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喜

摘要 進行了2016年度安徽省水稻新品種示范試驗。結果表明:參試品種當粳8號、鎮稻15、武運粳27綜合性狀較好,產量較高,均可在繁昌縣推廣種植。
關鍵詞 水稻;新品種示范;產量;安徽省;2016年度
中圖分類號 S511.0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025-01
為引導和優化品種布局,加快良種良法配套技術推廣,切實做到種子管理部門看禾推介品種、農民看禾選用品種、種業企業看禾營銷品種。2016年,按照省種子管理總站統一部署,在市種子管理站的精心組織下,結合繁昌縣種子管理工作實際,繁昌縣種子管理站承擔了安徽省水稻新品種示范工作[1-2]。10月18日,組織召開了全縣水稻新品種示范現場觀摩會。各鎮農辦負責人、縣鎮種子批發商、經營戶和種糧大戶近70人參加會議,縣農委分管領導、縣財政局有關負責同志也與會指導。示范期間,南陵縣種子管理站及種植大戶20余人也觀摩了繁昌縣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現將此次示范情況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示范地概況
示范地點安排在繁昌縣繁陽鎮茶山村,由繁昌縣瑞祥種植專業合作社具體承擔實施,示范田塊交通便利、排灌方便、肥力均勻、集中連片。
1.2 示范品種
2016年度繁昌縣中粳示范參試品種共計3個,分別是鎮稻15、武運粳27、當粳8號;種子由各經銷商供種。
1.3 示范設計
示范共設3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示范品種均為粳稻,每個品種安排2.22 hm2,示范面積共6.66 hm2。
1.4 示范實施
采用直播方式,大田用種量90 kg/hm2,播種時間6月10日。示范田塊屬圩區水稻土,肥力中等,前茬為小麥,大田施足底肥,施51%沃夫特三元素控釋復合肥450 kg/hm2;追肥分2次進行,第1次施分蘗肥(復合肥)225 kg/hm2,第2次追施尿素112.5 kg/hm2。水漿管理做到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及時控制無效分蘗,后期以濕潤灌溉為主[3-4]。根據繁昌縣2016年的病蟲情報,及時做好示范品種田間“三蟲兩病”的防治工作。示范品種共用藥2次,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飛虱、稻瘟病和紋枯病。第1次于7月26日用阿維菌素、愛苗和三環唑兌水細霧噴施;第2次于9月10日用吡蟲啉、稻瘟靈兌水細霧噴施[5-6]。
1.5 氣候特點及其對示范品種生長發育的影響
2016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繁昌縣遭遇歷史罕見洪澇災害,示范田塊前期有4~5 d淹水,7月下旬至8月下旬,水稻幼穗分化及始穗期遇到2次持續高溫,10月繁昌縣又遇連續陰雨天,各示范品種因感光性、感溫性差別,品種生育期、結實率、千粒重有較大影響。
2 示范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及農藝性狀
從表1可以看出,武運粳27生育期最短,為130 d,其次是鎮稻15最長,為134 d,當粳8號生育期最長,為136 d。當粳8號、鎮稻15、武運粳27的株高分別為96.3、102.1、90.4 cm。當粳8號、鎮稻15株型緊湊;武運粳27株型適中。當粳8號、鎮稻15、武運粳27整齊度均較好。所有參試品種分蘗力均中等,生長都較繁茂,落色均較好,無葉瘟,穗瘟病較輕,紋枯病輕,均未發現白葉枯及條紋葉枯病。
2.2 產量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品種平均產量在8 685~10 206 kg/hm2之間;其中當粳8號產量最高,為10 206 kg/hm2,居參試品種首位;鎮稻15、武運粳27產量分別為8 937、8 685 kg/hm2。
2.3 穗粒性狀
當粳8號、鎮稻15、武運粳27有效穗數分別為339.0萬、325.5萬、309.0萬穗/hm2;每穗總粒數分別為134、130、131粒;結實率分別為83.2%、81.2%、82.5%(表1)。
3 示范品種簡評
當粳8號: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耐肥抗倒,劍葉較挺,頂尖及穗粒無芒。平均株高96.3 cm,有效穗數339.0萬穗/hm2,穗總粒數136粒,千粒重27 g,全生育期136 d,產量10 206 kg/hm2。
鎮稻15:株型較緊湊,長勢較旺,穗型較大,分蘗力中等,葉色中綠,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較強;有效穗數325.5萬穗/hm2,穗總粒數130粒,株高102.1 cm,千粒重26 g,全生育期134 d,平均產量8 937 kg/hm2。
武運粳27:分蘗力較強,葉片挺直,葉色稍淡,松散適中,生長清秀,莖稈堅韌,耐肥抗倒;平均株高90.4 cm,有效穗數309.0萬穗/hm2,穗總粒數131粒,全生育期130 d,產量8 685 kg/hm2。
4 結論
參試品種當粳8號、鎮稻15、武運粳27均可在繁昌縣推廣種植,繁昌縣種子管理站已將當粳8號、鎮稻15列為繁昌縣2017年中粳主推品種。
5 參考文獻
[1] 顧敏艷,張鋒,朱松華.2015年張家港市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示范試驗評價[J].農業科技通訊,2016(10):77-79.
[2] 夏連全,吳正寶,周文良,等.2013年儀征市水稻新品種示范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4):69.
[3] 陸強,胡大明,蔣其根,等.2011年上海市水稻新品種(系)集成示范(青浦點)探討[J].上海農業科技,2012(6):36-37.
[4] 孫曉惠,李信文.陸良縣中樞鎮水稻新品種試驗示范[J].云南農業科技,2008(增刊2):88-91.
[5] 詹妙丹,鄧曉芳.水稻新品種示范及效果[J].福建稻麥科技,2014(1):82-83.
[6] 徐建良.2015年嘉興市秀洲區水稻新品種擴展鑒定和豐產示范總結[J].寧波農業科技,2016(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