頭最終勉強同意。
此后,小偉在勞動的同時,暗暗訓練肌肉,腳手架是現成的單雙杠,隨便找個空地就是俯臥撐的練習場。他還參照網上的健美教程,在工地上練得塵土飛揚。工友們都笑他:“這傻孩子,真是有勁兒沒處使了!”
2012年,初戀女友與他分手,這更激發了他的“斗志”。小偉把更多街頭健身的動作融合到工作中,開始上瘋狂干活和運動:去上廁所的間隙,做幾十個倒立俯臥撐;別人走樓梯時,他攀著鐵架爬上去……
蛻變健美男,
“搬磚小偉”一鳴驚人
迷上健身后,石神偉覺得干活不再那么累了,他把工作當成熱身,訓練才是真正磨煉意志的時刻。在搬磚和組裝大梁時,他變得特別積極,默默想著這能鍛煉到哪塊肌肉,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便不再那么難熬了。從此,在腳手架上騰跳翻轉,就成了他枯燥生活的美好點綴。
“人活在世界上總要有點追求,精神世界才不會空洞。”小偉說,健身和讀書,就是他這個建筑小工的“詩與遠方”。可喜的是,經過兩年的健身訓練,小偉由一個排骨男,練成了一個擁有八塊腹肌的健美男!
石神偉有一個陪他漂泊數年的黑皮本子,摘錄著他從書上讀來的人生警句,比如“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人不自控必自毀。”
2013年,小偉參加了一個健身QQ群,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網友,開始參照網上教程和群里的指導學習動作。第一個動作是“雙力臂”——兩手一起發力,把軀體撐到杠上,這個動作整整練了3個月。龍旗、順風旗、后空翻、俄式挺身……工地就是他的健身房,腳手架就是健身器材。日復一日的訓練,讓小偉學會了越來越多的高難度動作。
2013年年底,石神偉開始接觸手機短視頻APP“快手”。見不少人展現才藝,并獲得了眾多粉絲,小偉不禁技癢。一天下工后,他在工地上光著膀子做了一個倒立俯臥撐,并以“搬磚小偉”的網名,將這個短視頻上傳到了“快手”平臺。當時,他正在一個山間工地修繕建筑物,山里網絡很差,幾十秒的視頻,傳了半小時。
不料,這條視頻的播放量卻在短時間內達到數萬次,大家紛紛為小偉點贊。他穿著汗水與泥土混雜的T恤,頭發略顯蓬亂,動作卻迅疾有力,八塊腹肌和人魚線令網友們艷羨不已!受到鼓舞的小偉,又陸續上傳了幾個工地健身短片。
勵志少年,
與網絡的愛與恨
隨著在網上名氣的不斷提升,石神偉的生活也漸漸發生改變。2015年夏天,小偉應邀參加了江蘇衛視《極限勇士》和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節目,他在現場展示的一系列高難度健身動作,令臺下觀眾掌聲雷動,歡呼不斷。節目播出后,大家反應熱烈,更有商家找他拍廣告,有節目組邀他上鏡。
雖說生活變得忙碌了起來,但對于石神偉來說,他始終還是那個每天起早貪黑,搬三四千塊磚的建筑工人。
不同的是,此時的他已經升級為靠手藝吃飯的大工了。按小偉自己的話來說,生活總要有所依托。“我不是網紅,我只是熱愛健身的農民工。”石神偉笑著說,在工地上干活掙錢,才讓他感覺“充實”。
石神偉沒有跟其他工友說過他玩“快手”的事,他并不覺得這值得一提。2016年8月,一直和小偉在同一個工地干活的大伯換上了智能手機,才從網上看到了侄兒的這些視頻。他感慨孩子長大了:“一家四口都在外打工,爸爸有病,小偉現在掙錢養家。”
2016年年底,小偉受邀參加網絡訪談節目《聽我說》,當被人們成為“正能量網紅”時,他有些不好意思,他并不是一個天生勵志的人。現在的小偉,依舊跟著大伯工作。不過,他閑暇之余的健身行為,卻再也沒有人會去取笑他了。有的時候,他也會靜靜地坐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眺望著遠方,想起自己當年上網成癮,無心學習,覺得可以靠打游戲賺錢過一輩子,最后卻只能游走他鄉,掙口力氣飯吃。如今,他又以另外的一種形式回歸網絡,著實人生很精彩。此時的他已然明白了生活的意義,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什么是絕對成立的,一切就看自己怎么處理了。
2017年2月,剛剛參加完由民間組織“工友之家”主創的“打工春晚”,小偉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這些年給別人蓋過無數間房子,是時候開始為家里建一棟漂亮的大房子了。“賺了錢了,先緊著家里用,父母安頓好了,我才能放心地在外頭發展呢。”小偉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