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英
摘 要:本文從粵港澳地區的港口物流企業現狀出發,結合價值鏈管理對其成本的影響,通過建立港口物流企業價值關聯分析模型,進而對港口物流企業內部和外部價值活動進行分析,對港口物流企業如何搭建以價值鏈管理為核心的成本結構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港口物流企業;價值鏈管理;成本結構
中圖分類號:U6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2-0041-03
我國港口物流企業運營成本一直都是居高不下,2011年對我國港口的物流企業進行了相關統計調查,調查發現,物流費占企業成本的20%-40%,包裝費占10%,除此還有各種損失,光是因曝光不善造成的損失就高達30個億,而因為安全及運輸事故發生的損失則到達500個億,這些成本高得離譜,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有效的成本管理,那么再好的經營方式都會化為泡沫,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方法。港口物流企業與其他傳統的企業不同,是沒有實際的產品的,他們的主要經營是根據客戶的需要對產品進行運輸、包裝、加工等中間環節處理,主要是依靠服務,是一種無形的產品。在他們的成本核算中,不能運用傳統的降低原材料成本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成本控制,而是需要去探索更多的適合港口物流企業服務特性的成本管理方式,來進行企業成本控制,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 定義和特征
所謂港口物流企業是指從事與港口物流相關的運輸(運輸代理、貨物快遞)或倉促服務的經營性企業,他們能按照客戶物流需求對產品進行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報關等,而且有與自身相關的信息管理系統的企業,與普通的企業不同,港口物流企業提供的不是傳統的產品,而是跟多的提供無形的勞務服務。港口物流企業有著專業化、柔性化、規?;?、合作化等特征。而港口物流企業根據其經營情況一般有幾種類型:裝卸型、運輸型、倉儲型、綜合服務型。
2 價值鏈管理定義及作用
所謂價值鏈管理是將企業的生產、銷售、財務、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進行整合,然后做好計劃、對各個環節進行規劃控制,使他們形成互相關聯的整體,各個環節即相互關聯,又具有獨自處理資金流、物流和信息的能力,使企業的供、產、銷形成一條產業“鏈”,這就是價值鏈。
所謂的以價值鏈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是指企業根據市場情況、目標客戶的需求情況,對實際企業所涉及到的產品規劃、設計、供應、生產、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各環節上發生會影響到成本的因素進行梳理、計算,然后制定企業目標成本,再對目標成本進行分解,然后對實際發生的涉及到成本的損耗進行限制和管理,最后將實際發生的成本與目標成本進行比較,找出差異,對有問題的地方采取措施進行糾正,以保證目標與成本一致。
港口物流企業的價值鏈并非僅僅是只存在于企業的生產銷售過程。港口價值鏈包含了內部價值鏈和外部價值鏈:①內部價值鏈是指企業內部的產品設計、生產、市場策劃、分配和售后服務,而每個部門又均有各自的價值鏈,這些價值鏈即為企業創造者價值又消耗這企業的資源,他們之間相互依存和制約,通過內部價值鏈的梳理,找到最基本的價值鏈,進行分析,找到價值鏈中增值的部分和累贅的部分,對價值鏈進行優化,剔除價值鏈中重復的部分,優化效率低下的部分,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②行業價值鏈:每一個企業都是處于行業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企業與行業價值鏈的上下游的關系唄稱為行業價值鏈,通過行業價值鏈分析對供應商及下游客戶進行分析,通過改善價值鏈的上下游的聯系,可以相互合作提高相關企業的整體優勢、達到共贏的目的,企業也可以通過行業價值鏈的分析,尋求整合或一體化方式來降低成本。
進行價值鏈管理的作用:①能提高客戶服務;②能節約成本(當梳理去掉價值鏈中的那些低效率的工作后,則可以降低管理成本);③提高交貨速度,當價值鏈中的成員在分享信息和重要活動上進行合作時,供貨速度就會提高;④降低存貨,通過價值鏈中各成員的緊密合作,則渠道中的物流速度會提高,從而降低存貨的風險;⑤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增加;⑥銷售量提高;⑦市場份額增加,增加核心競爭力
3 根據價值鏈原理分析現有物流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粵港澳地區的港口物流企業現狀:粵港澳地區臨海,是國際性交易的大都市,港口眾多,是我國港口物流運輸發展的重點區域,在我國的能源、大宗貨物、外貿、集裝箱運輸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粵港澳地區港口的改制導致港口在發展中面臨著:市場主體分散、產業不集中不成規模、企業各自的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①港口物流企業普遍規模小、技術水平不高,運輸能力分散,整個集約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都是廚房經營,幾乎都沒有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②企業的設備設施、技術服務落后,而且對整體市場信息靈敏度差,因為企業規模和經營者意識的關系,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對企業提升到企業發展戰略、業務流程再造、研究決策的高度,經營者目光大多只關注眼前利益,無法從企業發展規劃、人員建設等方面進行考慮。③企業信息靈敏度差,同行之間缺乏溝通合作,導致市場競爭惡性循環。
