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英 李丹丹
山東省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青島 266555
胰島素的臨床應用
王梅英 李丹丹
山東省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青島 266555
胰島素(insulin)是胰島P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它是由兩條肽鏈組成的小分子蛋白質藥用胰島素多由豬、牛胰腺提取。目前也可通過重組DNA技術人工合成人胰島素。
胰島素口服時易被消化酶破壞,故需注射給藥。皮下注射吸收快,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于l0%。起效迅速,tl/2為9-l0分鐘,但作用可維持數小時。胰島素的滅活主要在肝和腎,嚴重肝腎功能不良者會影響胰島素滅活。為延長胰島素的作用時間,可制成中效及長效制劑。將胰島素與堿性蛋白質(珠蛋白,精蛋白)結合制成的制劑經皮下或肌肉給藥后,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然后緩慢溶解吸收。
胰島素的分類
(1)超短效:注射后 15分鐘起作用,高峰濃度1~2小時(皮下);(例如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鐘起作用,高峰濃度2~4小時,持續5~8小時(皮下、肌內、靜注);(如普通胰島素、正規胰島素)
(3)中效:注射后 2~4小時起效,高峰濃度 6~12小時,持續24~28小時(皮下);(如低精蛋白鋅胰島素)
(4)長效:注射后 4~6小時起效,高峰濃度 4~20小時,持續24~36小時;(地特胰島素、甘精胰島素)
(5)預混:注射后0.5個小時起效,維持時間為24小時(皮下)。(雙時相胰島素)
胰島素的適應癥,
(1)1型糖尿病患者(5%-10%)終生需要胰島素替代治療;
(2)2型糖尿病患者(90%~95%)若口服降糖藥和飲食運動治療控制效果差或者失效,以及出現糖尿病并發癥,最終需要胰島素作為聯合治療或者替代治療。
2型糖尿病是一種累進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堅持控制血糖、正確飲食和鍛煉,以保障身體健康。
胰島素的注射規范有多重要?
胰島素通常采用皮下注射法,選取皮下組織相對較厚的部位可以減少注射至肌肉層的風險,減輕注射帶來的不適感。適宜注射部位胰島素吸收由快到慢依次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短效(或速效)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及其類似物者,其特點是起效快,一般選擇腹部注射;
而基礎胰島素(主要指中、長效胰島素),其特點是吸收平穩、緩慢,故選擇吸收較慢的大腿前外側或臀部進行注射,以減少或避免低血糖(尤其是夜間)的發生。
頻繁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會導致該部位皮下結節,影響胰島素的吸收,所以需要有規律地輪換注射部位,并且要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
注射針頭需要定期更換,最好是“一針一換”,以減輕針頭變鈍而造成的注射疼痛感,減少感染及斷針的幾率。預混胰島素及其類似物,都需要在注射前進行充分混勻。
胰島素副作用!
臨床上許多糖尿病患者由于擔心胰島素的“副作用”,對使用注射胰島素持有負面態度,從而拒絕使用胰島素。
然而,實際上與口服降糖藥相比,胰島素引起的不良反應要小很多。
胰島素治療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時胰島素對機體的代謝負擔和潛在危害更小。
一些患者在認為“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后辦法”,在嘗試過各種治療后,才“逼于無奈”選擇胰島素治療,但這并非是最好的治療方案。
經過臨床數據的驗證,越早選擇胰島素治療,并發癥出現的幾率就越小。
R736.7
A
1672-5018(2017)01-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