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梅
[關鍵詞]成就報道;貼近百姓
成就報道是新聞報道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一個市級以上媒體來說,報道成就意義非同一般。它好比是新聞報道中的“家常菜”。通常做成就報道時,容易遇到以下幾個問題:“新聞不新”、“形式老套”、“語言呆板”、“挖掘不深”。寫成就報道,記者大都習慣用總結式的套路,把用過的材料重新組合一下,就像我們做菜回一遍鍋,這本來就是對新聞報道不負責任,觀眾當然不買賬,試想有誰愛吃剩菜呢?那么,怎樣才能讓觀眾把這道“家常菜”吃出營養,而且常吃不膩呢?那就要做到常報常新。如果,報道能夠注重“快”、“近”、“實”、“活”、“深”,在這幾個字上下功夫,成就報道就能再上一個階梯。
快,是新聞報道的特點,成就報道當然也不例外,那就要從講求實效,跟蹤熱點上著眼。媒體應該牢牢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把當前社會的熱點、焦點話題引入到成就報道中,使成就報道能夠緊扣受眾心弦。在成就報道中,要力求克服以往簡單羅列歷史的報道模式,大量選裁緊扣時代主題的新聞事實,大量報道能夠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共鳴的新聞事實。
新聞報道內容及時報道,不是只做到快就行了,還應該與新的報道形式相匹配,如果報道形式總是老樣子,“換湯不換藥”,受眾當然不會有新鮮感,就算有新鮮事也會清湯寡水、索然無味。通常采寫成就報道,多采用階段性的報道手法,只針對某一時期的成就進行報道。而實際上,如果沒有過去的統計數字,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就沒有了參照,對此我們可以采用對比法,以聯系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今天的成就,既全面地反映了成就的歷史積淀,又更加凸現了成就的輝煌。
近,就是要離百姓近,以平民的視角,從群眾利益出發,把成就報道做成百姓愿意看的片子。增強貼近性,運用“平民化”視角,讓平民百姓感覺到這些成就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某項成就與大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但是報道有意無意地將這項成就抬高,不從與大眾切身利益相關聯的角度做文章,讓受眾覺得這樣的報道是在給領導歌功頌德,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不必諱言,有很多成就報道,就是存在著歌功頌德、華而不實的現象,這是做成就報道的大忌。因而,在做成就報道時,堅持受眾意識,從平民視角去發現和挖掘成就中的新聞點,從報道內容、報道形式上充分體現成就的貼近性十分必要。其實,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一定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記住它。也就是說我們要敢于就成就報道中大量出現凡人瑣事,報道得越真切,離受眾生活越近,效果就越好。這些凡人瑣事就像“鄰家妹子要出嫁”一樣,它可以吸引更多平民百姓去關注,去品評,這樣我們的成就報道就達到了目的。
實,就是要實事求是,遵循新聞規律。
所謂實事求是,就是“三個銅錢擺兩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說過頭話,不夸大其詞,不隨意拔高,當然也不要完全依賴材料來報道,要多采訪,多調查,多核實,多思考,搞清來龍去脈。另外,策劃、組織成就性報道時,切入點也要找“實”。抓好切入點十分重要,對一個成就的報道,選擇好由頭,相當于給自己的故事開了個好頭,可以張嘴就吸引觀眾,這可以理解為“大背景小切口”,這樣更容易做實。“大背景”是指要與大慶典、大活動、大會議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大的部署相配合;“小切口”則是指從小的側面或一個與大背景相關聯的小小的事件去講述,把這個大背景下的成就所惠及的小人物的故事,在報道的開頭講出來,講出這個小人物的生活變化與成就報道的直接關聯。以及這個成就給這個小人物的生活所帶來的新變化,這樣一來,報道就有貼近性了。
曾經某報有這樣一則報道:“人類二十年后可以到月球定居。”據說這是我國,某專家的談話。我們國家的某些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一定的國際水平。但是,二十年后到月球定居,似乎很不實際。美、俄宇航員上月球只是“造訪”,連“暫住”也談不上,怎么敢論“定居”!人生存的基本條件(如空氣、水)都未具備,定居房、安居房也尚未“打造”怎么“定居”?由此可見,記者在下筆寫稿的時候,該冷靜地思考語言的科學性,以防讓人感覺離自己很遠,或不實、不可信。
活,就是讓生硬的東西變身成好看東西,這一點也很重要,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不同的人講同一個故事,就會有不同的效果,有人會講得有聲有色,讓人聽得入神,而另外的人就只是陳述,讓人昏昏欲睡。這里吸引人與不吸引人的關鍵在于講述的方式,“活”則生色,板則無味。總之,生硬的說教不如娓娓道來,如各地“兩學一做”的報道,很容易把幾次學習,幾次下基層,領導幾次到百姓家體察民情等羅列起來,這樣就不好看,如果換一種表述方式,把干部作風轉變、服務水平提高等實事放在一個百姓家,講出這戶百姓家某天發生的故事,讓百姓說出領導對他們一家的關心,領導對他們經常的關懷,這樣就好多了。
深,就是讓觀眾不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一項建設成就的取得是很不容易的,它將要發揮的作用也會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就事論事,講不出、講不透其中的“前因后果”,就不能表現出建設成就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真正影響和意義。因此,在進行成就報道時,要盡可能地多問幾個為什么,盡可能地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去分析問題,從我們所熟悉的經驗和理論出發。從而進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使成就報道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
有了這幾個方面的思考之后,成就報道操作起來就會令人耳目一新,不會落入俗套了。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