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
煤炭:2016供應趨緊成新常態 2017政策收緊 價格或小幅回落
■李廷
2016年,國內動力煤、煉焦煤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上漲。動力煤方面,12月16日,大同南郊5500大卡(硫分0.8%)坑口含稅價、鄂爾多斯伊旗5500大卡(硫分0.5%)坑口含稅價以及秦皇島港5500大卡(硫分0.6%)離岸平倉價分別為465元/噸、385元/噸和646元/噸,各煤種較年初每噸分別上漲275元、260元和276元,漲幅分別為145%、208%和75%。煉焦煤方面,12月16日,柳林4#焦精煤(灰分9%、揮發分21%、硫分0.6%、G值90%)、靈石肥精煤(灰分10%、揮發分33%、硫分0.6%、G值90%)以及長治瘦精煤(灰分11%、揮發分16%、硫分0.3%、G值40%)車板價分別為1630元/噸、1360元/噸和1002元/噸,與年初相比,各煤種每噸分別上漲1080元、820元和567元,漲幅分別為196%、152%和130%。
分時段來看,4月份之前,各煤種價格基本保持平穩;4—7月份,普遍溫和小幅上漲;8月份開始,上漲速度明顯加快;進入11月份之后,動力煤價格觸頂回落,煉焦煤價格也逐步停止上漲步伐。

2016年國內部分地區、部分代表性煤種價格走勢
第一,在強力推行減量化生產作用下,國內原煤產量大幅壓縮,導致煤炭供求出現持續偏緊,此乃推動煤價上漲的根本原因。
2016年2月初,國務院下發7號文提出,“要引導企業實行減量化生產,從2016年開始,按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個工作日重新確定煤礦產能,原則上法定節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產?!?月份開始,各地陸續開始要求煤礦執行276個工作日政策,按照重新核定后的生產能力安排生產。因為276政策的實施,煤礦違法違規生產以及超能力生產得到進一步遏制,2016年原煤產量同比出現較大幅度壓縮。2016年1—11月份,全國累計完成原煤產量30.53億噸,同比減少3.4億噸,下降10%。從月度原煤產量變化來看,1—2月、3月同比分別僅下降6.4%和4.5%;由于4月份各省區陸續開始執行276個工作日政策,4月份降幅驟然擴大至11%,4—10月原煤產量同比降幅始終在11%以上;11月276個工作日徹底放開,原煤產量明顯回升,同比降幅快速縮小至5.1%。原煤產量持續同比大幅下降,導致煤炭供應出現持續供不應求,在庫存消化到一定程度之后,煤價最終出現瘋狂上漲。
第二,在國內原煤產量大幅壓縮的同時,中短期國際市場供應難以大幅增加,不能彌補國內缺口,同時,因為進口煤采購需求增加,推動了國際煤價大幅上漲,最終國內外煤價相互影響,雙雙大幅上漲。
一方面,在國際煤價經歷了多年持續下跌之后,2015年開始,傳統煤炭出口國部分礦井陸續關閉或停產,國際市場供應整體下降,與此同時,部分煤炭出口國早先計劃的新建煤礦項目,因為煤價持續下跌,大多也被迫推遲建設,中短期國際市場新增煤炭供應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在2014年、2015年中國煤炭進口減少的同時,印度煤炭進口量卻持續增加,中國減少的采購量相當部分轉移出口到了印度市場,在中國希望重新增加煤炭進口時,國際市場可供增加采購的資源非常有限,中國想要增加煤炭進口需要與其他進口國競爭。這種情況在煉焦煤市場體現的更加明顯。12月1日,中國北方港口進口澳大利亞峰景礦硬焦煤到岸價報307.5美元/噸,與年初相比,每噸上漲225.25美元,漲幅高達273.9%,遠超國內市場煉焦煤價格漲幅。
第三,經歷了兩年下跌之后,國內煤炭需求再度出現回升,特別是下半年回升態勢異常明顯,在國內原煤產量大幅下降的同時,需求回升使煤炭供應顯得愈加偏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份,火電、生鐵和水泥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增速分別為2.2%、0.4%和2.7%。其中,11月份同比增速分別高達5.3%、5.3%和3.7%。在原煤產量同比持續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國內煤炭供需失衡態勢進一步加劇,這也是為什么盡管9、10月份相關部門多次放松276個工作日政策執行力度,但煤價仍然大幅上漲的根本原因。
第四,鐵路車皮緊張,公路運輸成本上漲對煤價上漲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近兩年,一方面隨著新建鐵路陸續投入運營,既有鐵路線路不斷擴能,鐵路運輸能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煤炭需求由增轉降導致鐵路煤炭運輸需求出現下滑,之前曾經長期存在的鐵路煤炭運輸瓶頸已經不復存在。但是,正由于2014年以來鐵路煤炭運輸需求下滑,近兩年鐵路敞車報廢量也在快速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國家鐵路敞車擁有量達到47.55萬輛,創下歷史新高;2014年同比減少2.38萬輛或下降5%至45.17萬輛;有消息稱,2015年進一步減少5萬輛左右,下降超過10%,2013年以來累計下降超過15%。