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芳
康定市民族醫院 626000
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后出血護理中的作用分析
陳雪芳
康定市民族醫院 626000
目的:對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后出血護理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間收治的產后出血患者60例作為觀察對象,并分為觀察組30例及對照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止血效果及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止血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止血有效率為86.67%,觀察組止血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滿意度為83.33%,觀察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產后出血護理過程中通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促使其恢復,并提升其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綜合護理;產
產后出血是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常見癥狀,其主要原因包括縮宮乏力、生殖道創傷、凝血功能障礙等。在產后出血患者治療過程中,除了要保證治療的及時性,還要求相關護理工作配合到位[1]。基于此,我院對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間收治的30例產后出血患者采取了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2]:確診為產后出血,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表示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2]:胎位異常者,存在心、腦、腎等系統性疾病者,存在妊娠高血壓疾病者,對催產素過敏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者。
將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間收治的產后出血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30例及對照組30例。觀察組年齡為22至36歲,平均年齡為(27.1±2.3)歲,孕周為35至42周,平均孕周為(37.1±1.5)周,其中初產婦19例,經產婦 11例;對照組年齡為23至34歲,平均年齡為(26.8±1.9)歲,孕周為36至43周,平均孕周為(37.1±1.7)周,其中初產婦20例,經產婦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一般治療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注射縮宮素、子宮按摩、服用止血藥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采取子宮壓迫縫合術進行止血。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常規護理,由護士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緩解其不安情緒,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適宜按摩,以緩解出血癥狀。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3]:(1)輸血護理。及時構建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結合患者實際失血情況進行輸血,以補充血容量,防止其出現出血性休克。(2)心理護理。一旦出現產后出血,多數患者會表現出焦慮甚至恐懼的情緒,對治療是較為不利的。因此,治療過程中通過采取心理護理讓患者平復情緒,利用肢體動作、解釋性言語對患者予以鼓勵,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以降低其心理負擔,促使其主動配合治療,以保證實際治療效果。(3)陰道護理。將患者會陰部殘留的血跡及時擦除,并及時予以消毒,避免外陰感染。(4)子宮護理。生產結束后,及時按摩子宮,促使縮宮恢復至正常,以提升子宮肌纖維的應激收縮性。同時,協助患者將膀胱排空,部分患可留置導尿管以促進子宮收縮。(5)產后觀察。產后2h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特別要對患者血壓、心率、子宮收縮、陰道流血給予密切關注,并預先做好搶救準備工作。(6)母嬰接觸。產后 0.5h內讓母嬰皮膚接觸,并讓嬰兒吸允母乳,從而使腦垂體分泌內源性催產素,以緩解出血癥狀。
止血評價:有效:患者出血癥狀停止或出血量低于 30ml/h,體征及生理指標恢復正常,子宮收縮恢復正常,尿量高于 30ml/h;無效:患者出血量超過 50ml/h,生命體征未恢復甚至出現惡化,子宮依然無法正常收縮,尿量低于30ml/h[4]。
滿意度:采取院內自制滿意度(十分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量表對患者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滿意度=(十分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總例數。
本研究相關數據采取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取x2檢驗,P<0.05表示差異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止血有效29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止血有效26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86.67%,觀察組止血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十分滿意22例,較為滿意6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十分滿意17例,較為滿意8例,不滿意5例,滿意度為83.33%,觀察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P<0.05)。
綜合護理干預過程中,會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從多方面控制患者病情發展。通過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使其配合治療;通過輸血護理可改善失血癥狀,避免出現失血性休克,以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通過子宮護理、母嬰接觸等可進一步緩解患者出血癥狀,為治療提供基礎;通過陰道護理可改善預后,避免患者術后出現感染。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止血有效率為 96.67%;對照組止血有效率為86.67%,觀察組止血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滿意度為83.33%,觀察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后出血治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輔助性作用,可穩定患者病情,改善出血癥狀,促使患者恢復。
[1]黃海芳.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環球中醫藥,2015,31(S2):103-104.
[2]劉慧卿.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40(32):74-76+79.
[3]李迎杰.護理干預在防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9(34):231-232.
[4]吳華威.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27(23):219-220.
R714.41
A
1672-5018(2017)01-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