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彭曉飛++王世琦++張華麗++徐德平
摘要 介紹了2016年泌陽縣松褐天牛誘捕的具體操作方法和監測管理制度,以期為該蟲害的誘捕監測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松褐天牛;誘捕;監測;河南泌陽;2016年
中圖分類號 S7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113-02
為掌握松褐天牛在泌陽縣的分布情況,總結其發生發展規律,為進一步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提供數據支持,結合泌陽縣實際,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1 具體操作方法
1.1 確定監測區、測報員及誘捕器懸掛點
為了使監測區布設既有充分的代表性,又便于管理和調查,真正發揮出誘捕器的監測和誘殺作用,林業局主要領導與森防站負責人親自深入林區考察論證,經多方聽取意見和認真篩選,最終確定如下內容。一號監測區設定在國有板橋林場唐莊林區小坪崗林點,監測林分為二十五年生火炬松人工純林。這里松樹較成片集中,面積有40 hm2左右;林點居住的專職護林員有一定的林業知識,稍加培訓可完全勝任監測工作需要。二號監測區設定在國有馬道林場轉山林區巖生植物園,這里松樹分布廣,既緊鄰火炬松采種基地,又靠近銅山湖風景區,人為活動頻繁,監測必要性高,且有現成的林區工作人員可從事專職監測任務。三號監測區設定在賈樓鄉馬灣水保站,這里四周分布有利用世行貸款營造的大面積火炬松項目林,駐南公路穿越而過,交通便利,而依山而建的馬灣水保站墻外即為茂密的松樹林,可聘用站里職工兼職進行天牛監測工作。四號監測區設定在盤古鄉磨山村關棚北坡,這里同樣有大面積的火炬松項目林,安排的測報人員是林業局已聘任多年的專職護林員,工作踏實,責任心強,可委以監測任務。誘捕器懸掛點要保持相對穩定,不得隨意更換,以獲得可靠、穩定的數據[1]。
1.2 掛設誘捕器
每監測區隨機并相對集中懸掛松褐天牛誘捕器5個,2個誘捕器間的距離為100 m左右,每個誘捕器約監測0.5 hm2。為充分發揮引誘劑的作用,可定期移動誘捕器(如20~30 d移動1次)。
掛設誘捕器時,用塑料繩將誘捕器捆綁于樹干或懸掛在樹枝上,高度以集蟲罐基部相當于樹木胸高(1.5 m左右)為宜。把誘捕器引誘劑添加到釋放器中,若使用具有防逃逸裝置的集蟲器可直接誘捕活蟲;若使用水淹式集蟲罐應加200 mL清水到集蟲罐中,即可誘殺松褐天牛成蟲[2]。
1.3 確定使用時間
從松褐天牛成蟲羽化始現期至當年松褐天牛成蟲活動末期使用。一般應根據當地松褐天牛的年生活史和當年的物候,確定使用誘捕器引誘劑的時間。松褐天牛在泌陽縣1年發生1代。4月下旬開始化蛹,蛹期20 d左右,5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成蟲晝夜均能活動,具弱趨光性。6—7月為產卵盛期,11月上旬進入越冬期。泌陽縣各監測點必須于4月30日前按要求將誘捕器懸掛到位。
1.4 引誘劑添加方法
根據省、市安排,全縣松褐天牛誘捕器計劃全部采用FJ-MA13組合式高效松褐天牛引誘劑,同時配置橡膠誘芯。引誘劑使用前,應充分搖勻。首次使用時,在誘捕器的釋放器中加入300 mL引誘劑,以后定期添加至300 mL(在松褐天牛成蟲羽化高峰期,根據不同型號引誘劑的揮發速度,每10~15 d添藥1次,平常每月添藥1~2次);若釋放器使用時間較長,必要時清除釋放器中的殘留溶液。林間引誘劑的使用量可根據氣溫和濕度進行適當調節,當氣溫較高或空氣濕度較小時,可適當調小釋放器的揮發面積。如果不使用專用的釋放器,可打開瓶裝引誘劑瓶蓋,直接將整瓶引誘劑置于誘捕器中引誘松褐天牛成蟲。
1.5 誘捕器的維護
結合查蟲和添加引誘劑,定期巡查誘捕器,清洗集蟲罐,補充水淹式集蟲罐中的清水。風雨過后,也要及時檢查誘捕器或其構件是否松動、脫落或破損,以及殘留在集蟲漏斗上的雜物,確保誘捕器處于良好的誘蟲狀態。
1.6 誘捕器引誘劑的監測效果評價
每7 d左右檢查1次,檢查每個誘捕器誘捕到的松褐天牛雌、雄成蟲的數量,以誘蟲量為指標,比較和評價引誘劑的使用效果[3]。
