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靜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王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淮安 223300)
高血壓屬于臨床十分常見的需終身治療的慢性疾病,其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高血壓發病率表現出逐年增高趨勢,其嚴重影響著中老年群體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科學對癥的降壓治療對避免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具有重要意義[1]。降壓藥物是目前臨床針對高血壓的常用方法,但因為受到各種不利影響的影響,患者降壓藥物的依從性并不是十分理想,進而直接對治療效果和預后產生了不利影響[2]。本文旨在分析基層門診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影響因素。
選取基層門診2015年6月—2016年8月隨訪的150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男72例,女78例,年齡35~84歲,平均年齡(61.4±5.7)歲。
150例患者均予以相應的降壓藥物進行治療,連續治療一定的時間后發現,47例患者病情明顯改善,103例血壓變化幅度不明顯。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的依從性進行調查。所謂降壓藥物的依從性,主要指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指示規范用藥,嚴格執行醫囑要求,未隨意增減或更換藥物,對降壓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以及血壓控制效果不佳的狀況可予以承受。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齡等級、文化水平,藥物實際服用情況、種類、次數等,同時包括經濟能力、降壓藥物不良反應等。對影響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
150例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良好82例(54.7%),依從性不佳68例(45.3%)。對68例高血壓降幅不明顯患者的原因進行分析,(1)年齡因素:年齡偏小(45歲以下)21例(30.88%);年齡46~74歲18例(26.47%);年齡偏大(75歲以上)29例(42.65%)。(2)藥物不良反應13例(19.1%)。(3)文化程度偏低49例(72.1%)。(4)實際服用降壓藥物55例(80.9%)。(5)實際服用次數與要求次數不符合52例(76.5%)。(6)經濟水平限制27例(39.7%)。總結發現,對基層門診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依從性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齡等級、文化程度、經濟能力、藥物不良反應、實際服藥種類和次數。
高血壓作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其顯著性特征為血壓持續偏高。患者主要癥狀表現為頭痛、心悸、頭暈等。該病具體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發病因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家族遺傳、環境改變、精神狀態、年齡以及不良生活習慣、藥物影響、其他疾病等均與高血壓病情發生、發展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3]。
目前,臨床方面尚未完全明確高血壓的發病機制,故未尋找到特效治療方法。通過降壓藥物控制血壓依然是臨床首選的治療方案。一般情況下,及時有效的藥物治療,可有效降低血壓水平,促使其始終保持在正常狀態中,但忽視治療工作的重要性,任由血壓發展,則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所以,高血壓患者必須嚴格遵照醫生指示服用相應的降壓藥物,以達到有效控制血壓,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目的[4]。但在基層門診中,往往存在著因特定因素影響而未嚴格執行醫囑服用降壓藥物的患者,醫學方面將其稱之為降壓藥物依從性不佳。良好的藥物治療依從性不僅可有效維持血壓正常標準,還可有效改善預后和生存質量[5]。影響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物依從性的原因較多,本組研究發現,150例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良好82例(54.7%),依從性不佳68例(45.3%)。而對影響患者依從性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年齡等級、文化程度、經濟能力、藥物不良反應、實際服藥種類和次數等均可對患者用藥依從性產生不良影響。
對于服藥依從性差的患者要注意以下幾類人群:年輕患者,對患有高血壓思想上不認可,擔心藥物副作用和長期依賴性,會抵制服藥,遵從醫囑較差;另一方面,這部分人要忙于生計、忙于交際應酬,經常忘記服藥。年輕患者的交際圈、朋友圈年輕人較多,很多年輕人對高血壓認知不足,甚至相互鼓動不服藥。老年人,因其大腦機能退化,記憶力下降,還有特殊合并癥,如老年性癡呆、精神障礙性疾病,導致經常漏服;老年人并發癥、合并癥較多,對藥物耐受性差,藥物不良反應較多,思想不重視,認為老年人血壓高點屬于老年人正常情況,沒多大問題,不愿意服藥。經濟原因,老年人經濟來源有限,部分人因經濟原因出現服藥依從性較差。
為進一步提高高血壓服用降壓藥物的依從性,就應該以上述影響因素為依據,制定針對性的科學可行的預防對策,具體包括:積極開展宣教指導:以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的方式,針對不同年齡人群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案,幫助患者對高血壓的基本情況,包括含義、癥狀表現、常見誘因、并發癥、控制血壓的目的所在、具體方法、目標等進行全面掌握,告知其如何合理正確用藥,了解用藥注意要點,明確不依從性行為可能引起的各種負面影響,并強調即使在血壓恢復正常后也不要隨意停止用藥,以免損害重要靶器官;增進醫患交流溝通:通過醫患之間良好的交流溝通,提升患者信任度和安全感,保持和諧友好的關系,做好醫務人員相關知識培訓指導,促使患者可對高血壓知識及降壓藥物的重要作用進行充分了解;用藥干預:將各種降壓藥物的具體名稱、臨床作用、常見不良反應等詳細告訴患者,使其可以對藥物副反應進行正確識別,以便在治療過程中可對用藥方案進行適當調整,提高用藥依從性;心理指導: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情況和心理狀況進行了解,增進彼此間交流,以其心理特點進行個性化引導,提高其配合意識,以達到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的目的[6-8]。
綜上所述,降低血壓的關鍵在于良好的藥物依從性,但基層門診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受到諸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應給予高度重視并及時采取預防和監控措施。
[1] 張麗紅.基層門診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3):135-136.
[2] 繳萬里,王秀艷,趙國玉,等.218例社區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物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10):1069-1071.
[3] 周麗.影響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及干預措施[J]. 基層醫學論壇,2015,26(9):1182-1183.
[4] 吳亞雪.影響社區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5,32(9):1177-1178.
[5] 黃赟.影響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及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9):1250-1251.
[6] 孫彩琴.影響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及預防[J]. 中國醫藥指南,2013,45(31):490-491.
[7] 王玥坤.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085-5087.
[8] 李琴芝.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