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梅玲,韓 強,呂冬梅,王來成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江蘇 徐州 221006)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指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一種缺血性心臟病。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持續嚴重缺血所致的心肌細胞壞死。AMI是由冠狀動脈完全閉塞所致[1]。在此病患者入院后,臨床醫師可參照AMI診治指南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路徑(2009版)對其病情進行診療。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是指針對某一種疾病建立起一套標準化的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進而按照合理的時間表對患者進行治療,以實現預定的中期治療目標和終極治療目標[2]。在多年前,國內外就發布了關于針對AMI的診療指南。但是,臨床上關于對AMI患者進行藥學監護路徑模式的研究較少。臨床實踐證實,只有為AMI患者制定合理的藥學監護路徑,才能發揮臨床藥師在醫療團隊中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為AMI患者采用藥學監護路徑表進行藥學監護的效果。
本研究中的120例患者均為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心血管內科病房收治的AMI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國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和《中國2012非ST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推薦的診斷標準。將這些患者分為監護組(n=60)和對照組(n=60)。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查閱本研究中AMI患者的病歷,建立《AMI住院患者藥歷》,在Excel表中錄入其數據資料,包括其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體重、過敏史、嗜好)、基礎指標(血壓、血糖、心率、發生心律失常、感染的情況等)、藥學監護指標(進行心電圖檢查、心肌酶譜檢測、電解質檢測、凝血功能檢測、糞常規+OB檢查、肝腎功能檢查、血脂檢測、尿酸檢測、BNP檢測、彩超檢查的結果)和用藥方案(所用藥物的名稱、劑量、頻次、途徑、ADR及每次調整用藥方案的日期與劑量)。對錄入的數據資料進行分類匯總與分析統計。參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臨床路徑(2009版)》中推薦的方法,結合臨床情況搜集匯總相關的數據,查閱藥物說明書及藥動學、藥效學資料,明確為患者用藥的目的、劑量、品種、禁忌證、引起的不良反應(ADR)與多藥之間的相互作用,總結出對AMI患者進行藥學監護的計劃及要點,制定《急性心肌梗死藥學監護流程》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藥學監護路徑表》(適用于病情的第一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詳情見圖1、圖2。圖1

在兩組患者出院前分別調查其臨床療效、用藥的依從性、對治療過程及用藥指導的滿意情況、ADR的發生率、住院的時間、用藥費用及發生用藥偏差的情況。將患者對治療過程及用藥指導的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可以及較差。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 SPSS 20.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監護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病情的好轉率、用藥依從性的良好率、對治療過程及用藥指導的總滿意率均較高,其ADR的發生率、用藥偏差的發生率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監護組患者住院的時間較短,用藥費用占總治療費用的比例較低,病情的好轉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表2、表3、表4、表5。

圖2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藥學監護路徑表

表1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其病情好轉情況的分析[n(%)]

表2 兩組患者藥學監護指標的比較(n=60)

表3 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進行藥物治療的費用及療效的對比

表4 兩組患者對用藥的依從性、ADR的發生率及發生用藥偏差情況的比較[n=60,n(%)]

表5 兩組患者對治療過程及用藥指導情況滿意率的比較 [n(%)]
臨床實踐證實,在對患者進行用藥治療期間,由臨床藥師對其進行個體化的藥學監護可使其獲得更優的療效,提高其進行用藥治療的合理性與安全性,降低其用藥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的發生率[3-4]。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根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藥學監護路徑單》對監護組患者實施藥學監護和用藥指導[5],結果證實,采用本研究中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藥學監護路徑表對此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的藥學監護,可提高其用藥的依從性、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率及其臨床療效,減少其進行用藥治療的費用,降低其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保障其用藥的安全性。
[1]王秀蘭,李虹偉,張淑文主譯.臨床藥物治療學(心血管疾病)[M].第9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18.
[2]Darer J,Pronovost P,Bass E.Use and evaluation of critical pa thways in hospitals.Eff Clin Pract,2002;5:114-119.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不穩定性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7,35(4):295-304.
[4]周佳,蔡和平,王學彬,等.臨床藥師促進降壓藥物合理使用的規范化監護流程探討[J].中國醫院,2011,15(10):6-9.
[5]韓強.臨床藥師對心肌梗死患者個體化用藥方案設計的實踐[J].中國新藥雜志,2012,21(20):244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