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梅河口市光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吉林梅河口 135000)
探討臨床心理疏導護理的應用技巧
郭 莉
(梅河口市光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吉林梅河口 135000)
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己經成為十分普遍的工作,目的在于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心理和社會支持,并在此過程中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更好地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信心,提高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本文從掌握患者情緒變化、創設良好醫療環境、建立良好護患關系以及展現自信工作狀態等方面,分析臨床心理疏導護理應用技巧,并結合相關案例加以論證,望給予臨床護理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臨床心理疏導;護理;應用技巧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社會快速發展,醫療領域相對于以往也有了較大程度改變。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即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逐漸轉向生物-社會-心理等多體系醫學模式,全面注重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對于臨床護理工作而言,除了要針對疾病本身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護理,不僅能改善患者不佳心理狀態,最重要能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以積極的狀態接受治療,從而加快康復。
醫護人員需要嚴密觀察患者情緒并根據其分析心理活動,便于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大部分患者應激程度和人格因素有著緊密聯系,因為人作為個體必然存在不同的性格,而在人格因素中屬于緊張性高、憂慮性、懷疑性以及敏感性等個體則十分容易出現心理應激且程度要遠遠高于其他類型個體,由此說明此類患者就是臨床心理疏導的主要對象。通常在臨床心理疏導中運用漢密頓焦慮量表和漢密頓抑郁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從而為心理疏導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量化指標,一定程度還能檢測心理疏導效果。
在患者入院后應為提供清晰直觀的治療信息,使患者充分明白自己將要接受的治療目的和作用。與此同時為患者創造良好治療環境,通過和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內心想法,便于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積極鼓勵患者和其他患者熟悉交流,尤其經治療明顯好轉的患者,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信心,由此提高遵醫行為。病房應保持光線柔和和安靜,有效的溝通交流能降低患者因疾病產生的焦慮、抑郁、急躁等不良情緒,必要時可邀請患者家屬參與護理,對患者家屬也需適當給予心理護理,因為家屬和患者最為親近,其心情狀態和患者情緒有著緊密聯系,因而禁止在患者面前議論病情,不可告知患者大悲大喜的事情。
長期以來,大部分護理人員在治愈疾病思想引導下按部就班的執行醫生醫囑,屬于傳統從屬型醫患關系。護理人員都不善于和患者溝通交流,屬于服從型護患關系,由此一來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無法成為合格的護士。因而需要護理人員轉變護理觀念,積極和患者溝通交流,耐心聆聽患者訴求,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健康指導,為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醫院屬于相對特殊的服務行業,而護理更是一項較為特殊的工作,因為服務對象處于非健康群體,從而要求護理人員是以友善、真誠、熱情的態度看待每一位患者,尊重患者隱私和權利,可以說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能有效增強護理人員內在榮譽感和責任心,患者也會增加對護理人員信任,護患關系更加親和緊密。
護理人員在治療疾病和護理工作中應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向患者灌輸有利于疾病康復的人生信條。最重要是護理人員在患者面前應始終保持鎮定,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各項措施,向患者重點
在產婦妊娠期間給予臨床心理疏導能有效改善羊水情況和妊娠結局、降低早產率和產婦在圍產期發生不良情緒幾率。首先產前心理疏導;借助多媒體視頻資料和知識講座開展健康教育宣傳,促使產婦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并改正以往不正確生產觀念和生活習慣,最重要是引導產婦正確對待生產期間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適,增強心理應激能力。其次醫護人員應和產婦家屬積極溝通交流,讓家屬多陪伴產婦,給予其鼓勵,使產婦樹立生產信心,為健康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科學合理的心理疏導護理能幫助癌癥患者建立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提高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和其主動溝通交流,耐心聆聽患者訴求,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信任感。同時直接和患者探討治療方案和治療目標,糾正患者對病情的錯誤認識和不合理的看法,促使患者理性看待疾病,有利于提升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此外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參與全身性鍛煉,例如常見的放松肌肉和學會深呼吸,目的在于以愉悅的身體感知取代疾病帶來的疼痛。
由于患兒年齡偏小,一旦患病便會哭鬧不止,在接受治療中也會常常受到不良情緒因素影響,不利于治療效果提升。再加上患兒生理發育和心理都不如成年患者,尤其面臨住院這種應激較大的環境普遍會表現為消極應激,無法適應,因而加重病情。所以需要對患兒實施心理疏導護理,引導患兒將消極應激逐漸轉變為積極應激,從而有利于患者度過危險期。此外部分患兒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會出現焦躁、抑郁等不正常精神情況,實施有效的心理疏導護理能改善患兒和其家長情緒,降低患兒疼痛,緩解心情,進一步增強戰勝疾病信心。
總之,心理疏導護理是臨床治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學有效的心理疏導護理能緩解患者因病情產生的抑郁、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從而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不僅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最重要能調節患者身體狀態,進一步促進康復。因而未來醫學領域會全面推廣和應用臨床心理疏導護理,對構建和諧醫療體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王霞,劉超.臨床心理疏導護理的應用技巧[J].齊魯護理雜志,2015(1):49-51.
[2] 張瑛,鐘凱.臨床心理疏導護理的應用技巧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4(23):180-18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kills o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Nursing
Guo Li
(Meihekou Guangmi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Meihekou,Jilin 135000,China)
Psychological nursing has become a very popular work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mor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upport for patients,and establish a good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help patients to establish the confidence to overcome the disease,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nursing quality.In this regard,this article analyzed status o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skills from the master mood changes,medical environment,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and confidence,and demonstrated related case,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clinical nursing staf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nursing;application skills
郭莉,大專,副高,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慢病的護理干預及心理調理。 強調社會和精神因素對健康的直接影響作用,建議抑郁、緊張、焦慮患者多聆聽音樂,從而以冷靜的心態面對病情和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