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輝,楊開俊,謝世剛,賈煒漢,唐瑤
(1.甘孜藏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康定626000;2.甘孜州種子站,四川康定626000)
青稞新品種康青10號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劉廷輝1,楊開俊1,謝世剛1,賈煒漢2,唐瑤1
(1.甘孜藏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康定626000;2.甘孜州種子站,四川康定626000)
康青10號為甘孜藏族自治州農科所新育成的青稞品種,該品種為春性、中熟、中稈、幼苗半直立、株型半松散、六棱稀穗、穗全抽出、長齒芒、葉耳白色、籽粒紅褐色、穗粒數45粒左右、千粒質量43 g左右。在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236.92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2.10%,豐產性好。本文從整地施肥、種子播前處理、適期播種、田間管理、適宜區域5個方面總結了其高產配套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提供參考。
康青10號;青稞;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康青10號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甘孜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成功的祼大麥新品種,自2003年選配雜交組合開始,采用混合選擇與系譜法相結合,歷經5年7代交叉選育穩定成系(品系代號43011-15)。2016年6月通過甘孜州初審,暫定名康青10號。該品種具有生育期適中、品質優良、豐產性好、適應性強等特點。
2003年7月在甘孜州農科所八美農試場以甘孜州農科所選育品種康青3號為母本,云南德欽縣農家品種德欽紅青稞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2004年在甘孜州農科所八美農試場繁殖F1代;2005年在甘孜州農科所八美農試場繁殖F2代,在群體中選擇優良單株收獲;2006年及以后經冬繁加代及系譜法選擇,歷經5年7代的選育至2008年穩定成系。2009—2010年參加品系鑒定試驗,2011—2012年參加品系比較試驗,2013—2014年參加甘孜州青稞區域試驗,2015年參加甘孜州青稞生產試驗。
康青10號為春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35 d左右,比對照康青6號晚熟5~7 d;幼苗半直立、深綠,葉片寬窄適中。拔節后葉片半直立,葉與莖夾角較小;葉耳、莖節白色。株型半松散,分蘗力中等,長勢旺。植株整齊,成穗率中等。株高110 cm左右,莖稈粗壯彈性好;六棱稀穗,長齒芒,穗長方形,穗長6.5~8 cm,護穎窄,穎殼紅色。穗粒數45粒左右。穗全抽出,穗莖直立,成穗率中等;籽粒長橢圓形、裸粒、紅褐色、飽滿、半角質、腹溝淺窄,種子休眠期中等。千粒質量43 g左右,容重768 g/L;耐旱、耐寒,抗倒伏性中等。高抗條銹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康青10號適于在四川甘孜州海拔2 000~3 800 m及類似區域種植。
2009—2010年康青10號參加了甘孜州農科所青稞新品系產量鑒定試驗,平均產量為356.80 kg/667 m2,比對照康青6號的299.01 kg/667 m2增產19.33%。
2011—2012年康青10號參加了甘孜州農科所青稞新品系比較試驗,平均產量為340.69 kg/667 m2,比對照康青6號的292.49 kg/667 m2增產16.48%。
2013—2014年康青10號參加了甘孜州青稞新品系區域試驗,2年區試平均產量236.92 kg/667 m2,比對照康青6號的211.34 kg/667 m2增產12.10%。
2015年康青10號參加了甘孜州青稞新品系生產試驗,平均產量232.23 kg/667 m2,比對照康青6號的210.49 kg/667 m2,增產10.33%。
4.1 整地與施肥
前茬作物收獲后,統一采用機耕,及時深翻。春播之前,深淺結合,先深后淺,多次耕翻,及時耙耱,打碎顆粒,使土地平整。做到精細整地,疏松土壤。
結合整地,施入基肥,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提倡施用有機肥。根據土壤肥力,一般要求施用腐熟有機肥1 500~2 000 kg/667 m2,合理搭配施用部分化學肥料。
4.2 種子播前處理
利用自然風力或精選機進行種子精選。除去小粒、秕粒、雜物和病蟲殘體,保留大而飽滿的青稞籽粒作種;種子精選后,選擇晴朗天氣曬種1~2 d。曬種時要均攤薄曬,經常翻動;種子精選和曬種后,用40%衛福按種子重量的0.3%進行包衣(包衣率100%),晾干后播種,可有效防治青稞條紋病、銹病、黑穗病等病害。
4.3 適時播種
康青10號在甘孜州的播種時間為每年4月5—25日。播種量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栽培技術和產量指標等確定。一般機播為播量13~15 kg/667 m2,基本苗18萬~20萬/667 m2。
4.4 田間管理
4.4.1 查苗補苗。播種后,若土壤干旱,可鎮壓1次,以利出苗。出苗后如發現缺苗斷壟,應及時催芽補種或移栽補苗,勻密補缺、補稀、去弱留強,保證苗齊苗勻。
4.4.2 追肥。對壯苗田塊,一般不追肥。對弱苗田塊,視苗情增施尿素。抽穗開花后,對于缺肥地,可追施葉面肥。一般用磷酸二氫鉀0.2%,或草木灰5%,或尿素噴施1次。
4.4.3 除草。分機械除草和化學除草。對野燕麥、狗尾巴草、節節麥等淺根性禾本科雜草,在青稞剛出苗階段進行機械除草;對野油菜、灰灰菜、蒿等闊葉雜草,在青稞3~5葉期進行化學除草。
4.4.4 病蟲害防治。根據病蟲害預測預報及青稞田病蟲害發生指數,確定防治最適時機。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600倍~800倍液/667 m2噴霧防治青稞條紋病、網斑病;粘蟲防治要掌握在3齡以內用藥,目前生產上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藥劑,如40%樂果乳油、藍科、啶蟲脒等進行防治,用藥量可按使用說明進行。
4.4.5 適時收獲。康青10號要求在蠟熟末期收獲。采用人工收獲的,收獲后即晾曬打碾,防止雨淋、捂垛產生霉變,降低發芽率。采用聯合收割機作業收獲的,做到單收、單脫,嚴防機械混雜。
[1]馮繼林,楊開俊,劉廷輝,等.高產優質青稞新品種——康青6號[J].麥類作物學報,2007(1):182.
[2]李天銀.大麥和小麥高產栽培概述[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4 (2):48-51.
[3]劉仁建,顧茂芝,尼瑪扎西,等.青稞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西藏農業科技,2008,30(3):10-13.
[4]程曉彬,廖文菊,王文獻.康青9號青稞特征特性與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2):3518-3519.
S512.3
:B
:1673-6486-20160229
劉廷輝,楊開俊,謝世剛,賈煒漢,唐瑤.青稞新品種康青10號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OL].大麥與谷類科學,2017,34(1):61-62 [2017-02-10].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70210.1634.001.html
2016-07-14
劉廷輝(1975—),男,碩士,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青稞新品種選育研究。E-mail:4916125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