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華
海軍青島第二療養院 山東青島 266071
野戰醫療隊感染防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希華
海軍青島第二療養院 山東青島 266071
野戰醫療隊是軍隊醫院主要的應急機動衛勤保障力量,而野戰醫療隊在開展醫療救治中的感染管理工作直接影響戰時衛勤保障的整體效能【1】。
1.1 野戰醫療救治中的傷病員易感性較高 由于戰地生活條件艱苦、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傷者免疫力下降;野外環境惡劣,細菌種類復雜,水源污染機會多;夏季野外駐訓,食物易霉爛變質,易引發食物中毒,冬季食物易變涼,容易引起腹瀉;戰傷傷口多為開放性,易被污染。
1.2 野戰醫療場所感染防控難度大 帳篷內救治條件有限,衛勤物資保障并不像醫院,清潔、消毒和隔離設施缺乏,環節質量控制難以按醫院的標準把關,特別是野戰條件下醫療帳篷內通風效果欠佳,周圍環境差,傷員易發生感染。
1.3 衛勤保障救治任務繁重 戰時或搶險救援時,不可估計傷病員數量,當收治大批量傷病員時,現有的病床、醫療設施、藥品、無菌物品、消毒滅菌藥械等物資可能不能滿足需求,只能節約使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2.1 成立野戰醫療隊感染防控小組 建立健全野戰醫療隊感染防控組織,人員相對固定,一旦展開緊急拉練,感染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全體隊員密切配合【2】。
2.2 預防接種,增強機體免疫力對所有參戰的醫務人員、干部、戰士進行預防接種,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提高抵御某些疾病的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2.3 加強感染防控重點環節的管理
2.3.1 感染防控的物資、藥械應準備充分 增加無菌物品、器械基數,無菌物品采用紙塑包裝,滅菌后有效使用期相對較。配備便攜式消毒滅菌設施、消殺藥械等物資。
2.3.2 空氣消毒與周圍環境的整治 野戰條件下,醫療帳篷內應定時通風,每天空氣消毒一次,并做好周圍環境的殺蟲、滅鼠。
2.3.3 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工作 進入人體無菌組織或接觸人體破損皮膚、黏膜、組織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滅菌,接觸完整皮膚、黏膜的診療器械、器具物品應進行消毒,嚴禁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器具,預防交叉感染。
2.3.4注重手衛生 野戰醫療場所無法配備流動水等手衛生設施,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或酒精進行手消毒,以減少手部暫居菌;外科手消毒應使用外科手消毒劑擦手,以清除或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
2.3.5 手術帳篷的設置與管理 手術帳篷門窗應相對密閉,以防風沙、蚊蠅及蟲子進入。進入手術帳篷時,應更衣、換鞋、戴口罩、帽子。加強空氣和物體表面消毒,每做完一例手術均應重新消毒一次。
2.3.6 正確處置醫療廢物及尸體 應將生活垃圾與醫療廢物分開放置,利器單獨放置,盡量避免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醫療廢物應日產日清,可采用集中消毒后深埋的方式處理。妥善處置死亡傷員尸體,尸體料理后,雙層被單包裹,放入不透水塑料袋內密封,并盡快后送,避免污染環境。
[1]張曲娣 野戰醫療隊駐訓期間安全風險與防范措施【J】人民軍醫,2013,56(4):387
[2]劉偉 方黎、馮習坤等,中心醫院野戰醫療隊衛勤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 2014,28(7):695
R173.74
A
1672-5018(2017)01-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