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赟+尹相波+郝曉明+林紅



摘 要:主要闡述緬甸米軌機車車體的結構特點和各主要部件的結構設計,并對車體的靜強度進行了分析計算、試驗,驗證了設計車體鋼結構的強度水平。
關鍵詞: 米軌機車;車體;結構;強度;有限元;試驗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216
1 引言
緬甸機車是適用于米軌的機車車輛,可用于客、貨干線運輸,最高運用速度100km/h,線路狀態較差且運行環境濕熱。綜合考慮以上條件,通過合理選用材料,分析車輛載荷,規劃整體結構,設計滿足客戶使用要求的車體鋼結構。
2 車體鋼結構簡介
2.1 車體鋼結構特點
車體為底架中梁承載,內走廊式鋼結構;車體上部各室鋼結構與底架鋼結構通過螺栓進行連接。車體設計壽命為30年;底架前端板與后端板處設有緊急救援座,兩端端部設砂箱。采用符合美國“AAR”標準的H型車鉤緩沖裝置(10A輪廓),并單獨提供過渡車鉤,可以實現與MCA-PH車鉤連掛,進行救援或調車。
2.2 主要技術參數
車體主要技術參數見表1。
2.3 材料選用
厚度≤ 6mm 的鋼板、壓型梁柱采用符合GB/T4171-2008的Q355GNH高強度耐候鋼;厚度>6mm的板材、型鋼使用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Q345)符合GB/T1591-2008;所采用不銹鋼材料牌號為06Cr19Ni10,符合GB/T3280-2007。
3 車體結構設計
3.1 總體
緬甸機車車體為底架中梁承載、內走廊式結構。其結構見圖1。
車體主要由底架鋼結構和上體鋼結構組成。上體鋼結構依次為Ⅰ端司機室鋼結構、電氣室鋼結構、動力室鋼結構、輔助室鋼結構、Ⅱ端司機室鋼結構,各室均為活動式獨立模塊,便于檢修維護。
底架每側設兩組架抬車位,成對稱分布,便于車體抬升;底架兩端端部各設置兩個吊車座;底架兩側,在邊梁對稱設計四個吊車孔,具備整體起吊功能。車體兩端設排障器,排障器采用鋼板拼焊,與前后端板使用螺栓連接。
3.2 底架鋼結構
底架采用中梁承載結構,是車體主要承載部分。主要由中梁組成、前后端部、邊梁組成、橫梁、旁承梁、鐵地板及吊座組成。中梁組成是車體的承載部位,采用鋼板拼焊成箱型結構,兩中梁之間使用鋼板連接,提高強度和剛度。如圖2所示。前后端部采用鋼板拼焊,并設計由車鉤箱,以安裝車鉤;車鉤箱區域設計雙層腹板,在車鉤箱向枕梁過渡區,采用大圓弧的“刀把型”結構,以改善集中受力部位的應力特性。邊梁采用通長槽鋼,在受力較大部位增焊立板,形成閉合回行梁,提高強度。底架組成后,邊梁預制上撓值在10-12mm范圍內。
旁承梁采用變截面口型梁結構,位于中梁兩側,連接中梁與邊梁,并未提供安裝接口,便于轉向架與車體結構裝配。適當設計補強板,使結構能滿足各種載荷要求。
3.3 上體鋼結構
上體各室鋼結構均由蒙皮和骨架組焊形成,與底架使用螺栓連接。
電氣室、動力室、輔助室鋼結構頂部設置活蓋,便于車內設備的吊裝。活蓋與車頂使用螺栓連接,并采取必要的防水、密封措施。
3.4 車鉤緩沖裝置
采用AAR H型車鉤,車鉤緩沖裝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AAR H型車鉤、車鉤托板、緩沖器組成、前從板座、后從板座等。
主要技術參數
車鉤的靜拉破壞強度 2660kN
行程 55mm
緩沖裝置阻抗力 1200 kN
連掛間隙 2.8±1mm
車鉤水平轉角 20?
車鉤垂向轉角 6 ?
4 車體強度計算
緬甸機車車體鋼結構采用底架承載,上體之間、上體與底架之間采用螺栓連接。
4.1 有限元模型
采用Catia軟件建立車體3D模型,并采用大型通用分析及處理軟件Hypermesh及Ansys進行有限元分析。車體有限元模型主要采用4節點SHELL殼單元,附加結構的質量及分布位置采用質量單元MASS單元等效,并通過RBE3單元或RIGID單元及其相鄰的有限元結構連接。在底架等處較厚的結構也相應的采用六面實體單元模擬。該結構的有限元模型單元總數為370260,節點總數為348710。車體有限元模型見圖3。
4.2 強度評價標準
所有計算工況中,車體最大Von Mises應力均不得大于車體部件所用材料的屈服強度。
4.3 計算工況
根據車輛運行要求,計算工況供6個:垂向載荷工況,縱向壓縮工況,縱向拉伸工況,整體起吊工況,救援工況,雙機牽引工況。
通過計算,得出各工況應力云圖。其中,最大應力值為297.5MPa,發生于縱向壓縮載荷工況下中心銷座筋板處,該工況應力云圖見圖4。
垂直載荷工況下底架邊梁垂向位移為9.41mm。
計算結果表明,車體最大應力均不超過對應材料的屈服強度,底架邊梁垂向位移小于邊梁預制撓度,滿足靜強度及剛度要求。
5 車體靜強度試驗
為進一步驗證車體強度,對首輛車體鋼結構進行靜強度試驗。
(1)測點布置。檢測點布置依據為靜強度計算結果 ,中梁組成檢測點的布置見圖5。(2)試驗工況。試驗項目為垂向均布加載試驗、垂向集中加載試驗、縱向壓縮加載試驗、縱向拉伸加載試驗、扭轉試驗、頂車試驗,共6項,分別進行3次。 (3)結果分析。通過試驗結果對比分析,車體的強度、剛度與計算結果基本一致,滿足設計要求。
6 結論
緬甸機車是依據緬方要求設計的米軌機車。車體的設計從選材到結構都充分考慮了當地的環境、線路特點,并對局部的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設計過程中采用仿真分析計算與首車試驗相結合的方法,保證車體具備良好的強度、剛度,滿足客戶需求。目前,該車已全部交付客戶并已累計運行97萬公里。
參考文獻:
[1]大連交通大學.出口緬甸機車底架車體靜強度、剛度計算報告[R].2015.
[2]TB/T1335-1996 鐵道車輛強度設計及試驗鑒定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1996.
[3]嚴雋耄,傅茂海.車輛工程(第三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4]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緬甸機車車體靜強度試驗報告[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