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蕊
【摘 要】本試驗在草莓新星2號葉面上噴施豐產素,其濃度分別為100倍,200倍和400倍。結果表明,200倍液和400倍液對草莓的生長勢都有增強的作用,并對早期單產有較大的提高,其中200倍液對早期的增產幅度較大,比對照增產13.39%;此外對草莓的品質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200倍液對含酸量有顯著降低,糖酸比增加幅度為24.15%。
【關鍵詞】草莓;豐產素;生長發育
0 前言
豐產素是植物細胞激動素和生長抑制劑的復合制劑[1],能夠加速細胞的分裂和增殖,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能抑制植物的早衰[2],也能防止營養生長過旺,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協調,從而達到植物的增產及改善品質的作用[3]。為驗證其效果,在露地栽培的草莓上就不同濃度的豐產素對草莓的生長發育,品質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田間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作物及條件
供試材料:草莓新星2號,采用平畦栽培,試驗地為平整的沙壤土,管理水平一般[2-3]。2004年4月24日始花,開花前日均溫21.5℃,平均濕度37℅。花期日均溫26℃,平均濕度46℅,花后日均溫28℃,平均濕度53℅。
1.2 試驗設計及處理
本試驗在北京農學院果園露地草莓試驗地進行。選生長發育一致的草莓為試材,每株留2~3個花序,使養分集中供應大花,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枯葉,以利通風透光[3-4],加速植物生長。
在供試草莓現蕾前噴一次豐產素,試驗設四個處理,每一處理重復5次,噴施濃度設為100倍液,200倍液,400倍液,清水噴施作為對照。處理時間為傍晚6點左右[9],用背負式噴霧器噴施葉片正反面,達到充分浸濕為止[3,5]。
1.3 調查項目
試驗期間(4月7日~5月28日)每隔5天對地上部葉長,葉寬,葉柄長,葉面積,葉綠素含量等進行測量調查;在盛花期(4月27日左右)進行總花數調查;在結果期(5月6日~5月28日)調查結果數,最后計算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
1.4 測定方法
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手持糖量儀測定,首先將刻度線歸零,然后滴一滴草莓汁,蓋好蓋,對著光讀數。每個品種測十個果實,記下讀數。
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氫氧化鈉滴定法,用雙層紗布將洗干凈的草莓包好,擠出汁5ml,加15ml蒸餾水,滴一滴酚酞試劑,拌勻。用堿式滴定管裝滿0.1mol∕LNaOH溶液進行滴定,當看到溶液顏色轉紅,記下讀數,每個品種重復三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豐產素對草莓生長勢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濃度豐產素對草莓的生長發育的影響是極明顯的,并且在所設的濃度范圍內,200倍液、400倍液對草莓的生長勢都表現出了促進作用。與對照相比,株高增加28.52~28.98℅,葉片長增加15.48~23.84℅,葉片寬度增加5.78~19.01℅。尤其是200倍液處理其增長的更為明顯。
2.2 不同濃度豐產素對開花、座果率及產量的影響
從表2看出,由于100倍液豐產素的濃度過高,發生了抑制生長現象,降低了座果率,而其他不同處理比對照的座果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異顯著,增加幅度為3.71~4.62℅其中200倍液與其他處理比較,增加幅度為4.62℅,差異較顯著,明顯提高了座果率。
早期產量對經濟效益有直接的影響,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處理與對照相比,100倍由于濃度過高出現抑制生長現象而使平均單果重降低,其中200倍液的平均單果重,單株果數都明顯高于其他處理,畝產對于對照有顯著提高,增加幅度為13.39℅,差異顯著。通過比較可以看出,200倍液和400倍液的平均單果重都略高于對照,二者的畝產也都高于對照, 增加幅度分別為13.39℅、13.39℅。由此可以看出,200倍液和400倍液的豐產素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產量。
2.3 不同處理對果實品質的影響
草莓果實中營養成分的多少是衡量草莓品質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從表4可以看出四種處理品質與對照相比有一定差別,在座果率提高的同時含糖量有所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也有所降低,而糖酸比卻增加了,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處理都改善了草莓的品質,尤其是200倍液,效果較為明顯。
3 討論與結論
從試驗結果來看,草莓噴施豐產素,其濃度200倍液和400倍液范圍內都有明顯的作用,其中200倍液促進生長勢,增產幅度最大,應用效果最好。
草莓噴施豐產素對草莓果實中糖、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各濃度對含糖量、含酸量都有所降低,而糖酸比卻增加了,其中200倍液增加最多,增加幅度為24.15%,因此可以說噴施豐產素改善了草莓的品質。
【參考文獻】
[1]石嶺,尉紅菊.葉面噴施豐產素在黃瓜上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94,15(3):37-41.
[2]王悅虹,胡鳳圊.草莓及其栽培技術[J].吉林林業科技,1994,109(2):51-52.
[3]張呸方,趙慶華.葉面肥在農業上的應用[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10(3):87-92.
[4]姚允聰,郭紅,孫書玲,等.常用農藥安全使用技術[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7,7(11):13-16.
[5]Michelson AM,Mclord JM.Fridocich I.Strawberry growth and development[M].London:Acadamic Fress,1997:19-22.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