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莉昕++紀寶玉
摘 要:中醫藥思維方式和興趣直接決定著中醫藥學的存在狀態和發展走向,中醫藥學科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必須精準把握其思維方式,才能更好掌握和運用中醫藥理論和技術。提高中醫藥思維方法和學習興趣,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中醫藥理論,而且能很快運用中醫藥理論解決臨床及實際生產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 中醫藥 思維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a)-0152-02
思維是決定人類生存狀態和發展走向的因素之一。中醫藥發展的思維方式直接決定著其存在狀態和發展。因此,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而言,提高大學生中醫藥思維方法和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更是開啟中。醫藥殿堂大門的金鑰匙。作為高校教師來說,如何在日常的教學、科研以及臨床等活動中體現中醫藥思維和提高學生的興趣?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同行作一探討。
1 在突出傳統的基礎上要更新觀念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中醫藥學的理論體系和臨床實踐也屬于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并有著深刻的生命科學內涵。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對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思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同時,也恰恰因為慣性思維,缺乏對新生事物和現代高科技的敏銳感和認知力。另外現在仍有所謂的“鐵桿中醫”局限于傳統中醫藥理論,排斥融合現代科學知識。這些舊思想、舊觀念無形中束縛了中醫藥事業前進的步伐。事實上,任何學科都是開放發展的,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中醫理論來源生活實踐,若不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因循守舊則只能滯后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2 要緊密結合當前的形勢、政策
習近平主席也曾把中醫藥比喻為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曾經說過:“作為一個中醫局局長,希望中醫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結合,能夠研制出一臺具有中醫思維的設備,屬于中國人的設備”。中藥產業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新增長點。同時,國際天然藥物市場的競爭也在日益加劇,世界植物藥市場連續30年呈活躍發展態勢,全球性“中藥熱”正在升溫。因此,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國際環境看,中醫藥產業都保持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但是伴隨著機遇而來的是巨大挑戰。挑戰之一就是如何正視中醫藥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思維限制的瓶頸,進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和對策。因此,對于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思維方式的養成,要結合當前的發展形勢,在理論學習及實踐活動中滲透中醫藥思維[2]。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中藥起源于中國,進而發展于中國。
3 要善于回顧中醫藥歷史,激發學生興趣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黃帝的故里,是醫圣張仲景的故鄉。自古以來,中原醫林興盛,名醫大家輩出,中藥資源豐富,群眾基礎深厚,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特別要以該校的“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河南中醫藥博物館為平臺,向學生介紹中醫藥發展的悠久歷史,以此來增強學生中醫藥思維感悟,樹立對民族的自豪和自信,激發為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醫學的激情和斗志,有助于學生開闊思路,研發出更多的具有知識產權的中藥新藥。
4 要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如講藥用植物學課程人參時,因一年生的人參只有一枚具有三片小葉的復葉,東北俗稱三花;兩年生的人參只有一枚具有五片小葉的復葉,東北俗稱巴掌;三年生的人參生有二枚具有五片小葉的復葉,東北俗稱二甲子。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把人參的臘葉或者浸制標本帶到課堂,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面對面觀察并體會其中的涵義和韻味。特別是對東北的文化、人參的文化,東北人參采參習俗的理解會有所不同,以此培養對中醫藥理解和熱愛的思維。另外,要以該校的藥用植物野外實習基地和中藥植物園為平臺,加大實習實訓的力度,只有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中醫藥內涵的深入理解。
5 要懂得詮釋藥名,激發學生的新奇和興趣
還可以為學生講授關于中藥的傳說、動人的故事。比如金銀花的由來,就非常有趣:古時候,有一個村子里,一對善良的夫妻,生下一對可愛的女兒,一個叫金花,一個叫銀花。倆個長如花似玉,聰明伶俐,鄉親們都非常喜歡這對姐妹。 兩姐妹很快都到了十八歲,求親的人絡繹不絕,幾乎都要踏破了門檻。可倆姐妹誰也不愿嫁,生怕從此分開。倆人私下發誓:生愿同床,死愿同穴!父母也拿她們沒有辦法。誰知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這病來勢兇急,渾身發熱,起紅斑。醫生看了病后驚嘆地說:哎,這是熱毒,無藥可醫,以是懸脈。銀花聽說姐姐的病沒法治,整天痛苦欲絕,在一旁守候著。一天金花對銀花說:離我遠點吧,這病傳染。銀花說:我都恨不得替姐姐得病還怕什么傳染。金花說反正我活不成了,可妹妹還要好好過。銀花說:姐姐忘了,咱們有言在先:生愿同床,死愿同穴。姐姐要是有個好歹,我絕不獨活!沒過幾天,金花病危,而銀花因照顧金花也被傳染,臥床不起。倆人對父母說:我們死后,要變專門治熱毒的草藥。不能再讓得這種病的人無藥可醫,讓得病的人只能等死!倆人死后,鄉親們幫著其父母按其生前遺愿,把倆人合葬在一起。第二年春天草木發芽時,金花銀花的墳墓上什么草也沒有生,只生出了一株綠葉的小藤。每當到了夏天開花時,花先白后黃,黃白相間。鄉親們都很奇怪,從沒人見過這樣的花,于是便認為黃的是金花,白的是銀花。又想起姐妹倆臨終前的話,于是就采下花來服用來治療熱毒,果然有效。從些人們就把這種藤上的花稱為金銀花或二花。每一個植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以此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
6 要打好河南“仲景牌”,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
河南作為中醫藥學的重要發祥地和醫圣張仲景的故鄉,中醫藥自然資源和人文非常豐富。河南中醫藥大學、南陽醫圣祠、宛西制藥的中華醫圣苑、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被命名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張仲景展覽館被命名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單位。成立了河南省中醫藥學會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分會,組建了河南省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團,開封市中醫院龐國明等13位專家當選全國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推出《精誠大醫》《大國醫》等一大批中醫藥文化產品,深受群眾喜愛。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河南站活動,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中醫藥文化與科普宣傳。成立許敬生中醫藥文化研究工作室,開展古籍遺跡的整理與研究,并設立了《中原中醫藥文化遺跡與文物整理研究》項目。洛陽正骨、焦作四大懷藥加工與炮制等先后入選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高等中醫藥院校,對于學生中醫藥思維和興趣的培養,要在中西并重的基礎上,突出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思維和科學思維”,使其成為“傳承有特色,創新有基礎,服務有能力”的“三有”人才。
參考文獻
[1] 尹勇,蔡光先.淺談中醫藥大學生中醫思維的培養[J].湖南中醫雜志,2011,27(4):106-108.
[2] 張登本.中醫思維方法是開啟中醫藥殿堂大門的金鑰匙——讀《中醫思維》一書有感[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