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淮
自2013年7月中央提出構建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體制以來,各地把黨政同責納入地方黨委工作體系,把一崗雙責納入政府相關部門職責。但在實踐中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黨政同責”問題。在屬地監管中,街道鄉鎮書記與主任、鎮長關于安全生產工作如何分工,責任如何劃分?二是“一崗雙責”問題。在行業監管、屬地監管中,黨委班子和政府班子安全生產工作如何分工?三是“失職追責”問題。安全生產事故既有概率性也有偶然性,雖竭盡全力抓了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但偶然出了事故會算作失職被追責嗎?我認為,要解決上述困惑,就應正確認識“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內涵,然后才能區分責任。
首先,“同責”中責與權要相對應,書記與局長、主任或鎮長權利不同,責任也不相同,所以“同責”應理解為“同樣有責任”,而不是“有相同責任”,其安全生產責任劃分應與黨委和行政的職能劃分相對應。黨委負責組織人事等重大問題的決策權,行政負責根據黨委戰略和規劃決策予以執行落實。分清上述黨委和行政的職責分工,那么安全生產領域的組織人事、安全生產重點規劃等決策權就應屬于黨委責任;而行政則負責根據上述重大決策,在執行中進一步細化并予以具體落實。
其次,“一崗雙責、齊抓共管”,是指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在履行崗位業務工作職責的同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職責。“一崗雙責”不是安監部門的推諉,不是安全生產責任的轉嫁,也不是讓各部門各屬地放下原有工作去負責安全生產,它建立的是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屬地對于本區域企業熟悉程度遠大于安全監管部門,如哪些危險源易發生重特大事故,屬地可了如指掌。
“一崗雙責”是“齊抓共管”的落實與體現。有的行業監管,會涉及多個黨政部門。每一部門崗位職責都應體現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齊抓共管”。
第三,“失職追責”問題。筆者認為,盡職盡責就是“到位不越位”,失職就是“不作為”或“亂作為”。只要在職責范圍內“到位不越位”盡職盡責,而不是“不作為”或“亂作為”,就不應被失職追責。
編輯 邊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