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紅
(江蘇省濱海縣中山醫院,江蘇 鹽城 224500)
骨質疏松癥是臨床上的常見病。此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莊煥雄等[1]的研究表明,骨質疏松癥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需對其病情進行早期診斷及治療,以便改善其預后。Cathe K(血清組織蛋白酶K)是由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基質重構時最主要的蛋白水解酶。宋倩等[2]的研究表明,對骨質疏松癥患者Cathe K的含量進行檢測,能夠有效地判斷其病情變化的情況。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對江蘇省鹽城市濱??h中山醫院收治的5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和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50例健康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江蘇省鹽城市濱??h中山醫院收治的5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和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50例健康人。這5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在入院前均未接受過治療,且均未患有其他嚴重的合并癥。兩組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均知情,并自愿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將5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將5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在對照組的50例健康人中,有男性29例,女性21例;其年齡為49~60歲,平均年齡為(54.2±4.9)歲。在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其年齡為48~59歲,平均年齡為(53.6±5.1)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Cathe K檢測和β-crosslaps(β-膠原降解產物)檢測。具體的方法是:1)本次研究使用的檢測儀器是Cobas 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分析儀與配套試劑。2)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患者Cathe K的含量和β-crosslaps的含量。為觀察組患者使用阿侖磷酸鈉片、骨化三醇軟膠囊和鈣爾奇碳酸鈣D3片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讓患者每次服用70 mg的阿侖磷酸鈉片(注冊證號為BH20080183,生產批號為2008-07-07),每周服用1次。2)讓患者每次服用0.25 μg的骨化三醇軟膠囊(分裝企業為昆明貝克諾頓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證號為國藥準字J20080075,生產批號為2008-08-04),每天服用2次。3)讓患者每次服用1片鈣爾奇碳酸鈣D3片(生產單位為通用電氣藥業(上海)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00670,生產批號為2010-01-05),每天服用1~2次。在患者接受治療的5個月后,再次對其進行Cathe K檢測和β-crosslaps檢測。
1)比較兩組研究對象Cathe K的含量和β-crosslaps的含量。2)進行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患者Cathe K的含量和β-crosslaps的含量。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健康人Cathe K的含量和β-crosslaps的含量均低于觀察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Cathe K含量和β-crosslaps含量的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Cathe K含量和β-crosslaps含量的比較(±s)
組別 Cathe K(ng/L) β-crosslaps(ng/ml)對照組(n=50) 24.56±8.16 0.58±0.07觀察組(n=50) 33.14±17.87 0.96±0.34 t值 3.088 7.741 P值 0.003 0.000
在接受治療的5個月后,與進行治療前相比,觀察組患者Cathe K的含量和β-crosslaps的含量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進行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的Cathe K含量和β-crosslaps含量的比較(±s)

表2 進行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的Cathe K含量和β-crosslaps含量的比較(±s)
組別 Cathe K(ng/L) β-crosslaps(ng/ml)治療前(n=50) 27.05±27.58 0.62±0.27治療后(n=50) 13.08±2.74 0.09±0.06 t值 3.564 13.550 P值 0.000 0.000
骨質疏松癥是骨科的常見病。骨質疏松癥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增齡性成骨細胞功能降低,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與運動功能。作為骨吸收的關鍵酶Cathe K主要存在于破骨細胞皺褶緣區域,是溶酶體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主要功能是吸附Ⅰ型膠原中的三螺旋結構,可直接對氨基端及羧基端交聯肽進行降解。很多學者將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作為確定骨質疏松癥的標準。但是,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X線骨密度檢測的反應周期較長,不能迅速、精確地反應其骨狀態的變化情況[3]。有研究表明,骨轉換標志物的改變先于骨密度的改變。因此,有學者主張可通過檢測骨轉換標志診斷診骨質疏松癥。Cathe K是重要的骨轉換標志物。不同年齡的患者,其Cathe K的含量明顯不同,如年齡超過70歲的人其Cathe K的含量明顯低于中年人Cathe K的含量。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骨質疏松癥患者Cathe K的含量和β-crosslaps的含量均明顯高于健康人。與進行治療前相比,觀察組患者Cathe K的含量和β-crosslaps的含量均明顯降低。此研究結果與王蓉[4]等的研究結果相似。筆者認為,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Cathe K檢測,不僅能夠及時地對其病情進行確診,還可準確地判斷其療效。因此,可將進行Cathe K檢測作為對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和判斷的首選方法。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樣本容量有限,故未對檢測骨質疏松癥患者Cathe K的含量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進行研究。在今后的此項研究中,我們要擴大樣本量。
綜上所述,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Cathe K檢測的效果顯著,可準確地判斷其病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莊煥雄,陳東峰,徐孟凡,等.維生素K2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防治作用及血清組織蛋白酶K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7,23(5):627-630.
[2]宋倩,李玉坤.組織蛋白酶K與骨質疏松癥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4):670-673.
[3]崔敏,于靈芝.組織蛋白酶K抑制劑Odanacatib的研究進展[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1,4(4):264-268.
[4]王蓉,沈安達,朱福瑛,等.血清組織蛋白酶K在骨質疏松癥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16,31(8):647-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