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仰劍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 梧州 543001)
角膜炎、角膜潰瘍是眼科的常見病[1],其發病原因均為角膜受到外傷、發生病毒或細菌感染等,其臨床表現非常相似。角膜是眼球上可直接接觸外界的部位,在受到外界致病微生物的侵襲時易發生炎癥反應或潰瘍等病變[2]。角膜炎和角膜潰瘍均可對患者的視力造成顯著的影響。采用常規的方法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效果較差,而且患者病情的復發率較高。研究發現,維生素C(Vitamin)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及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可用于治療角膜疾病。本次研究主要探討為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局部注射維生素C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為2012年至2017年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收治的36例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將這些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18例患者。在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齡為18~56歲,平均年齡為(38.45±4.61)歲;其中發生角膜細菌感染的患者有6例,發生角膜病毒感染的患者有7例,發生角膜病毒與細菌混合性感染的患者有5例,單眼發病的患者有14例,雙眼發病的患者有4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9例;其年齡為20~55歲,平均年齡為(37.79±5.46)歲;其中發生角膜細菌感染的患者有7例,發生角膜病毒感染的患者有8例,發生角膜病毒與細菌混合性感染的患者有3例,單眼發病的患者有13例,雙眼發病的患者有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局部熱敷、散瞳(使用阿托品眼液)、抗感染、抗病毒(使用阿昔洛韋滴眼液或無環鳥苷滴眼液)等常規治療。阿昔洛韋滴眼液與無環鳥苷滴眼液的用法均是:將少量的此藥滴于眼瞼內,每隔2 h用藥1次。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為實驗組患者局部注射維生素C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在患眼穹窿部的球結膜下局部注射0.3ml,每隔3天用藥1次。為兩組患者治療一個月后觀察其臨床療效、獲效的時間及病情復發的情況。
痊愈:經治療,患者角膜水腫、充血等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經裂隙燈檢查證實其眼部的潰瘍消失,進行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時其角膜不著色。顯效:經治療,患者的眼部癥狀明顯減輕,但其角膜存在一定程度的充血、水腫,其角膜的潰瘍浸潤灶有所縮小,進行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時其角膜著色較少。無效:經治療,患者的眼部癥狀無明顯的改善或在加重,其角膜明顯充血、水腫,其角膜潰瘍浸潤灶沒有縮小或在擴大,在進行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時其角膜著色明顯。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驗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痊愈的患者有12例(66.67%),為顯效的有5例(27.77%),為無效的有1例(5.56%),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44%。在對照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痊愈的患者有7例(38.89%),為顯效的有6例(33.33%),為無效的有5例(27.78%),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2.22%。在實驗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病情在痊愈后復發,其病情的復發率為5.56%。在對照組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病情在痊愈后復發,其病情的復發率為22.22%。經治療,實驗組患者獲效的時間為2~5天,平均的獲效時間為(2.3±1.4)d;對照組患者獲效的時間為6~10 d,平均的獲效時間為(7.6±2.2)d。經治療兩組患者獲效的時間相比,P<0.05。實驗組患者病情治愈的時間為10~20 d,其病情治愈的平均時間為(12.6±2.7)d。對照組患者病情治愈的時間為16~29 d,其病情治愈的平均時間為(20.2±3.9)d。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病情的復發率較低,接受治療后其獲效的時間、病情治愈的平均時間均較短,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人的角膜會直接接觸到外界環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因此發生感染的幾率較高[4]。角膜炎、角膜潰瘍是眼科最常見的疾病,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其病因多種多樣。受到病毒的侵襲、感染細菌、發生外傷均可導致角膜炎或角膜潰瘍[5]。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若未得到及時的治療可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可失明[6]。臨床實踐證實,采用抗感染藥物或抗病毒藥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效果并不明顯,易使患者的病情反復發作。
維生素C(Vitamin)是一種天然的抗壞血酸,可溶于水,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感染、促進受損的組織修復等作用[7]。此外,維生素C還能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強某些藥物的藥理作用。為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應用維生素C進行治療能有效控制其角膜病變的進展,減輕其臨床癥狀。角膜中沒有血管,其營養供應依靠其周圍組織的血供[8]。為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采用球結膜下局部注射維生素C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病情的復發率較低,接受治療后其獲效的時間、病情治愈的時間均較短,P<0.05。可見,為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采用維生素C進行球結膜下局部注射治療可較快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降低其病情的復發率。
[1]徐丹霞.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5):138-139.
[2]高智勇,李秀春.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4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3):120-122.
[3]王嬌,陸成偉,滕思瑩,等.眼部癥狀首發的肉芽腫性多血管炎1例[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4):679-680.
[4]戴紅琴.維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5,(17):3865-3866.
[5]孟玉霞.局部應用維生素C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5,(1):63-64.
[6]田巍.維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207-207.
[7]杜榮秀.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5):149-150.
[8]趙凌軍.維生素C在角膜炎、角膜潰瘍臨床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5,(19):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