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建檔立卡,摸清底數,做實做細,動態調整。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我國脫貧攻堅形勢和更好實施精準扶貧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言必信,行必果。要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強化東西協作、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打牢精準扶貧基礎,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做實做細,實現動態調整。要提高扶貧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突出產業扶貧,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要組織好易地扶貧搬遷,堅持群眾自愿原則,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和成本,發展后續產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要加大扶貧勞務協作,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促進轉移就業,鼓勵就地就近就業。要落實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政策,突出解決貧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學生上學等問題。要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加大財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交通扶貧、水利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扶貧行動,扶貧小額信貸、扶貧再貸款等政策要突出精準。
習近平指出,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十三五”食品藥品安全規劃印發
藥品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評價率達到100%
2月21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部署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提出,到2020年,食品安全抽檢覆蓋全部食品類別、品種,國家統一安排計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每年組織實施的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千人4份;農業污染源頭得到有效治理,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7%以上;食品安全現場檢查全面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每年至少檢查1次,等等。
《“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實現藥品質量進一步提高,分期分批對已上市的藥品進行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品醫療器械標準不斷提升,制修訂完成國家藥品標準3050個和醫療器械標準500項;審評審批體系逐步完善,實現按規定時限審評審批;監測評價水平進一步提高,藥品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評價率達到100%,等等。
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是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也關系到經濟健康和社會穩定。
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管理
穩步提高個人繳費占總體籌資的比重
財政部、人社部、國家衛計委于2月20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管理發揮醫療保險基金控費作用的意見》。
《意見》明確,各統籌地區要按照不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足額征收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逐步建立個人繳費標準與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相銜接機制,穩步提高個人繳費占總體籌資的比例。加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支出管理,個人賬戶原則上不得用于非醫療支出。同步改革門診費用支付方式,開展門診費用統籌,逐步提高門診大病及慢性病保障水平。
《意見》提出,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標準要與籌資水平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結合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完善參保人員在不同層級醫療機構就醫的差別化支付政策,充分發揮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政策的引導約束作用,促進患者有序流動。
《意見》將有利于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個人負擔,確?;踞t療保險制度和基金可持續運行。
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
鼓勵各地加大定向承銷力度
2月20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對于公開發行債券,《通知》明確,各地要按照各季度大致均衡的原則確定發行進度安排,每季度發行量原則上控制在本地區全年公開發行債券規模的30%以內;對于定向承銷置換債券,不再控制發行進度,鼓勵各地加大定向承銷力度,充分發揮其不發生資金流、對債券市場沖擊較小的優點。
《通知》提出,財政部將推動相關行業協會研究制定地方債信用評級自律規范,建立信用評級黑名單制度。違反行業自律規定、弄虛作假的地方債信用評級機構,將被列入黑名單,在規定時限內禁止參與地方債信用評級業務。
定向發行方式因利率優勢更能吸引到投資者,預計今年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的地方債占比將繼續上升。
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政策發布
存管銀行不提供保證或擔保
銀監會2月23日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要求網貸機構應對自有資金、存管資金分開保管、分賬核算,指定唯一一家商業銀行作為資金存管人,為出借人、借款人及其他網貸業務參與方等客戶在銀行開立網貸資金存管專用賬戶,同時為其在存管專用賬戶下分別開立子賬戶,對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管,防范網貸資金挪用風險,安全保管客戶交易結算資金。
《指引》特別提出,存管人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不對網絡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不承擔借款項目及借貸交易真實性的審核責任。同時在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中,除必要的披露和監管要求外,委托人不得用存管銀行做公開營銷宣傳。
《指引》將有助于進一步規范網貸行業健康發展,防范P2P網貸資金挪用風險。
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
七項措施打造“中國建造”品牌
2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意見》提出,要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優化市場環境,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強化隊伍建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中國建造”品牌。
《意見》從七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一是深化建筑業簡政放權改革,優化資質資格管理,完善招標投標制度。二是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三是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強化政府對工程質量安全的監管,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四是優化建筑市場環境,加強承包履約管理,規范工程價款結算。五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快培養建筑人才,改革建筑用工制度,保護工人合法權益。六是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提升建筑設計水平,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完善工程建設標準。七是加快建筑業企業“走出去”。
《意見》旨在進一步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加快產業升級,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