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
甘肅臨夏永靖縣太極鎮衛生院
探討公共衛生項目與農村兒童保健的有機結合
王翠霞
甘肅臨夏永靖縣太極鎮衛生院
目的:探討農村0-6歲兒童保健與公共衛生項目的關系。方法:成立組織,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培訓相關技術人員,建立以鄉鎮為轄區的0-6歲兒童健康檔案,填寫兒童保健管理冊,對0-6歲兒童進行全面管理,防漏補缺,同時進行相關資料統計分析。結果:通過近兩年十二大公共衛生項目實施,農村的兒童保健工作基本形成一個較規范的管理模式。0―6歲兒童的保健覆蓋率有了明顯提高。結論:兒童保健工作是衛生服務領域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十二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重點人群。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促進了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提高了兒童保健服務能力,尤其使得農村的兒童保健有了質的飛躍。在今后的工作中,堅持把公共衛生項目工作與農村兒童保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公共衛生項目;農村;兒童保健
發展婦幼衛生事業,做好婦幼保健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人人享有醫療衛生服務目標的重要措施。農村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婦女兒童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存在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如今,隨著醫藥體質改革的深化,2014年十二大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已被列入公共衛生項目的重點人群。筆者就基層衛生院如何開展好公共衛生項目與兒童保健工作,結合近兩年的工作體會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按照公共衛生項目方案的要求,鄉鎮衛生院成立兒童保健辦公室,由婦幼保健人員、兒保醫生和鄉村醫生組成。制定兒童保健管理制度。高危兒管理制度、新生兒訪視制度等。制定兒童保健績效考核標準,鄉鎮衛生院設專人負責兒童保健工作,全面規范兒童保健服務。
按照國家十二大公共衛生項目的要求,在項目的初始階段,兒童保健辦公室人員走村入戶為轄區內常住 0―6歲兒童建立健康檔案。結果,初始階段的資料統計表明,農村兒童接受兒童保健服務的不足,70%的兒童出生后沒有做聽力篩查,40%的兒童沒有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有 50%的兒童一年內沒有測定血色素,40%的兒童一年內沒有進行健康體檢。兒童家長對于保健知識了解較少,70%以上的家長不知道兒童常見病對孩子健康的危害。但是,兒童家長對于兒童健康的期望值很高。
鄉鎮衛生院普遍存在兒童保健人員配備不足,專業知識缺乏,設備配備不到位等問題。首先要加強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制定培訓計劃,做好鄉,村兩級專業人員的知識培訓。如:利用婦幼保健例會機會,對鄉村兩級人員進行兒童保健技術、人際交流技巧等知識培訓。購置相應的設備,如配備電子嬰兒量床,體重計、電子評價器等。
在衛生服務領域中,兒童的保健服務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因其服務的對象多且該對象處于對其生命健康給與特殊關照的關鍵年齡階段。兒童保健服務與管理水平又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此次國家把兒童保健列為十二大公共衛生項目的重點人群之一,保健服務費用已由政府買單,作為保健人員我們要以此為契機把兒童保健工作真正落到實處。1.制定規范的保健服務流程:嬰兒出生后統一由分娩單位建立兒童保健手冊,并囑其出院后將手冊交給村級保健員以便產后訪視。當嬰兒滿月后到衛生院進行預防接種時,持保健手冊建立健康檔案。同時為其進行全面健康檢查,作出健康評價。通知家長按著兒童保健手冊規定的年齡到衛生院進行健康檢查,可以與預防接種時間相結合。另外,衛生院定期下鄉入村健康檢查,查漏補缺。這樣兒童的健康檔案管理與兒童保健工作同時進行,會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2.提供綜合服務(1)提供“超市化”服務,在衛生院的兒保門診在提供兒童生長,智力發育監測服務的同時,適時的免疫接種以及對母親進行科學喂養,早期教育指導,意外傷害預防等。當兒童有病就診時,除了提供診療服務外,也應針對疾病特點提供預防服務。如:呼吸道感染,腹瀉的預防等。(2)提供全程服務:兒童保健是從生命的孕育階段到生命的結束所提供的全部服務,因此作為兒童保健這一生命準備階段的服務內容,就要求幫助母親選擇最適當時間的受孕,未來的父母親避免接觸對胎兒有害物質,提供充分的產前保健,合理營養指導,直到健康安全的分娩嬰兒,到小孩出生后的系統管理與教育。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命開端。3.健康教育宣傳:引導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樹立健康觀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減少疾病,增進健康。針對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等問題,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宣傳。
5.1 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促進了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各地政府進一步重視農村兒童保健工作。一是將兒童保健工作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納入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考核內容。二是在投入上給予傾斜,部分衛生院已經決定從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中劃撥一部分用于兒童保健工作。三是鄉鎮衛生院負責人對兒童保健工作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進一步的認識。
5.2 農村兒童保健網絡逐步健全,保健服務能力顯著提高。通過項目推進,兒童保健業務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員隊伍得到鍛煉,服務項目進一步豐富。鄉鎮衛生院逐步設立專門的兒童保健科,有不低于 15m2的業務用房,配備常用設備,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與工作規范。兒童保健人員經過幾輪培訓,已經掌握兒童保健服務的基本內容、服務技能、人際溝通技巧,可以開展常規兒童保健工作,健康教育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村級衛生保健人員也經過培訓,掌握基本的兒童保健知識,初步形成基層兒童保健服務網絡。
5.3 0―6歲兒童的保健覆蓋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兩年的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截止到2011年底的資料顯示:0―6歲兒童建檔,建冊率達到85%,按著兒童系統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體檢的人數達80%以上,并進行血色素測定,初生嬰兒中80%做了新生兒疾病篩查,65%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
健康教育的本質是一個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健康信息的傳播貫穿始終。分析健康教育的重點環節,就是圍繞健康教育內容對象、方法和時機等方面。分析哪些因素通過人為因素可以改變;在所有可改變因素中,哪些是最關鍵因素。關鍵因素則可認為是某些病的健康教育重點。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對健康的認識,使他們懂得一些基礎的衛生保健知識(基本的內容和實施方法),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必須按照各類人群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起點,設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內容。既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學習,如家庭護理、嬰兒養護、緊急救護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也要開展較純粹的自我提升、養生修性式的學習活動,如健身操、書法繪畫、花卉培植、讀書學習等。
通過傳播和教育手段,如信息傳播、組織與法規、環境改變、培訓與指導、咨詢以及從行為醫學移植過來的行為矯正等,向社會、家庭和個人傳授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成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睡眠適量、積極鍛煉、有規律作息等。糾正不良習慣,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生。
我國農村雖然發展不平衡,但帶有共同性的是農村人群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少,信息交流不暢,生活習慣和行不健康。個人對健康知識的獲得基本不投入,政府投入這塊相對也較薄弱。而農村人群的行為,生活習慣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確的信息源為基礎,它的認知成分是刻板的印象,農村兒童保健工作是整個婦幼保健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農村兒童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我們將從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改善后代子孫健康狀況的高度認識開展公共衛生項目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認識到開展農村兒童保健工作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把公共衛生項目工作與農村兒童保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1]陳笑暉,郝曉宇,李士寧,兒童保健社區管理模式探討,中國全科醫學.2008(12).2188-2189.
[2]閆琴,實施中澳項目的初見成效,中國實用鄉村醫師,2011(9).20-22.
[3]卜秀芳,農村兒童保健工作探討,中國保健營養,2012.(3).1004-7484.
[4]冷嵐,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動婦幼保健工作發展,中國婦幼保健.2011(34期)5285-5286.
R473.5
A
1672-5018(2017)03-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