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擴大直接融資對二級市場的影響
胡語文
眾所周知,以2015年的數據來看,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占比達到8.39%,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同時,近十年這一指標也不斷超越大多數發達經濟體。2008年超越日本和意大利,達到5.73%,2015年超越美國和英國。因此,靜態的看,與G7國家水平相比,當前我國金融業占比高于大多數發達國家。即使從歷史的角度比較,比如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或者匯率對價來衡量,中國目前仍屬于中等收入國家,這一階段的發展水平相當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當于韓國90年代中期的發展水平,在上述階段,美國金融業增加值占比平均為5.59%,歐洲發達國家在4%-5%,日本也在5.7%左右,而中國在2005-2015年期間金融增加值占比普遍在6.21%,高于上述發達國家。
而經濟界對中國金融增加值占比過高的原因分析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1、銀行業利潤率過高,銀行業的仍有待進一步擴大市場化;2、間接融資占比過大反映金融發展結構不均衡;3、實體經濟獲取金融服務的成本過高;4、金融業效率較低導致融資難問題仍然存在。
金融業增加值占比過高顯示金融過度繁榮的信號較為強烈,對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重視已經成為核心領導層的經濟決策重點。用來形容已經預計到的系統性風險——“灰犀?!?,這個名詞也成為了最近政經界較為關注的話題。
解決金融增加值占比,尤其是銀行利潤占比過高的局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堅持市場化改革。因此,資本市場大有可為。
在19大召開前夕,各種跡象表明,下半年證券市場改革的方向似乎已經確立,包括拓展資金入市渠道、加大發行質量審核力度及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等,但目前市場擔憂的問題是,直接融資比例提升會不會對二級市場構成沖擊。本周監管層主動通過媒體來解釋直接融資對市場的影響,因此,從政策上來看,新股發行對中小創的沖擊可能也處于階段性尾聲。這也使得一些超跌的成長性股票獲得了市場資金的追捧。
而以藍籌白馬為主的價值股也到了階段性的尾聲。所以,短期來看,上半年的明星股,包括漂亮50和上證50為主的大盤指數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并不大。一方面,漂亮50估值已經沒有明顯的優勢。漂亮50市盈率中位數高于25倍,價值投資缺少了安全邊際。除了銀行股市盈率仍在10倍以下,其他板塊均已在10倍以上。另一方面,市場踏空資金不會高位接盤價值藍籌,更優的選擇是低位布局超跌成長股,這也是最近兩天中小創成長股龍頭受到資金追捧的原因。
所以,我們預計7月底、8月初中小創成長股和部分中報業績超預期的超跌股會出現持續反彈,但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創業板指數估值雖然比納斯達克指數估值相差不大,均在30多倍,但從投資角度而言,仍有估值溢價,即安全邊際并不夠高。所以,與其說是創業板指數接近納斯達克指數的估值,估值不高,不如說納斯達克泡沫已經形成,所以,將納斯達克指數作為成長股的參照物并不合理,應該從業績增速的角度來分析,創業板36倍的市盈率到底高不高?其實,扣除少數創業板的權重股,目前創業板指數市盈率中位數仍在50倍以上,這或是創業板仍不安全的主因。更要考慮到直接融資與新股發行常態化最終會對中小創大部分非龍頭股構成供給替代效應,因此,大部分小盤股的估值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而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目前階段仍需要控制倉位,等待8月跌出來的機會。只有價格絕對便宜,才是投資小盤股最大的安全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