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祥/文
2016年中國物流業驚現前所未有大變局
王繼祥/文
2016年,一個前所未有的物流大變局出現了,它來得是那么突然,來得是那么靜悄悄,來得是那么不引人注意,卻不動聲色地推動了“物流+電商+流通”的巨大變革。
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統計,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313億件,同比增長51.7%。而據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16年中國電商發展報告,2016年中國網購電商增長速度逐季度下滑,全年達到4.7萬億元,增長速度僅僅23.9%。目前一般的郵政快遞包裹是大幅下降的,快遞業務量高速增長一直主要靠電子商務網購市場的業務量增長,但現在蹊蹺的是,2016年快遞業務量增長了51.7%,遠遠超過了2015年的增長速度,而電子商務的網購市場增長僅僅為23.9%,那么帶動快遞業務量增長的新動能是什么?超過了網購電商業務增長量,接近網購電商業務增長量1.2倍的快遞業務增量又來自哪里?
我們知道,網購電商經過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引起了全球廣泛關注,成為世界重大經濟現象,才發展到每年快遞業務量增長40多億件的水平。但在2016年,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一個超越電商網購業務增量的巨大快遞業務量突然爆發了,這么重大的變化竟然在中國物流界沒有引發多大的反響,也沒有出現新的“獨角獸”公司。
根據我們調研分析:中國快遞業務量在2016年有幾個爆發型增長源,這些增長源可能并沒有計入電子商務網購平臺的業務量,也沒有引起電子商務領域和物流領域的廣泛關注。具體如下:
1.銀行端
近年來銀行電商發展迅猛,根據工商銀行融e購數據,2015年工商銀行電子商務平臺的季度平均成交額就已經達到京東的2倍,除了工行融e購較為突出外,其余國有大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加快了建設電商平臺的腳步,建設銀行善融商務、招商銀行網上商城、光大銀行購精彩商城等均已經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銀行電商的商品品種數量已經有5萬種以上,覆蓋通訊、家用電器、百貨等十余大項,基本可以滿足銀行客戶的一般性消費需求,而經營模式均為經銷商供貨。

新零售不是未來,而是早已經開始,甚至增量已經悄悄地超越了電商,極大推動了物流量的增長,更帶來了全渠道的變革,推動現代商貿物流進入全渠道時代。
目前,銀行涉足電商領域主要有B2C和B2B+B2C兩種模式。B2C模式的服務對象主要針對個人客戶,這類網上商城中,數碼產品、食物、禮品、黃金等產品一應俱全,這些產品的配送都是需要快遞配送的。
我們沒有查詢到商務部和艾瑞咨詢關于網站電商的具體統計數據來源,但根據艾瑞咨詢的網購平臺結構分析,應該沒有包括金融領域跨界電商的網購數據。
2.廣告端
現在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電子零售變革是巨大的,目前在手機移動端,出現了一種新穎的銷售模式:廣告即銷售。
我們在手機上打開頭條、騰訊新聞、百度新聞,不經意間會看到很具有吸引力的廣告,產品價格極為便宜,打折倉庫直銷或廠家直銷的名義銷售。這類銷售的廣告與以前產品廣告最大的不同,就是廣告下面即是銷售窗口,你可以短信下單、電話下單,看完廣告感興趣即可隨時下單,不用登陸網站,不用完成支付,即完成下單訂購。然后產品就通過快遞方式送達了,你根據約定先驗貨,滿意就付款,不滿意就快遞退回。通過調研幾位購物者發現,2016年采用這種方式下單產生的購物量達到個人網上購物的40%,而在2015年還很少有這種快遞購物體驗。這種購物也沒有納入網購電商統計,但這種模式2016年出現了爆發增長。這種點開廣告即購物,隨手下單,購完即走,不留痕跡的模式,非常類似微信小程序的理念。隨著小程序的爆發,這種購物模式或將超高速增長。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極大催生了快遞業務量
不過,這種購物模式最大問題是售后服務,一旦產品出現問題,都難以查找商家或廠家,也可能帶來名牌假冒,亟需加強管理。
3.微信端
2016年微商購物雖然曲曲折折,但具有巨大增長速度是毋庸置疑的。根據我們調查,這種增長不僅僅體現在微店的銷售,更多的體現在微信公眾號中,其中也有很多類似廣告即銷售的模式。這些銷售看起來是零散的,量都不大,但聚集起來就不得了,在2016年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4.購物卡端
根據我們調查分析,很多門店、批發商紛紛通過購物年卡、季卡、月卡、禮品卡等開展銷售,客戶根據需求,通過網上溝通或電話方式與商家約定快遞送貨或自己配送,這一方式的銷售總量是巨大的,但是需求是零散和隨機的,快遞量不集中,也很少被計入電商網購業務量。這一部分的零售在2016年出現了巨大增長。
5.廠家客戶端
2016年,很多商品生產企業都開始通過APP、廠家客戶端、自己的網站等直接開展B2C銷售,生產企業全渠道銷售發展很快,這部分銷售的產品快遞配送,也大部分沒有計入網購電商,快遞業務量增長預計也是驚人的。
6.其他終端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網購已經出現去平臺化趨勢,網購終端無處不在,潤物細無聲。如:知音卡等各類服務卡的積分換購模式、陸金所等理財平臺積分換購+平臺銷售結合模式、手機廠商的移動商城模式等等,這種購物端沒有獨角獸,但累加起來就悄無聲息地超越了電子商務網購的物流業務量。
馬云最近演講提出了未來的新零售趨勢,但現實早已超過了人們的預料,新零售不是未來,而是早已經開始,甚至增量已經悄悄地超越了電商,極大推動了物流量的增長,更帶來了全渠道的變革,推動現代商貿物流進入全渠道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為《物流技術與應用》雜志常務副主編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