價值鏈分析的角度看粵港澳港口物流企業中成本管理的現狀:①缺乏價值鏈分析的戰略新認識,整個物流過程涉及到產品的包裝、裝卸、運輸、倉儲、配送整個環節,如果這個價值鏈上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行業大鏈條停轉,大部分企業都無法真正做到對大鏈條的各環節進行分析、優化,導致整個物流作業過程效率抵消,差錯率和貨損都比較高,這也阻礙了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進一步運行。②忽略了前期的開發成本、共贏成本和生產后的營銷成本,說到成本,大多企業和經營者的思維僅限于對生產的人工、材料等直接費用;③忽視了企業與外部大產業鏈中上下游采購、組裝之間的聯系,導致庫存增加,無法做到“零庫存”,從而產生了積壓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
4 企業價值鏈為核心競爭力的成本結構分析及改進策略
港口物流企業即承擔著碼頭、港口的基礎建設等投資開發的項目,同時還承擔著市場上海上貨物運輸的中轉、裝卸、儲存、集疏運等一系列工作的物流服務需求,雖然這兩者在服務對象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生產活動的環節是基本相同的,企業在日常的價值活動一般有三種形式:直接的、間接的、還有質量活動。而且這些活動會從頭到尾會存在在企業的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中。要想企業能夠在市場有核心競爭力,就必須依據這些活動,進行企業價值鏈分析及優化。因為價值鏈分析是企業創造和保存競爭優勢的基本途徑,港口物流企業的基本情況來看,影響到港口物流企業成本的三個方面:首先是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工作的企業內部價值鏈;其次是港口物流企業與客戶、船舶公司、集疏運網絡形成的外部價值鏈;再次是同行業中其他競爭對手的價值鏈。要做好以價值鏈為核心競爭力的成本控制,則需要戰略的角度、系統性、科學性、主動性、全局的對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4.1 港口內部價值鏈優化
4.1.1 港口物流企業內部的價值鏈主要有幾方面
(1)企業的內部管理方面(后勤):包括企業涉及到的碼頭基礎設施建設、會涉及到企業經營服務的機械設備置辦和更新、企業內部資訊信息平臺建設、內部人員薪酬福利、企業人力資源(人才招聘、錄用、培訓、選拔等方面)、企業文化打造等;
(2)生產經營方面:業務洽談、碼頭貨物的裝卸、儲存、拆裝、運輸、中專、貨運代理、船舶代理、業務網絡拓展等;
(3)技術開發方面:裝卸工藝、作業流程的優化、物流服務系統的優化、市場開發新方式的探索、市場競爭策略分析、以及客戶跟蹤系統的開發;
(4)采購方面:設備設施采購、廣告策劃、對外宣傳、管理系統設計、市場策劃等
(5)服務方面:客戶信息獲取、客戶咨詢、接待、跟蹤、總結反饋、客戶管理軟件的運用等。
4.1.2 企業內部價值鏈優化
(1)找出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的價值鏈,對其分解,把每一個環節都分解為單獨的價值作業,再對每一個作業所產生的成本和效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梳理,找出價值鏈中不必要的環節和效率低下的環節,對其進行優化或者刪除。也就是對企業的整個組織架構進行整體優化。
(2)對價值鏈分解出來的每一個價值作業,也就是企業內的每一個崗位,進行優化作業活動,分析他們的崗位職責,這些崗位職責與企業所提供的整體服務的聯系,判斷作業的有效性,對于工作中非增值部分的工作進行優化或者剔除,減少每個作業環節中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設備資源等的消耗,減少相應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強企業內部學習培訓,提高各個環節中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做到一職多能,從而達到減少作業人數、降低作業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能耗等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務成本。
(4)加強企業安全管理,提升操作人員及裝卸工等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做到減少甚至避免因安全問題帶來的人員及財產等成本損失。
(5)做好風險控制及應急預案,對于港口的物流企業會面臨著一些不可控的自然災害及生產運輸過程中的事故、損失等,在進行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內部管理,對這些不可控的風險和事故損失進行預估,以及處理措施準備,避免突發事故造成大的成本損失。
(6)做好企業的客戶服務,培養出穩定的客戶群體,減少銷售成本。
(7)打造自己的企業特色,打造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做到包攬整個行業價值鏈的所有業務,作為企業只需要全身心做好一件服務或者業務,這樣則具有核心競爭力,能讓自己企業占據穩定的市場份額,使得企業可以穩步發展。
4.2 港口外部價值鏈優化
