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張健+王偉
摘 要:在當前低油價的形勢下,如何圍繞成本,確保目標利潤的實現,是勝利油田面臨的巨大任務,魯勝公司以“三線四區效益評價”為基礎,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低油價;采油開發;提質提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046
低油價形勢下,魯勝公司緊緊圍繞低成本開發戰略,以“三線四區效益評價、事前算贏”為基礎,根據噸油成本、油價的差異調整工作量和產量結構,開展分級分類效益管理,確保目標利潤的實現。
1 效益開發技術路線
(1)以“三線四區”模型為手段,全面透析不同油價下單井效益。根據“三線四區”經濟運行模型,按30、40和46.9美元對油井進行系統排序,根據油價變化及時調整工作對策。“三線四區”單井評價結果(30美元):根據“三線四區” 模型對產量效益分級,位于無效益區的井38口。“三線四區”單井評價結果(40美元):根據“三線四區” 模型對產量效益分級,位于無效益區的井23口。“三線四區”單井評價結果(46.9美元):根據“三線四區” 模型對產量效益分級,位于無效益區的井16口。
(2)梳理出不同油價下,有效開發的工作量及產量。油價30美元時,停井38口,影響年產油1.37萬噸,老井預計產油37.3萬噸,平均日油水平1018噸。油價40美元時,停井23口,影響年產油1.2萬噸,老井預計產油37.4萬噸,平均日油水平1022噸。油價46.9美元時,停井16口,影響年產油1.1萬噸,老井預計產油37.5萬噸,平均日油水平1025噸。
(3)研究提效對策,梳理出無效變有效,有效變高效工作量及產量。水驅油藏開發工作:油井轉注、補孔,完善注采井網;精細注采管理,強化注采調配;工藝技術優化配套,實現降本增效;加強長停井、高含水井治理。天然能量開發工作:優化工作制度,實現效益最大化;開展降粘吞吐,實現體質提效;高成本、高風險措施實施風險承包。
稠油熱采開發工作:強化維護管理,提高周期效益;優化熱采配套技術,挖潛增效;強化高含水井、套損井治理。降本增效工作方向:低產低液井優化間開周期;井筒撈油,挖掘生產潛力;關停無效益單元及單井。
(4)有效開發和提效開發工作量及產量安排,運行中,月度配產依據油價變化安排效益工作量及效益產量。
2 2016年提效開發工作
(1)水驅油藏加大注水管理,夯實穩產根基。2016年通過完善注采井網,精細注采調配,提升“三率”,確保油田的效益開發,在對9個水驅單元深入分析基礎上,針對各單元存在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治理對策。
(A)強化注采完善,提高“三率”。注采對應率:2016年計劃投轉注水井23口,日增注水710方,增加水驅儲量309萬噸;2016年計劃安排油井補孔歸位措施10口,預計措施費用501萬元。目前投產1口,初增油能力4.2噸,正作業1口;預計實施后注采對應率由96.3%提高至97.1%。
分注率:2016年對計劃轉注的23口井全部實施分注,籠統改分注2口,細分1口。注采對應率由76.2%提高至81%,提高4.8%。
層段合格率:2016年計劃水井措施7口,日增注水235方,目前完成1口酸化(王55-斜11),日增注水20方。預計層段合格率由95%提高到95.9%。
(B)加強注采調配,減緩遞減。2016年計劃安排注采調整方案4個,目前4個單元調配方案已完成,預計實施水井調配工作量20口。1-2月共在3單元完成18井次調配,注水量下降25方。
(C)優化井筒技術配套,實現降本增效。 圍繞“分因素控躺井、培養長壽井”活動,自2013年起開展油井偏磨、腐蝕、結垢治理工作,明確了以內襯管為主的一井一策綜合治理措施。
三個轉變:治理方法上提前介入,由“事后治理”向“提前預防”轉變;治理工藝上精細論證,由“局部配套”向“長效投入”轉變;治理對象上統籌兼顧,由“單一治理”向“集成配套”轉變。
(D)加大長停井治理工作,降低投入風險 。
(2)天然能量開發精細管理,實現挖潛創。
(A)對地層能量充足的井提液。勝二三區4個區塊普遍具有邊底水,水油體積比均大于20倍,地層能量充足,壓降小。基本思路:根據流入量-動液面關系曲線求出其合理最高動液面點;根據此動液面值,帶回到流入方程中可得出其合理生產壓差。
(B)降粘劑吞吐提效。降粘體系與原油接觸后,通過擴散與滲透作用,使油水由“兩相流”變成“單相流”,在提高洗油效率的同時,擴大了波及體積,提高了驅替效果。長停井、微生物采油井實施風險承包,降低投入風險。
(3)稠油熱采優化轉周管理,實現提質提效。
(A)加強維護延長吞吐周期,提高周期效益。加強后期維護管理,通過定期熱洗、套管滴定降粘等措施延長吞吐周期,減少躺井率,增加周期效益;對所有轉周措施井事前算盈,優化轉周工藝,降低轉周成本,確保高效轉周井優先轉周,并推廣雙爐注汽、聯動注汽及氮氣泡沫調剖等成熟工藝技術,提高轉周效益。
(B)優化轉周工藝,降低成本,提高效轉周效益。優化注汽預處理工藝,實現節支保效;雙爐注汽提高溫度、速度;調整注汽管柱及氮氣泡沫調剖工藝,改善吸汽剖面;聯動注汽有效提高注汽質量。
(C)高含水井、套損井治理。根據“三線四區”模型對措施井系統評價,制定不同油價下措施方案。30美元內可轉周48井次,40美元內可轉周57井次,46.9美元可轉周60井次。
(4)低效井無效井節能降耗,實現降本增效。
(A)低產低液井優化間開周期。2015年以來共實施間開井58口,日節約電費2556元,年節電費93.3萬元。目前計劃對16口油井實施間開,預計節約電費 56.5萬元。
(B)停產的井采用井筒撈油方法,挖掘生產潛力。2016年在魯升管理區初步選取25口井進行撈油作業。按照目前生產數據計劃撈油5000方液量,平均含水按40%計算,撈獲原油3000噸。預計產生效益53.9萬元,并且撈油越多,產生效益越大。
(C)根據油價變化,對無效益區的井實施關停。利用“三線四區”經濟運行模型,按30、40和46.9美元對油井進行系統評價,根據油價變化及時調整關停井策略。
3 提效工作實施效果預測
穩產類指標:實施后,預計注采對應率提高0.8%,分注率提高4.8%,層段合格率提高0.9%。
工程類指標:實施后,預計工況合格率提高1.7%,維護頻次下降0.01,措施有效率提高1.5%。
經濟類指標:實現內部利潤比預算進度減虧841萬元,噸油完全成本比預算節約79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