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夢
摘要:威廉·福克納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也是英美意識流的杰出代表。由于“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思{于1949年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喧嘩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思{的經典作品,講述了南方沒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劇。
關鍵詞:意識流;時間主題;多角度敘述
福克納出身于一個沒落的南方種植園主家庭,的作為一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的空軍軍人,他甚至連飛機駕駛盤都未曾碰過。??思{本人沒有什么謀生本領,他的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然而他卻富于文學才能與想象力,在他10歲的時候,已經開始閱讀莎士比亞、狄更斯、巴爾扎克、康拉德等人的作品,13歲時就開始發表最早的詩歌、短論和短篇小說。
《喧嘩與騷動》作為福克納“約克拉帕托法世系”系列小說中的一部,也是??思{尤為著名的一部作品。該書中,作者沿著時間哲學的主線,并且融入了意識流的寫作手法,匠心獨具。《喧嘩與騷動》以一個白癡講的故事開篇,該書名出自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中的一句臺詞,“人生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小說通過四個不同的人來敘述展開南方豪門大戶康普生家族的整個衰亡史。福克納對人物心理進行了細膩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康普生家族的精神痛苦,解析了南方貴族世家衰敗的原因,對現有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進行了猛烈抨擊,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人性中自私、貪婪、丑陋等惡性因子。
小說中,一個完整的故事的四個部分由四個不同的敘述者來講述,敘述者自己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又或多或少的融入了個人情感。整個作品由四個獨立的章節構成,每一個單獨的章節分別講述了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從結構上看,它的敘述順序沒頭沒尾,毫無邏輯可言。沿著作者冗長的敘述,讀者不斷地發現新的角度,展開各種各樣的故事,涉及到過去同時也牽扯到未來,多少有點令人莫名其妙。四個不同的敘述者的故事之間銜接緊密,統一按照康普生家族的孩子成長順序來進行講述。
第一章節講述的班吉的回憶,重點講述康普生家族孩子們的童年時期。班吉是一個白癡,他整個人的思想沒有時間順序,沒有邏輯。他的敘述語言一定程度上也不符合正常人的精神思維,他所表現的一切是他自己對康普生整個家族發生的所有事情的最原始的見解,沒有添加感情因素干擾的看法。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年輕黑人勒斯特的陪同下到處游玩度過的。班吉的記憶里最多的是關于姐姐凱蒂的。第二章節中講述的是青少年時期,昆丁是這一部分的敘述者,昆丁的敘述中融入了他本人的情感反應。妹妹凱蒂的失貞事件讓他非常痛苦,在他眼里,凱蒂的貞潔可以說成是家族的榮譽象征,然而這種榮譽的喪失促使他變得悲觀起來,最后為了逃避著殘酷的事實選擇了自殺。這一部分主要就是描寫昆丁自殺那一天的內心世界。作為家族的男人,同時也是一個哥哥,他沒有完成自己保護妹妹的人物,這令他感到無比內疚悲痛,這種內疚悲痛是來自于靈魂深處的。他在無邊的孤寂中孓然一身地探索人生的意義,沒有家人、朋友的理解和幫助,最終沒有得到結果,他所做的抗爭與逃避都未曾實現。他自己思索的最終選擇就是死亡,從這個“喧嘩與騷動”的世界中消失。第三章節是關于康普生家族孩子們成年時期的。講述者是杰生,這是他暴跳如雷的一天,充滿了各種不幸。十多歲的侄女逃學還和流浪藝人交往,杰生又氣又恨;凱蒂還來信詢問孩子的生活費;錯失可以大賺一筆的機會等等。杰生是一個狡詐、卑鄙的人,福克納把他這種心態準確地刻畫。哥哥昆丁是一個可以孤芳自賞的人,杰生卻是另一個極端。在他所處的世界里,他逐漸喪失了自我,成為了殘酷狠毒的人。第四章節中,黑人女傭迪爾西是敘述者,這是一個獨特的視角。這一部分涉及到迪爾西一行人去教堂和杰生追尋被小昆丁卷走的財產這兩件事,加入黑人女傭迪爾西的敘述后,整部小說變得更加飽滿完整。迪爾西有著一顆平和正常的心來,某種程度上,她算是福克納在小說中塑造的唯一一個正常的人。
意識流小說通?;逎y讀,小說出現的人物思想過于無拘無束,情節擔起了引起意識描述的職責,作品中是不是還會出現回憶和幻想的時間和空間的倒錯感,這都讓人覺得云里霧里,倍感疑惑。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中四個章節的敘述者的時間意識是各不相同的。時間對班吉而言,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他無法感知到時間的流動,可以說他是活在一個混沌的世界里。昆丁自始至終活在過去里,處于與時間的矛盾沖突里無法脫身。而在杰生眼里,時間只有一個概念,就是現在。在他的世界里,金錢至上。通篇只有第四個敘述者黑人女傭迪爾西一人可以正確客觀地對待時間。整部小說作者進行了大膽的寫作手法的創新,在探索研究小說人物內心活動和形象刻畫上達到了極高的高度,體現了他的宿命意識。
參考文獻:
[1]錢中麗.《喧嘩與騷動》中時間的意義[J].外國文學研究,2004(01).
[2]陳慧.論西方現代派文學及其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