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峙
上海市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 201399
糖皮質激素藥理作用與臨床合理應用
付峙
上海市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 201399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過敏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和血液系統疾病,在治療重癥肝炎、感染性休克、重大手術、內分泌腫瘤等過程中也有顯著輔助效果。臨床實踐顯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較高依賴性,不合理使用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輕者可導致患者出現皮膚炎癥、肌痛、過敏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可引發患者出現急性胰腺炎、出血等危重疾病,因此臨床必須要加強管理,提高臨床糖皮質激素用藥合理性。
糖皮質激素;藥理作用;合理應用
糖皮質激素為甾體激素,為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合成的化合物,在臨床上應用范圍較為廣泛,臨床上以糖皮質激素藥物作用長短將其大致劃分成短效糖皮質激素、中效糖皮質激素和長效糖皮質激素三種類型。不論什么藥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必然都存在使用風險,糖皮質激素藥物也不例外,倘若不合理運用可導致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國家衛生部門針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應用制定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其中明確規定臨床應用上需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使用情況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一是抗感染作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磷脂酶A2活性有抑制作用,能夠降低炎性介質釋放,并穩定機體肥大細胞及溶酶體膜,從而起到抗炎作用。同時糖皮質激素藥物還可以防止肉芽組織形成,避免出現炎癥后遺癥;二是抗免疫作用。糖皮質激素對巨噬細胞吞噬抗原過程起阻止作用,可擾亂淋巴細胞識別,抑制免疫母細胞繁殖,同時可減少抗體生成,從而起到抗免疫作用;三是抗毒作用。糖皮質激素對一氧化氮合成酶起到抑制功效,致使一氧化氮量減少,緩解細胞受損情況及毒血癥癥狀;四是抗休克作用。對人體微循環有顯著改善作用,擴張痙攣血管,降低心肌抑制因子量,對人體心肌收縮有增強作用,提升機體毒素耐受程度,起到抗休克作用;五是促進造血作用。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提高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及中心粒細胞數量;六是對骨骼作用。能夠對骨細胞活性起到抑制作用,阻礙骨膠原合成,對機體膠原、骨基質分解有促進作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具備抗維生素D作用。
臨床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前,首先要明確患者治療適應癥,排除禁忌癥[1]。臨床上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常見情況主要有: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癥狀;抗炎治療或避免發生炎癥后遺癥;發生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治療;血液系統疾病;出現嚴重感染;器官移植后發生排斥反應;皮膚疾病。使用禁忌癥主要有: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角膜潰瘍等;嚴重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骨質疏松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活動性肺結核;抗生素治療后無效的感染情況;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重大精神系統疾病、癲癇患者。若患者同時存在治療適應癥和禁忌癥,醫生應結合患者身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分析其中利弊,切忌不可草率決定。通常來說,若患者病情十分危重,即便有明顯禁忌癥,為保證患者生存率仍需使用,待患者危重情況解除后適當減量或停藥。
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中,應結合患者病情雞腎上腺皮質分泌節律性選擇恰當使用劑量和治療療程,在確保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2]。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切忌不能長時間大劑量使用,也不能貿然停藥,以免造成患者出現腎上腺危象。臨床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常見使用劑量療程可總結為:腦垂體功能減退等疾病一般選擇小劑量替代治療;治療腎病綜合癥、頑固性支氣管哮喘以及結締組織疾病則通常選擇一般計量。在治療過程中還要警惕大劑量使用導致患者出現高血壓、低血鉀、潰瘍、股骨頭壞死、感染雞骨質疏松等情況,若出現上述現象應適當減小劑量或停藥。
若治療對象為小兒患者,應特別注意避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兒童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若因病情需要長期使用治療,則一般不選擇長效藥物,而偏向于使用短效或中效藥物,臨床上為減小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生長發育的不良影響,可采用隔日口服治療。若治療對象為中老年患者,則應注意在治療過程中定期監測患者血壓、血糖及骨質疏松等情況。若治療對象為哺乳期婦女,在治療期間應囑其不可哺乳,以免對嬰兒正常生長產生影響。
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時應結合患者情況制定科學治療方案,確保選擇藥物、使用劑量、治療療程和用藥途徑的科學性[3]。短效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人體血小板抗原的影響較小,但在治療上短效藥物抗炎作用效果較弱,臨床一般用于腎上腺功能不全患者治療中;長效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抗炎作用效果顯著,但對血小板抗原抑制作用較大,且作用時間長,因此臨床上一般不能長期使用。由于不同疾病治療側重點不同,所以臨床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時需要選擇不同劑量和療程。通常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若需進行全身治療,則一般首選口服使用。
臨床上針對長時間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患者應進行密切監測及隨訪。針對本身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要注意監測患者血壓及血糖情況;對于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兒童治療患者,應定期對患兒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監測,避免藥物影響兒童正常發育;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引起患者發生眼底病變,因此還需囑患者進行眼科檢查;監測患者骨質情況,尤其是針對老年患者,應警惕患者出現骨質疏松。
總之,糖皮質激素在實際臨床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角度不合理情況,臨床醫務人員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謹慎把握,明確藥物使用適應癥和禁忌癥,準確掌握使用方法及使用劑量。另外,在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不良反應,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停止治療,在確保用藥有效性的同時,保證糖皮質激素藥物臨床用藥安全性。
[1]賈林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臨床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81):31-32.
[2]謝聲.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在患者治療中的合理應用體會[J].海峽藥學,2014,(11):189-190.
[3]范慶國.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臨床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2):286-287.
R473.5
A
1672-5018(2017)03-2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