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中午時分,丹寨縣揚武鎮密告村。村民們在興致勃勃地談論著將要開工建設的面粉加工廠。
“多虧有‘民生監督組,查辦了侵占30多萬元村集體征地補償款的村干部,否則征地工作無法完成,面粉加工廠就不曉得要到哪時候才能修建?!贝迕裾務撝?。
事情得從去年說起。去年初的一天,密告村一位群眾到揚武鎮民生監督組辦公室,實名舉報村支書等人侵占村集體征地補償款。
接到舉報,揚武鎮民生監督組組長包東群立即組織民生監督組開展調查,最終,村支書、村主任和文書三人受到應有處罰:去年3月,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今年2月,縣紀委常委會討論決定給予三人開除黨籍處分。
“以前,舉報根本沒用,鎮里管不了,最后不了了之?!薄艾F在好了,誰要是違紀,我們就舉報到民生監督組。”在大伙你一言我一語之中,透露出的是群眾對民生監督組滿滿的信任。
“這份信任,來之不易!”丹寨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衛昌樓充滿感慨地說,以前,丹寨縣鄉鎮紀檢監察組織由于隊伍力量薄弱,民生監督幾乎零辦案?!坝龅矫裆y題根本無法解決,只好交給縣紀委。久而久之,群眾對鄉鎮紀檢監察組織持著不信任的態度?!?/p>
為解決長期以來基層民生監督力量薄弱問題,推動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2013年丹寨縣整合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把6個縣級紀工委全部納入民生監督隊伍,每個紀工委負責聯系和督導1個鄉鎮的民生監督工作,由各紀工委書記擔任該鄉鎮民生監督組組長,而鄉鎮紀委書記為副組長,各紀工委委員分別擔任各村民生監督責任區監督長,負責聯系和督導1至2個責任區。
如今,全縣有民生監督組6個,民生責任區91個,民生監督員169人,形成縣、鄉、村三級上下貫通的工作機制,破解了以往鄉鎮級紀委“不愿監督、不敢監督、不想監督”難題?!?014年以來,全縣民生監督糾正使用資金1561.58萬,收繳違紀資金170.98萬,清退資金14.329萬?!毙l昌樓說。
這是貴州省通過在全省各鄉鎮組建民生監督組,對民生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監督的再監督”工作以來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戰上,貴州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叭绾未_保民生資金安全規范地使用,是擺在全省紀檢監察干部面前的現實挑戰和重要課題。”貴州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說,貴州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審查工作中,發現一些鄉鎮紀檢監察組織不敢、不能、不想監督的問題。為此,省紀委于2013年在畢節市開展民生監督工作試點,在全市各鄉鎮組建民生監督組,對民生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監督的再監督”。2014年3月,在試點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在全省設立1462個民生監督組,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為更好地開展民生監督工作,民生監督組組建以后,各級部門還進一步做深做細基礎工作:對全省所有民生監督組組長及相關負責人共563人進行培訓;全省18693個村(居)共組建村級民生監督員隊伍共58212名;全省建成1258個鄉鎮教育談話室并投入使用。
在民生監督工作中,民生監督組重點開展民生資金專項監察。比如,2015年,全省各地民生監督組對全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扶持微企補助資金、家電下鄉補貼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等開展專項監察,發現并查處了一批違紀案件,共立案1858件,黨政紀處分1680人,移送司法機關111人。
民生監督工作開展以來,截至2016年10月20日,貴州各民生監督組共發現問題230869個,立案24192件,黨政紀處分22700人,移送司法機關1473人,涉案金額22.19億元。
“將民生監督工作作為服務脫貧攻堅、促進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嚴格執紀審查、強化責任倒查,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動輒則咎, 把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層層傳導至“最后一公里”,促進“兩個責任”落地生根,讓基層權力透明公開運行,增強群眾獲得感,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笔〖o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黃文勝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