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雅寧
(唐山市豐南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藥房, 河北 唐山 063300)
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用藥物誘導排卵是臨床上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主要手段。有研究指出[1],聯用克羅米芬、人絕經促性腺激素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妊娠的成功率。為了進一步分析聯用克羅米芬、人絕經促性腺激素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效果,筆者對唐山市豐南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收治138例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取唐山市豐南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收治138例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的納入標準:1)經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檢查、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檢查被確診患有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2)臨床資料完整。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這些患者分成對比組和克-人-絨組,每組各69例患者。對比組患者的年齡為24~37歲,平均年齡為(29.43±4.16)歲。克-人-絨組患者的年齡為23~36歲,平均年齡為(29.23±4.26)歲。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對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治療方法是:從患者月經來潮后的第5天開始讓其服用枸緣酸氯米芬膠囊進行治療,每天服50~100 mg,連續用藥5天。為克-人-絨組患者聯用克羅米芬、人絕經促性腺激素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進行治療。克羅米芬的用法是:從患者月經來潮后的第3天開始服用,每晚服500 mg,連續用藥5天。人絕經促性腺激素的用法是:從患者月經來潮后的第3天開始使用70~150 U的人絕經促性腺激素對其進行肌內注射。在用藥7天后,每2天對患者進行1次B超檢查,觀察其子宮內膜的變化情況。在患者宮頸黏液的評分超過8分、卵泡的直徑超過8 mm、子宮內膜的厚度超過9 mm后,停止為其使用人絕經促性腺激素。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用法是:從患者月經來潮后的第3天開始使用1000 U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對其進行肌內注射,根據其排卵的情況為其調整用藥量。
治愈:治療后,患者的月經周期、月經量和排卵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月經不調的癥狀明顯改善,其排卵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月經不調的癥狀未改善,其排卵功能未恢復正常[2]。
對本文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克-人-絨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治愈的患者有35例(占50.72%),為有效的患者有29例(占42.03%),為無效的患者有5例(占7.25%)。對比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治愈的患者有23例(占33.33%),為有效的患者有28例(占40.58%),為無效的患者有18例(占26.09%)。克-人-絨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75%(64/69),對比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3.91%(51/69),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人體的內分泌功能對身體機能具有調控作用,內分泌失調可導致不孕癥的發生[3]。克羅米芬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促排卵藥物,具有促進卵泡發育成熟的作用[4]。有研究指出,聯用克羅米芬、人絕經促性腺激素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妊娠的成功率。這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本研究的結果證實,聯用克羅米芬、人絕經促性腺激素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可取得較好的效果。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馮會芳.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11):1496-1497.
[2]金霞.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4,14(16):2138-2139.
[3]卞曉陽.中西醫聯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療效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4):76-78.
[4]張金玲.聯合用藥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20(2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