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甘肅省蘭州市第一醫院,甘肅蘭州 730500)
目前,宮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且越來越年輕化。在臨床上,腹式廣泛性宮頸切除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早期宮頸癌患者來說不僅可以去除疾患,還能保留其子宮[1]。本研究旨在探討和分析改良腹式廣泛性宮頸切除術在早期宮頸癌手術治療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結果如下。
研究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早期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主體,患者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9.65±2.68)歲;14例患者為Ⅰa1期、12例患者為Ⅰa2期、14例患者為Ⅰb1期。
患者氣管插管復合麻醉,盆腔淋巴結切除術:開腹后,首先對子宮及其周圍的韌帶是否存在浸潤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進行檢查;切斷患者一側的子宮圓韌帶,充分暴露盆腔血管、淋巴組織,依次切除髂總、髂外、髂內、腹股溝和閉孔淋巴結,并采用相同方法處理對側。對切除的淋巴組織進行快速冰凍病理檢查,結果呈陰性進行改良腹式廣泛性宮頸切除術:將子宮膀胱反折腹膜剪開,引導膀胱間隙分離,使膀胱側窩充分分離,在骶韌帶附著處稍上方把闊韌帶后葉打開,游離輸尿管,找到輸尿管隧道中膀胱宮頸韌帶和子宮血管間的疏松間隙,使用彎鉗從該間隙穿過,通過細導尿管提起子宮動靜脈,確保子宮血管完整。之后打開隧道前部,輸尿管下推,游離骶韌帶和輸尿管自主韌帶,直腸旁間隙分離,將子宮膀胱反折腹膜剪開,充分暴露子宮骶和主韌帶,鉗夾、切斷、縫扎,將子宮附著處的宮旁組織切除,充分暴露陰道上段后橫斷,雙側子宮動脈宮頸支縫扎,橫斷子宮頸,是宮頸創面稍成錐形,切除的淋巴組織進行快速冰凍病理檢查,確認宮頸、韌帶切緣、引導黏膜切緣不存在癌組織浸潤之后,使用可吸收線將子宮殘端連續鎖邊環形縫扎,頸管外口(新)容納宮頸擴張器(7號),將子宮殘端和陰道殘端吻合,閉合子宮前后腹膜,最后吻合子宮圓韌帶。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住院時間。
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手術均成功進行,切除組織的殘端大體檢查都為陰性,經石蠟切片和冰凍病理檢查都未發現切緣存留病灶,在腹腔內未發現有腫瘤轉移灶的存在。患者的術中出血量102~181 mL,平均為(142.62±18.96)mL;手術時間 134~ 186 min,平均 為(162.58±5.28)min;住 院 時 間 6~ 13 d,平 均 為(9.52±1.14)d,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尿潴留等并發癥。
改良腹式廣泛性宮頸切除術為最近幾年才新興起來的一種宮頸癌術式,可作為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宮頸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2]。盡管這種術式的效果很好,但操作比較復雜,需手術者足夠耐心和細致,并具有豐富的經驗[3]。此次研究選擇了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主體,結果為:患者手術均成功進行,術中出血量(142.62±18.96)mL,手術時間(162.58±5.28)min,住院時間(9.52±1.14)d,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尿潴留等并發癥。說明改良腹式廣泛性宮頸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可保留患者內分泌功能、生育功能,是可行的且安全的,但是需要注意患者手術的復發問題。有學者認為復發同患者病情存在一定關系,提出Ⅰb 1期往內的患者使用該術式為宜,其余患者可能存在或者潛在宮頸盤轉移灶。對于Ⅰb 2期以上的患者在術后應該進行全身靜脈化療[4]。
綜上所述,當早期宮頸癌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時,就可使用改良腹式廣泛性宮頸切除術,可行且安全性很高,值得推廣。
[1] 韋奇秀,許春葉.年輕早期宮頸癌患者行不同入路廣泛性宮頸切除術的預后情況及復發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15):13-17.
[2] 李曉霞,盛修貴.早期宮頸癌廣泛性宮頸切除術研究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9(8):638-640.
[3] 盧艷,姚德生,歐婷瑜,等.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6):666-671.
[4] 陳亦樂,李樂賽,唐真姿,等.年輕的早期子宮頸癌患者行不同方式的子宮頸廣泛性切除術后的安全性和生育情況及復發因素分析[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5):3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