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進入三月,天氣終于晴朗些了,憋了一整個冬天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空氣。有人公園散步、有人湖邊垂釣,老張決定帶上家人去爬山,活動筋骨。可讓老張沒想到的是,這次爬山還給自己惹出禍來了呢!
年近五十的老張身形魁梧,雷厲風行,自己經營著一家公司,效益相當不錯。然而商場得意,健康失意——老張一年前被查出痛風。打那之后,他下定決心退居二線,將生活重心轉移到健康養生上,痛風也控制得不錯。可這次爬完山回家后,痛風莫名其妙就發作了。那種痛可真是讓老張痛不欲生,甚至太太輕輕翻個身,帶動床墊晃動都讓他恨不得當即削去整個大腳趾!老張不禁感慨:有啥別有病,千萬別讓痛風這個不死的癌癥找上你!
痛風為何找上你?
如果您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邊患痛風的朋友們可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人到中年、體型肥胖、工作壓力較大、飲食不健康。為什么痛風更鐘愛這些人群呢?
這得從痛風的本質說起。痛風是一種由于體內尿酸排泄減少,和(或)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疾病。尿酸是人體細胞中嘌呤在體內代謝的產物,痛風的本質便是各種原因引起尿酸在體內堆積所致的,以“高尿酸血癥、反復發作的急性單關節炎癥、關節損傷和畸形”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尤其以大腳趾關節劇痛最為常見。
由于雌性激素會促進尿酸排泄,而雄性激素會抑制尿酸排泄。這就意味著,男性和絕經后的女性,體內尿酸更易堆積,更容易患痛風。男、女性患痛風的比例大約為20∶1。這一現實大概會令廣大男性心痛不已。不過,誘發痛風的并非只有性別因素。身形肥胖、大量飲酒、劇烈運動、短時間內體重過快減輕、膳食中脂肪含量過高、喜食肉類海鮮、口味較重、很少喝水等,都會造成體內尿酸代謝不良,均是引起痛風發作的“兇手”。再回頭看看老張這次的痛風發作,多半是由于外出爬山運動量過大引起的。因此建議和老張一樣的痛風病友們,還是選擇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好,如散步、太極拳、健身操等。
不止是“痛”那么簡單
如果您以為痛風只是發作時極端疼痛,因此對它不太在意,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雖然,痛風患者在緩解期看起來也和常人一樣,但實際上只要體內尿酸水平不降低,便會持續沉積在骨關節、軟組織、腎臟等部位,引發一系列問題。臨床上常會見到以下情況:因痛風而導致手足關節變形、失去行動能力;腎臟結石,也就是俗稱的“痛風腎”;繼而發展為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甚至發展為嚴重的腎性貧血、腎性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
目前,這種不死的癌癥發病率逐年升高,且發病年齡越來越趨于年輕化。由于其發作癥狀以及并發癥的嚴重性,人們往往將其稱為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三高”之后的 “第四高”。若您已被痛風找上,應當特別重視,積極治療和干預,預防痛風發作、發展。
遠離通風應該怎么吃?
痛風的飲食原則和其他“三高”疾病有所不同。一些調理“三高”的飲食技巧,如果用在痛風患者身上,會適得其反。
1.主食要精細,發酵主食要少吃
對于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營養師和醫生都會推薦您在主食中加入粗雜糧。可對于痛風患者,尤其是在痛風發作期,建議您主食盡量選擇精米白面,減少粗糧的攝入量。另外,發酵類主食,如包子、饅頭、發糕、面包等在發作期也要少吃。
2.肉食少吃,烹調方式要注意
大多數動物性食物,如畜禽肉類、內臟、海鮮均屬于嘌呤含量偏高的食物。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需要禁食,即便在緩解期也要控制攝入量,并正確烹調,如采取燉、煮等方式,而且要“棄湯吃肉”。這主要是因為嘌呤易溶于水,經過燉煮后肉中大部分嘌呤都進入湯汁,棄湯不喝,能有效降低嘌呤的攝入,也就減少了體內尿酸的來源。
3.蔬菜水果,要挑對的吃
蔬菜水果富含水分、礦物質和維生素,屬于偏堿性食物,不僅能補充痛風患者因限制肉食而導致的礦物質、維生素攝入不足,又可以適當提高尿液的pH值,幫助體內尿酸盡快代謝。因此,痛風患者應該經常吃些新鮮蔬菜水果。
不過,并非所有蔬果都適宜,菠菜、菌藻類、茼蒿等嘌呤含量較高,在痛風發作期應謹慎選擇。
4.豆類、雞蛋和牛奶,有點特殊
有些朋友疑惑:“痛風患者吃得這么素,會不會缺乏蛋白質啊?”其實您不用擔心,牛奶、雞蛋、豆腐完全可以作為優質蛋白的來源。
牛奶和雞蛋雖然也屬于動物性食物,但其中嘌呤的含量卻極低,甚至低于很多蔬菜水果,絕對算得上是痛風患者的安全食物。而黃豆呢,盡管在它身為干豆時嘌呤含量較高,可一旦經過泡發、磨漿、點鹵、脫黃漿等工序后,絕大多數的嘌呤早就溶解在黃漿水中被拋棄啦,于是豆腐就變成了一種低嘌呤的“安全”食物。
不過,這里要特別提醒您一點: 酸奶屬于發酵食品,而豆腐干在加工過程中用食鹽較多,均不建議痛風患者多食用。
5.膳食低脂口味淡,多水少酒少飲料
在控制脂肪和調味品攝入這方面,痛風倒是和其他“三高”保持一致。由于向心性肥胖者更容易發生痛風,降低體重可以有效促進尿酸水平下降。選擇低脂飲食,正是為了幫助痛風患者更好地控制體重。但要注意,痛風患者減輕體重一定要循序漸進,過快減重會讓體內產生大量酮體和嘌呤,反而提高尿酸水平,促進痛風發作。另外,食鹽、辣椒、胡椒等重口味、刺激性的調味品都有促進嘌呤生成或尿酸沉積的作用,急性發作期患者飲食還是應該以清淡為主。
很多人都知道啤酒是痛風患者的大忌。啤酒中嘌呤含量較高,且啤酒花中的成分會阻礙尿酸代謝。但這并不是說白酒就適合痛風患者,酒精通過促進嘌呤分解、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這兩個途徑,可以迅速提高體內尿酸水平。甜飲料、蜂蜜由于果糖含量不低,也會加速尿酸合成。如果您已深受痛風之苦,或者尿酸水平已經處于邊緣線上,建議您還是以白開水、淡茶水作為日常飲品最好。
看了以上的飲食原則,很多朋友可能要開始嘀咕,這痛風患者似乎好吃的都不能吃啊!這話也有一定道理,不過通過相對嚴格控制飲食,幫您平穩度過“發作期”,延長“緩解期”,不再忍受“魔鬼的噬咬”豈不更幸福?而且這種“自律”還能讓您在緩解期有更多機會品嘗美食。
“食淡可知味,心清可悟真”,說的既是飲食,也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