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挺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江蘇 南京 210029)
頸椎病又叫頸椎綜合征,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的改變,該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交感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常見類型之一。該病的發生主要與患者的頸椎內存在繼發性無菌性炎癥反應、頸部肌肉存在慢性積累性勞損及椎間盤組織發生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1]。該病患者可出現頭暈、頭痛、失眠、耳鳴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目前,臨床上治療交感型頸椎病的方式主要有手術療法和保守療法。其中,保守療法又包括藥物療法、運動療法、牽引療法、理療、按摩療法、推拿療法等[2]。在本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用牽引療法、推拿療法聯合葛根湯對42例交感型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傷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42例交感型頸椎病患者。這42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交感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均經X線檢查或CT檢查得到確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失眠、耳鳴等癥狀。其中,排除患有骨腫瘤、接受過頸椎手術及病歷資料缺失的患者。在這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5例(占59.52%),女性患者有17例(占40.48%);其最小年齡為28歲,最大年齡為61歲,平均年齡為(42.8±6.4)歲;其最短病程為3個月,最長病程為10年,平均病程為(3.4±1.3)年。
對這42例患者均采用牽引療法、推拿療法聯合葛根湯進行治療。采用牽引療法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是:指導患者坐在牽引治療凳上,讓其將腰部挺直并放松。為患者帶上枕頜套,設置好牽引的角度和重量(牽引的角度以患者感到舒適、靈活為宜,牽引的重量一般為5~6 kg)。每天對患者進行2次牽引治療,每次治療的時間為25min左右,連續治療30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3個療程。在治療的過程中,若患者感覺不適,應停止治療。采用推拿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是:用“推三把”手法對其進行治療。第一把:用雙手的手掌從患者的印堂穴開始沿著其眉弓往兩邊用力按揉,一直按揉至其太陽穴,共按揉5次。用雙手的手掌按揉患者頭部兩側的太陽穴,按揉的時間為2min。然后雙手的手掌用力按揉其后頸部,按揉的時間為5min。第二把:用雙手的大拇指從患者的印堂穴開始沿著其眉弓往兩邊用力按揉,一直按揉至其太陽穴。然后再從其太陽穴沿著足少陽膽經一直按揉至其后頸部,共按揉5次。第三把:用雙手的大拇指從患者的印堂穴開始沿著其前額發際向后、向下按揉,繞開其太陽穴,然后改用手掌按揉其后頸部,共按揉5次。每天對患者進行2次推拿治療,每次治療的時間為30min左右,連續治療30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3個療程。葛根湯的藥物組成及制用法是:葛根12 g,麻黃9 g,桂枝6 g,生姜9 g,炙甘草6 g,芍藥6 g,大棗十二枚。水煎服,1劑/d,分2次服用,連續用藥30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3個療程。
用優、良、可、差評價這42例患者的臨床療效。優:經治療,患者頭暈、頭痛、失眠、耳鳴等癥狀全部消失。良:經治療,患者頭暈、頭痛、失眠、耳鳴等癥狀明顯減輕。可:經治療,患者頭暈、頭痛、失眠、耳鳴等癥狀有所減輕。差:經治療,患者頭暈、頭痛、失眠、耳鳴等癥狀未減輕。用自制的《交感型頸椎病患者臨床癥狀評分量表》評價這42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頭痛癥狀、失眠癥狀及頭暈癥狀的嚴重程度。每項癥狀的評分均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癥狀越嚴重。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42例患者中,治療結果為優的患者有12例(占28.57%),為良的患者有17例(占40.48%),為可的患者有10例(占23.81%),為差的患者有3例(占7.14%),其治療的優良率為92.86%。詳見表1。

表1 這42例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后,這42例患者頭痛癥狀、失眠癥狀和頭暈癥狀的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這42例患者頭痛癥狀、失眠癥狀及頭暈癥狀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治療前后這42例患者頭痛癥狀、失眠癥狀及頭暈癥狀評分的比較(分,±s)
時間 例數 頭痛癥狀的評分 失眠癥狀的評分 頭暈癥狀的評分治療前 42 6.75±1.42 5.96±1.33 6.13±1.52治療后 42 2.34±0.71 1.68±0.57 2.25±0.69
交感型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該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發生病變的頸椎關節刺激交感神經而導致患者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3-4]。中醫認為,交感型頸椎病屬于“痹證”的范疇,其病機主要為風寒濕邪閉阻經絡,或因肝腎虧虛,精血不足,不能濡養筋骨,致使局部經絡氣血不和、經脈閉塞[5]。中醫主張采用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原則治療該病。在本研究中,筆者用牽引療法、推拿療法聯合葛根湯對42例交感型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牽引療法、推拿療法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不僅能有效地緩解其椎間盤的壓力,擴張其椎間隙,還能穩定其頸椎的結構,從而可改善其頭痛、頭暈等癥狀。本研究所用的葛根湯中,葛根具有解肌退熱、升陽止瀉之功效,麻黃具有發汗散寒之功效,桂枝具有溫經通陽之功效,生姜具有活血驅寒之功效,芍藥具有養血和營、緩急止痛之功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甘草具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效。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之功。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這42例患者治療的優良率為92.86%。治療后,這42例患者頭痛癥狀、失眠癥狀和頭暈癥狀的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可見,用牽引療法、推拿療法聯合葛根湯治療交感型頸椎病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頭痛、頭暈、失眠等癥狀。
[1]張興勝,李放,任大,等.交感型頸椎病的研究進展[J].實用骨科雜志,2015,21(3):234-236.
[2]范紅霞,劉元梅.桂枝加葛根湯加味配合手法治療頸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1):2136-2137.
[3]葉偉,劉建航.交感型頸椎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3,9(4):57-59.
[4]胡丹丹,高曉平,陳和木,等.交感型頸椎病尿液去甲腎上腺素濃度水平的初步臨床研究[J].安徽醫藥,2016,20(4):691-694.
[5]陳昌樂,牛小梅,張章,等.推拿配合角度牽引綜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77例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26(5):1235-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