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湖北省恩施市州中心醫院西醫部放射科,湖北 恩施 445000)
周圍型小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惡性腫瘤。該病患者的發病部位通常位于肺段支氣管以下,其病灶的直徑多在3 cm以內。該病患者可出現胸痛、發熱等癥狀。目前,臨床上對該病患者主要是進行手術或放化療。臨床研究表明,對該病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地診斷,是及時對其進行治療、改善其預后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常采用CT檢查診斷該病。但用傳統的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診斷該病的準確率一般。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臨床上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診斷周圍型小肺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在本研究中,筆者主要比較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與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診斷周圍型小肺癌的效果。
本文選取的60例周圍型小肺癌患者均為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間湖北省恩施市州中心醫院收治的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支氣管鏡檢查和病理檢查得到確診,且其均知曉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簽署了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在這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24例;其最小年齡為42歲,最大年齡為75歲,平均年齡為(58.3±4.5)歲。
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與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方法是:用16排螺旋CT掃描儀對其進行檢查。將管電壓設為120 kv,將管電流設為150 mA,將層厚設為7 mm,將層距設為7 mm,將掃描的矩陣設為512×512,將窗寬設為1100 HU,將窗位設為-700 HU。先對患者進行CT平掃,然后為其注射對比劑,對其進行CT增強掃描。在對患者進行CT增強掃描時,采用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其病灶進行掃查。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方法是:用16排螺旋CT掃描儀對其進行檢查(掃描的各項參數同上)。先對患者進行CT平掃,然后為其注射對比劑,對其進行CT增強掃描。掃描結束后,將獲得的圖像傳送至GE/Advantage Workstation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技術對圖像進行后期處理[3]。
觀察并比較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與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觀察并比較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與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其肺癌基本征象(包括分葉征、葉間胸膜破壞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和細支氣管氣相征)的檢出率。
用SPSS17.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93.3%(56/60),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81.7%(49/60)。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高于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與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100%(60/60)。
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其肺癌分葉征、葉間胸膜破壞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細支氣管氣相征的檢出率均高于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其病情進行診斷時其上述肺癌基本征象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這兩種CT檢查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其肺癌棘突征和短毛刺征的檢出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其肺癌空泡征的檢出率低于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其病情進行診斷時其肺癌空泡征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與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其肺癌基本征象檢出率的比較
周圍型小肺癌是呼吸內科常見的惡性腫瘤。有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空氣污染的日益加劇,周圍型小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4-5]。目前,臨床上常采用CT檢查診斷該病。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高于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P<0.05)。聯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與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100%。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這60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其肺癌分葉征、葉間胸膜破壞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細支氣管氣相征的檢出率均高于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對其病情進行診斷時其上述肺癌基本征象的檢出率(P<0.05)。
綜上所述,與用多層螺旋CT橫斷位薄層掃描技術診斷周圍型小肺癌相比,用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診斷該病的準確率更高。臨床上可聯用這兩種CT檢查技術診斷周圍型小肺癌,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1]楊靜波,李騰海.多層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術對臨床表現不典型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5(2):160-162.
[2]李松林.為周圍型肺癌患者采用多平面重建技術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3):120-121.
[3]唐文.多層螺旋 CT 增強掃描與 HRCT在周圍型小肺癌中的價值與影像學征象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4):401-404.
[4]裴林惠,趙德明,孫永康,等.螺旋CT多平面重建探討支氣管血管集束征對周圍型肺癌的診斷價值[J].世界中醫藥,2015(1):121-122.
[5]呂英剛,暴軍輝,劉貴廷,等.多層螺旋CT多種重建后處理技術對肺內磨玻璃結節的早期定性診斷研究[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5,34(11):85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