港口外部價值鏈,港口的外部價值鏈是以港口各企業為核心將各類物流服務供應商(倉儲、裝卸、報關、運輸、流通加工、配送、投融資、商業服務等)與客戶(付貨人和船公司)以及相應的政府監管機構(港務公司、海關、邊防等)有效的結合起來,只有將他們全部關聯起來,結合各個企業,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務,才能實現整個外部價值鏈成本最低。
要想打造以價值鏈為核心的成本結構,就不能只限定在企業內部價值鏈改造上,還需要拓展到與企業相關的各個環節:①在配送方式方面入手,將企業的對內物流和對外物流統一起來,建立具有綜合性的配送體系,并且對企業信息平臺進行優化、集成供應鏈,讓配送變得增值;②在服務方面入手,讓服務增值,把流通加工、裝配、包裝、產品加工等于該項產品相關的活動都集中到港口來,讓港口作為一個貨物集聚地,充分發揮集中的優勢,以此來降低產品的運輸成本和庫存成本,以及在過程中的損耗成本和燃油等各項成本,而且這樣還可以滿足客戶對貨物的個性化、多樣化服務,最大程度上滿足到客戶需求;③擴大港口輻射地區,聯系發展港口周圍的企業和工廠,盡可能的縮短供應鏈流程,降低供應鏈成本中的消耗;④整合資源,進行外包,一方面對于自己企業擅長的部分,把其他公司會涉及到的納入進來,接收其他企業工作外包;另一方面,把自己企業不擅長的部分外包給其他擅長的,這樣既能保證企業的質量,又能降低成本,拓寬市場,通過整合有利于企業資源最優化,從而降低成本;⑤聯合行業打造港口的外部統一的信息平臺,通過信息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并以此來解決在整個行業大價值鏈運行過程中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并且通過這樣的信息平臺,達到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形成行業信息網絡,提高企業的堆存、處理和整體操作能力,以及通過信息平臺對相關的資源信息進行最優配置,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港口物流企業價值鏈的管理和運作水平。
4.3 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優化
同行業中也會存在同類產品或者類似產品的競爭者,這多個同樣企業都處在同一條大的價值鏈上,要想做好成本控制,也需要取長補短,對競爭對手的經營方式和手段進行調查分析,在同行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優化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對同行業的價值鏈進行分析,將本企業價值鏈中每一個環節的作業與同行業競爭對手類似的作業進行分析比較,取長補短,并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找出提高本企業作業效率的有效途徑,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實行行業內部的競合策略,與行業的競爭對手達成合作,能夠形成產業集群,擴大規模,提供更好的服務,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且可以通過相互合作降低廣告、銷售方面的成本,降低庫存等方面的風險。
5 結束語
港口的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控制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需要通過對價值鏈以及港口物流企業的分析,以及港口的各個物流企業內外、橫向和縱向的價值鏈進行深入分析,使企業能夠對自身進行成本控制的方向有所思考,然后企業根據自己的戰略訴求和行業情況及外部供求產業鏈的變化,對價值鏈進行適當的優化、重組,構建出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成本架構,對每一個環節進行成本控制,以達到從根本上確立其根本競爭優勢地位,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除此還應對企業自身的生產、創新能力、服務質量進行優化,實現對港口物流企業的成本價值和服務環節創新,并通過自身的競爭力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增大市場營銷的力度,真正的做到“開源節流”,讓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立有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馮希,港口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企業文化旬刊,2015(11)
[2]陳濤,楊柳港口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術,2012(17):293-295
[3]秦玲敏港口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及措施探討[J].會計師,2015(24):34-35
[4]李建麗、真虹、徐凱,港口供應鏈的價值鏈體系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2009
[5]楊慧港口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J].上海海事大學,2006
[6]張睿論物流企業的價值鏈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J].人力資源管理,2013,36(7):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