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任貴堂
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玉米螟示范效果
西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任貴堂
本示范旨在驗證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噴霧對夏直播玉米上的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一)示范地情況
本示范安排在西平縣二郎鄉范堂村玉米田內,為玉米螟常發區。該田塊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為砂姜黑土,土壤肥力中等,pH值為6.4。6月1日播種,玉米品種為鄭單958。玉米植株長勢良好,植株大小均勻一致,密度為每4 500株/667m2。9月13日成熟收獲。
(二)示范設計
示范共設3個處理。處理1:每667m2用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 mL;處理2:每667 m2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24 mL;處理3:空白對照。3個處理的用水量均為30 kg/667 m2。每個藥劑處理區面積0.33 hm2,空白對照區面積200 m2,各處理區之間設2 m隔離帶。
(三)施藥時間與方法
7月15日在玉米螟2代幼蟲1~2齡期,即玉米小喇叭口期,施藥1次。14天后即7月29日玉米心葉期,重復用藥1次。用YF-16A-1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對喇叭口位置均勻噴霧,噴藥液量30 kg/667m2,噴孔直徑0.7 mm,流量1.8 L/min。
(四)調查方法
第1次施藥后7 d、藥后14 d和第2次施藥后7 d、藥后14 d隨機調查受害玉米莖,每大區隨機調查500株玉米,計算防效;施藥前、第3次施藥后7 d、藥后14 d和第2次施藥后7 d、藥后14 d,5點隨機取樣調查各處理天敵如瓢蟲、螳螂、捕食性蝽等的數量,每大區調查100株玉米,計算各處理比施藥前的天敵增加率;每個大區定點500株玉米,單獨收獲稱重,折算出各區產量及667 m2產量。
(一) 對玉米螟防治效果
第1次用藥后7 d、藥后14 d,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對玉米螟防效分別是60.9%,61.5%,30%乙酰甲胺磷乳油對玉米螟防效分別是52.2%、51.9%。3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效不如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第2次施藥后7 d、藥后14 d,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對玉米螟防效分別是72.4%、73.5%,30%乙酰甲胺磷乳油對玉米螟防效分別是64.5%、65.1%。3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效不如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見表1)。

表1 不同藥劑對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二)對天敵的安全性
第1次施藥后7 d、藥后14 d,200 g/ 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處理區天敵增加率分別是150%和500%,而30%乙酰甲胺磷乳油處理區天敵增加率分別是-33.3%%和133.3%。第2次施藥后7 d、藥后14 d, 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處理區天敵增加率分別是750%和950%,而30%乙酰甲胺磷乳油處理區天敵增加率分別是200%%和333.3%。可見,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玉米螟對天敵的安全性好于30%乙酰甲胺磷乳油。(見表2)。

表2 不同藥劑防治玉米螟對天敵的影響
(三)對產量影響
200 g/ 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處理區玉米產量為562 kg/667 m2,30%乙酰甲胺磷乳油處理區玉米產量為533 kg/667 m2,空白對照區產量為498.5 kg/667 m2,200 g/ 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處理區產量最高,比對照增產42.3 kg/667 m2,增產效果明顯。(見表3)。
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玉米螟防效性顯著好于30%乙酰甲胺磷乳油,且持效期長,對天敵安全,增產效果明顯。在玉米小喇叭口期(低齡幼蟲發生期)和抽雄期2次噴藥效果最好。

表3 不同藥劑防治玉米螟對產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