當2016年下半年煤炭需求回升帶動鐵路運輸需求回升時,鐵路車皮緊張態勢快速顯現,“鐵路運輸瓶頸”重現。在煤炭供求本已較為緊張的情況下,鐵路車皮緊張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緊張氣氛,助推了煤價上漲。另外,2016年9月21日,新修訂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正式執行,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專項整治行動隨即也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根據新規,六軸車車貨總重限制從過去的55噸下調到49噸,長途汽運煤噸煤運輸成本將提高12%。在煤炭市場較熱的情況下,絕大部分車主將增加的運輸成本直接轉嫁至運價,導致煤炭運價明顯提升,進一步推漲煤價。
第五,期貨市場的推波助瀾。
期貨價格是以現貨為基礎的,與現貨不同的是,期貨價格還會最大程度上反應市場預期,而且期貨市場情緒反過來會影響現貨市場氛圍。在去產能、控產量導致市場預期煤炭供應會出現偏緊的情況下,2016年春節之后的近一年時間里,煤、焦期貨價格普遍出現了巨幅上漲。期貨價格的上漲提振了現貨市場,帶動現貨價格上漲,現貨價格上漲又反過來強化了期貨上漲預期,最終使期貨現貨相互推動,不斷上漲。
進入11月之后,動力煤價格觸頂回落,煉焦煤價格也逐步停止上漲步伐,主要是因為相關部門不斷放松276個工作日政策執行力度,直至最終徹底放開276政策。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監局聯合下發《關于適度增加部分先進產能投放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穩定供應的通知》。據測算,《通知》允許的可以將生產工作日由276天調回至330天的煤礦總產能約20.5億噸/年,可增加產能3.28億噸/年,月均增加2730萬噸。
由于煤炭產能釋放較慢,再加上煉焦煤產能釋放較少,即便產能如其釋放,煉焦煤市場仍然是供不應求。因此,9· 29通知下發之后,煤價整體上漲步伐并未馬上停止。
11月初,相關部門再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煤炭實際供需情況,進一步釋放煤炭產能;11月16日,相關部門明確表示,所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合法合規煤礦,在采暖季結束前都可按330個工作日組織生產。至此,執行了七個半月的276個工作日政策徹底放開。
與完全執行276時相比,煤炭產能總共增加約5.7億噸,月均增加動力煤產能3980萬噸,增加煉焦精煤供應能力750萬噸。產能完全釋放之后,之前存在的煤炭供需缺口基本可以得到彌補,持續存在的看漲預期逐步轉變,煤價逐步止漲趨穩。
預測:通過前面分析,如果部分煤礦執行276個工作日政策,2017年中國煤炭供求可能會呈基本平衡略顯寬松態勢,之前偏緊的市場預期也將發生轉變。
考慮到2016年年底中國煤價整體處于高位,供需形勢的改善和市場預期的轉變將導致2017年煤價較2016年底小幅回落。因為煉焦煤資源相對動力煤較為緊缺,相對于動力煤價格來說,2017年煉焦煤價格會相對較強,預計回落幅度會低于動力煤。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2.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到2020年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
《規劃》提出,從三個方面抓落實:一是繼續推進非化石能源規?;l展。二是擴大天然氣消費市場。三是做好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要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先進產能,優化煤炭生產結構,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煤炭洗選加工和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推進煤制油氣、煤制烯烴升級示范,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煤炭清潔開發利用道路。同時,加快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推廣使用生物質燃料等清潔油品,提高石油消費清潔化水平。
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規劃》更加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出要完善現代能源市場,推動電網、油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公平開放接入,有序放開油氣勘探開發等競爭性業務,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