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松
【摘 要】為提高女性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實驗法對選定的60名對象進行八周有氧健身操運動,采用POMS心境量表測定其前后心境狀態,發現實驗后心境狀態得到普遍改善。結果表明有氧健身操運動可以有效降低女性大一新生心境狀態中的消極因素,提高其積極因素,對其心理健康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有氧健身操;心境;女性大一新生
研究發現,長期進行有氧健身操運動能夠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改善身體形態,調節心理活動,陶冶美好情操,培養意志品質等作用,因此有氧健身操是進行身、心、美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不僅具有理論價值,而且具有實踐意義。另一方面,健身操是一項“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以有氧練習為基礎,以健、力、美為特征的體育運動項目”,而且健身操運動受客觀影響不大,而且內容豐富,動作新穎,簡單易學,富有感染力,為女性大一新生持之以恒的參加終身體育鍛煉,在客觀上提供保證,因此有氧健身操運動受到女性大一新生的喜愛。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單是沒有疾病或病癥,還要有完善的生理與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一觀念使得人們追求健康的目標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健身的同時又能健心的體育活動將成為人們的首選。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工作者投入到健身的心理學意義、方法及其機制的研究中,這又會對大眾健身的輔導、宣傳和指導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 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有氧健身操對女性大一新生心境影響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查閱有氧健身操運動與心理健康相關文獻,為了解本課題提供理論支撐。
1.2.2 實驗法
1)實驗對象:選取湖南省某高校60名女性大一新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名,所有學生身體健康,無特殊病癥,且在身體形態、素質和機能等各項指標均無顯著差異。實驗期間,嚴格控制對照組不參加其它體育活動。
2)干預措施:有氧健身操運動,共8周。有氧健身操的練習內容嚴格按照某高校大學體育選修課《有氧健身操》大綱執行,為了增加實驗的趣味性以花球操和青春健身操為練習手段。運動強度為人體運動最高心率的60%-80%,運用POLAR表來監測心率。訓練以為周為單位,每周3次,每周一三五為訓練日,每次練習時間為60分鐘,訓練前做10分鐘的熱身運動,花球操和青春健身操單雙周交替訓練。
3)觀察指標:本實驗采用《簡式心境狀態量表(POMS)》作為研究的測量工具。POMS量表在實驗前后測量2次。
1.2.3 數理統計法:所有數據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實驗前后所測數據進行組間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的POMS水平的比較
表1結果顯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POMS水平同質性檢驗,實驗組和對照組的POMS水平沒有明顯差異(P>0.05),表明實驗班具有可比性。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實驗后POMS水平的比較
表2可知,8周之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區別。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MD總分以及緊張、憤怒、疲勞、抑郁和慌亂這5個分量表的得分有所下降,其中TMD總分、緊張、疲勞和抑郁的降低達到非常顯著性水平(P<0.01);而精力和與自我有關的情緒得分有所上升,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這表明8周時間的有氧健身操運動對女性大一新生人心境的改善是全方位的,證明了健身操對于降低參與者消極情緒和提高積極情緒具有顯著的作用。
2.3 有氧健身操運動改善心境的原因分析
有氧健身操能夠在促進積極情緒產生方面優于對照組,原因可能在于:首先,有氧健身操參與者提供了機會,使其能夠分散對自己的憂慮和挫折的注意力,達到調節情緒和改善心境狀態的目的。其次,有氧健身操可以有效地調節人體內神經遞質類化學物質的分泌量,可以使抑郁、焦慮等不良癥狀得到改善,促進積極情緒的增加;再次,在有氧健身操鍛煉的過程中,社會交往能令參與者感到愉快,有改善心境狀態的作用;最后,有氧健身操可以使參與者的不良情緒和多余的能量得到合理的發泄,使其情緒更加穩定,緩解人際緊張和強迫行為的發生??傊?,從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中各個維度,參加有氧健身操鍛煉對參與者的心理都能起到積極的影響。
3 小結
有氧健身操運動能有效地降低普通女性大一新生心境狀態中的消極因素,提高其積極因素,有利于心境狀態的改善,對其心理健康起到促進作用。
4 建議
1)高校體育教師應當積極地、有效地開展健身操教學,利用健身操與眾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不斷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變化外,還要不斷提高對健身操運動的認識,從而自覺自愿地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該項目運動當中去,進而不斷提高女性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質,大力促進其的心理健康發展。
2)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把健身操與其它健身健心手段和方法搭配成“運動處方”,并使之與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緊密配合,從(下轉第215頁)(上接第172頁)而為解決某些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創造條件。
3)高校有關職能部門多組織一些校內校外的健身操表演、交流和比賽等活動,豐富大學生課余文化、提升女性大一新生的內在美與外在美,以便進一步激發和鞏固其興趣與愛好,為終身體育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晨瓊.健身操對提高中年人運動能力效果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34(4):80-85.
[2]許賽賽.談談有氧健身操對女大學生的體質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10):163-164.
[3]黎彩芬,余雁紅,方玉儀.健身操訓練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2):36-37.
[4]李兆輝,宋廣俠.有氧健身操運動對青少年學生健康的影響[J].體育科技,2015,36(4):133-134.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