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劉吉洪
業績為王主題貫穿全年私募建議堅守白馬
本刊記者劉吉洪
今年以來家電、保險等白馬股扎堆的板塊持續獲得資金青睞,而隨著白馬股股價的節節攀升,其估值亦水漲船高,接近歷史峰值。而今年以來題材股則跌勢不止,估值亦有所回落,處于相對底部區域。那么該如何看待目前白馬股和題材股,背后的投資邏輯是怎樣的?引領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溫鵬春、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金浪投資基金經理余淦中、元朔投資總經理蔣其林、乾元資始李寶等五位私募專家就此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觀點。
溫鵬春認為近期白馬股的表現較為穩健,鑒于其持續穩定的盈利預期,因此吸引了投資性資金的持續買入。而題材類個股表現趨于相對溫和,雖不乏個別強勢品種,但支撐其強勢的背后不僅僅是題材本身,而是題材背后的真實需求。他提示:就白馬股和題材股來講,魚龍混雜,其風險與收益并行,市場是運動的,投資者思想也是在博弈中前行。
馬澄表示,今年是價值投資年,在監管層的引導下,價值投資、業績為王將貫穿整個2017年。他說:“上半年以海康衛視、老板電器、格力電器為首的白馬股出現一波大幅上漲,部分白馬股的估值已不低了。站在當前時間節點上,并不是配置白馬股的最佳時機,如果要配置,也要等白馬股有一波明顯的調整才會考慮。而題材股在當前也不是最佳的配置方向,首先就技術分析來看,中小創整體趨勢依舊空頭向下,再加上2017年是價值投資年,不適合炒作題材個股。”
余淦中則認為在目前市場對未來經濟和政策變化存在爭議和不確定性的環境之下,白馬股的ROE絕對水平遠高于A股整體水平,白馬股依靠穩定的增長和較高的盈利能力,獲得了“穩定性溢價”。相反,題材股盈利并不穩定。
蔣其林認為今年以來題材股基本歇菜,白馬股反而表現良好,且創出階段性新高。同時他認為,造成題材股集體沒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個股估值虛高,在15-16年大部分上市公司都進行過資產重組或定增,大量個股將于近兩年解禁,資金不愿去當接盤俠,采取了回避態度。
那么白馬股、題材股的投資邏輯是怎樣的?對此溫鵬春表示,無論白馬股還是題材股,找到較低的介入價格且能夠全面權衡其中博弈各方力量變化而采取相應行動才是制勝的關鍵。
馬澄則認為當前的投資邏輯就是以漲價和業績為主線,主要參與目前的鋼鐵、煤炭、有色等漲價資源股,同時挖掘一些未來有穩定增長的消費類個股。
余淦中透露,在當前政策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市場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考慮到資金安全及收益的可預見性,持有白馬股仍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蔣其林表示在去杠桿未完成、M2持續走低的背景下,投資者過早介入題材股,投資機會不大,建議當下還是主要以白馬股為主。他認為目前白馬股的整體估值依然較題材股有優勢,等到四季度前后,如果M2能夠實現反轉,則意味著兩市的估值再度進入擴張區,屆時,題材股才能迎來良好的投資機會。
乾元資始李寶表示他們注重企業的基本面,選擇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