以時間為橫坐標,每次誘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蟲數量為縱坐標,根據1個世代或1年的記錄結果,得出松褐天牛成蟲數量變化曲線,可了解松褐天牛成蟲的活動規律。在每代成蟲期后分析羽化高峰,結合其他監測方法做出發生期預測。
將誘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蟲剪碎,用貝爾曼漏斗法進行線蟲分離,進而鏡檢是否存在松材線蟲。
2 制定誘捕監測管理制度,規范表格填報行為
為了使松褐天牛誘捕監測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泌陽縣森防站制定了“松褐天牛誘捕監測管理規定”,明確了相關管理要求。
其主要內容:一是各監測點測報人員在4—9月每月的9日、19日、29日對本監測點各個誘捕器誘集的天牛數量分別進行觀察記錄,并將各個誘捕器誘集到的天牛成蟲分雌、雄進行分類統計,在將觀察記錄結果及時電話上報縣森防站的同時,測報人員要將原始調查表格整理、歸檔。二是各監測點要于每年4月1日及時懸掛誘捕器,要求懸掛固定結實,距地面1.5~1.7 m。在懸掛誘捕器前,一定要將誘捕器清洗干凈,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每年的10月上旬要將各個誘捕器取下,由監測人員妥善保管,丟失或損壞要給予相應賠償。三是各監測點要及時添加引誘劑并做好誘捕器的日常維護,確保誘捕器始終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四是各監測點要按省站制定的《松褐天牛誘捕監測實施方案》,認真填寫相關調查記錄及匯總表格,要求字體工整、填寫完整清楚、不漏填或不填。每次調查登記后,要將上次集蟲罐中誘到的各種蟲體清空,將松褐天牛成蟲存放入裝有酒精的存貯瓶中,每個月3次誘集的蟲體裝入一個瓶中并做好標記,妥善保存。五是各監測人員要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地進行觀察記錄,確保填報數據真實可靠。若發現弄虛作假,取消測報員資格,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
3 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測報水平
為了使各個監測點測報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監測調查方法,森防站于4月8日組織有關人員開展了集中技術培訓。培訓內容既有《河南省2013年度松褐天牛誘捕監測實施方案》,“誘捕器的安裝與使用”“引誘劑的添加與使用”,也有松褐天牛、松材線蟲基礎知識介紹[5-6]。通過培訓學習,學員們對松褐天牛的形態特征、危害特點及生物學特性,以及松材線蟲的危害癥狀和發生規律有了深刻系統的了解,這為今后監測防控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4 誘捕監測數據的上報
每年野外誘捕監測結束后,縣森防站應及時結合各監測點上報數據,制成表格、松褐天牛成蟲數量變化曲線圖以及分析其動態報告,及時將數據逐級上報省轄市站、省森防站,并做好整理歸檔工作。
5 參考文獻
[1] 張彥龍.無公害技術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線蟲病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2.
[2] 陳元兵,劉軍和,崔曉琦,等.誘液與誘芯組合式松褐天牛引誘劑林間效果試驗[J].林業科技通訊,2016(5):45-48.
[3] 蔡華,鐘阿勇,唐艷龍,等.松褐天牛成蟲種群動態監測試驗[J].生物災害科學,2016(2):105-108.
[4] 徐浩峰,宣紅燕,艾萍萍,等.2種誘捕器引誘松褐天牛試驗效果分析[J].林業科技通訊,2015(5):40-42.
[5] 周健生,蔣麗雅,朋金和,等.應用松褐天牛引誘劑進行林間監測技術的研究[J].森林病蟲通訊,1997(3):3-5.
[6] 巫成藺,胡波,李明松.古藺縣松褐天牛監測實驗初探[J].四川林勘設計,2013(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