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琴
摘 要:學生的課堂心理環境是教師課堂教學中應予以充分關注的問題,教師能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關鍵還要看教師在課堂上能不能把控課堂教學氛圍、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這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教師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的教學語言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中的心理環境好壞對學生的學習更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 課堂心理環境 創造潛能
作為一名通用技術課教師,為什么要優化課堂的心理環境呢?說到底,就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把創造性潛能激發出來。通過幾年的通用技術教學,筆者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嘗試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采用分層次教學法,并用心理學來優化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環境,盡可能充分、積極主動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學生接觸了這種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的思維,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會主動地應用開拓性的思維方式,多角度地考慮問題,主動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
一、教師的個人魅力是優化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
要讓學生喜歡聽你的課,首先就要讓學生喜歡你這個教師。學生喜歡你這個教師,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人格魅力。學生作為未成年人,他們的大多數行為都是模仿自己熟悉的人,課堂上更是把自己的學習情緒、學習狀態融入教師的教學中。因此,我們要優化課堂心理環境,首先要提升教師個人行為、道德水準和人格魅力,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環境。作為一名通用技術教師,應該樹立自己的人格魅力,每時每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具備好的思想品德、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文化知識和幽默的教學語言。只有學生愿意聽你的課,才談得上是教學,否則就是課本的加工廠。俗話講得好:“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一言一行對教學來講是相當重要的,學生學習狀態和思想狀態受教師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學生不僅是在校學習成長階段,在生活上,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影響依然在繼續。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身上的任務不僅僅是簡單教書,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二、教師與學生的親密關系是優化課堂心理環境的基礎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僅僅是教與學的關系,還應該有情感的交流。教學課堂心理環境的好壞,與教師和學生的情感關系密不可分,這種關系是師生逐步建立起來的,是我們優化課堂心理環境的基礎。教師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其目的還是為了滿足學生學習感情的需要,滿足學生自身成長和尊重的需要。為了讓所有學生比較感性地參與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采取因人而異的教學,對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不同的問題,用不同的語言方式來鼓勵學生,從而開發學生的學習與創造欲望。正是因為這層關系,學生大多數都愿意用行動來回報教師,或者感激教師把他們看作“真正的人”而不是“物”,從而更努力地學習。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常常能在教師與學生中產生共鳴:學生聽得懂,更有學習積極性,也愿意去學習,去動腦筋思考;并且學生懂得珍惜與教師進一步親密接觸的機會,會更加珍惜課堂上的獨立,用以表達自己的創造性觀點,而不是畏懼其他人的評判。
教師與學生情感的建立,還在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積極評價。對學生正確的言行,教師要給予肯定、積極的評價,不同學習層次、不同性格的人,要用不同的表揚語言。對于學生錯誤的言行給予寬容、啟發、糾正等有效的引導,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特別要注意用詞用語,要婉轉批評、大力表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承認人與人的差異,要尊重學生自尊,要從一些小事看到學生的價值,欣賞學生的正確行為。
學習是一個艱辛、漫長的過程。需要動手動腦的通用技術,特別是碰到要考察學生的產品設計能力時,學生也許會氣餒、灰心。這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從生活的小細節開始產品的設計,并通過集體對學生作品的評價與分析,指出作品的不足,為學生提供一些設計參考。學生通過這樣一種集體活動,會大大提高對技術技能的創造興趣,并在這樣的技術設計實踐中,看到自身的創造能力。有些學生的技術作品,暫時達不到教師的預期,但我們不能因此就馬上否定他的實踐和探索過程,要讓學生在這一技術實踐活動中,找出一些技能、方法、經驗,以及對下一步技術創造的構想。因此,發展性、鼓勵性的評價,在通用技術課程學習中對學生顯得尤為重要。
三、目標設計是優化課堂心理環境的核心和靈魂
目標管理通過目標的設置來激發人的動機,指導人的行為,使個人的需要與組織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從而調動人的積極性。教學目標如果定得太高,學生達不到要求,容易氣餒;教學目標如果定得太低,學生就沒有了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師的確要動點腦子,把大的目標、難的目標分解成幾個小目標,這樣學生就不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通過這幾年通用技術教學實踐證明:要讓教學生動有效,必須先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我們要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可行性和實效性。
四、課堂活動優化設計是優化課堂心理環境的手段
教學目標制定出來了,教學還必須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更沒有一個思維相同的人。因此,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應該適應這些差異,采取多層次的教學,鼓勵學生冒尖,也允許存在“落后”;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的差異,將分層次教學和個別輔導相結合,采取多種方式方法啟發引導學生主動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并鞏固所學知識。一名優秀的教師,要讓學生有持續性學習的欲望,并能讓學生有堅強的毅力,把學習堅持到底。
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筆者常常鼓勵學生全程參與教師的課堂教學。例如,在 “發現與明確問題”的教學中,筆者先說出自己家里臺燈有不滿意的地方,并對學生說:“不知道在這個臺燈上弄個什么東西,可以讓我坐著、躺著看書都很舒服?”這引起學生對我家臺燈設計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考慮社會上對臺燈的需求,并愿意主動去調查,通過調查發現的問題再主動解決。筆者要求學生列出每一種具體問題情況、每一種設計方案、每一種設計方案存在的缺陷、每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考慮得越周到越好。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手段,讓學生自己在以后的學習與工作生活中,能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往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已經過時了。
又比如,筆者引導學生制作模型時,請學生分組互相對模型設計制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個人需求、構思方案、制作經驗、分析設計成本與可行性、綜合比較等六個環節進行了評價。在這一過程中,筆者也參與進去,并有意無意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多角度設計。在這個教學環境中,通過模型設計制作的學習過程,學生潛移默化會產生多種多樣的設計、多種多樣的思維,也會習慣性提出許多有創意的設計方案,并會制作各種不同風格的模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與學氛圍都很濃烈,教師愿意教,學生愿意學。
通用技術的學習涉及面非常廣,涵蓋了物理、化學、美術、信息技術、工藝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作為一名通用技術教師,必須掌握很多基礎學科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理念,教會學生,也教會自己,教學相長。
通用技術這門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和創新精神,也就是要讓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學習,追求終生價值的信念。
作為通用技術教師,我們應該用各種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跟上教學活動的步伐。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