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瓊
(重慶市豐都縣中醫院,重慶 4082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變態反應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現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多年來,西醫主要使用抗炎、抗支氣管痙攣、平喘、止咳和吸氧等方法治療此病,但效果欠佳。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1],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在臨床上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在本次研究中,為了研究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我們對2015年5月至 2016年6月期間重慶市豐都縣中醫院收治的6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接受治療的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為2015年5月至 2016年6月期間重慶市豐都縣中醫院收治的6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這6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且均不存在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等癥狀。采用隨機的原則,將這60例患者分為試驗A組(30例)和試驗B組(30例)。在試驗A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年齡為21~63歲,平均年齡為(43.72±5.26)歲。在實驗B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5例;其年齡為22~61歲,平均年齡為(43.64±5.78)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使用西醫療法對試驗A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西醫治療的方法包括:1)進行抑制支氣管痙攣治療。取0.25 g 的氨茶堿,將其加入到250 mL的生理鹽水中,用此藥液為患者靜脈滴注,1次/天。2)進行抗炎治療。取100 μg 的丙酸氟替卡松和 50 μg的沙美特羅,將其與20ml的生理鹽水一起加入到霧化吸入器中為患者進行霧化吸入,1次/天。3)進行吸氧治療。該組患者治療的時間為14天。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對試驗B組患者進行治療。其中,該組患者進行西醫治療的方法同上,其進行中醫治療的方法是:1)對于病情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患者,使用定喘湯對其進行治療。定喘湯的藥物組成為:炙麻黃 10 g,半夏 12 g,丹參 15 g,桃仁10 g,杏仁 10 g,陳皮10 g,川貝母10 g,黃芩 12 g,地龍 12 g,白果 10 g,五味子10 g,款冬花 10 g,桑白皮 10 g,葶藶子10 g,蘇子 12 g,甘草 6 g。患者的病情若為熱哮,可在此方中加入生石膏 30 g,魚腥草15 g。患者若存在痰濕內盛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萊菔子20 g。患者的病情若為寒哮,可在此方中加入細辛 3 g,干姜10 g。患者若伴有氣虛自汗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人參 10 g。患者若伴有陰虛的癥狀,可去掉此方中的炙麻黃,在此方中加入麥冬15 g,沙參 30 g。2)對于病情處于緩解期的患者,使用補中益氣湯對其進行治療。補中益氣湯的藥物組成為:人參6 g,柴胡6 g,升麻6 g,白術9 g,炙甘草9 g,陳皮10 g,當歸10 g,桃仁10 g,生黃芪 18 g,丹參 15 g。上述兩種藥方的用法均為:水煎服,1劑/天,分兩次服用。該組患者的治療時間為14天。
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和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療效評定標準為[2]:1)顯效。經治療,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其在停藥后的半年內病情未復發;2)有效。經治療,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其在停藥后的3個月內病情未復發,或是在停藥后的3個月內病情復發,但發病時的癥狀和體征較輕。3)無效。經治療,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是其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但在停藥后的1個月內病情復發,且發病時的癥狀和體征較嚴重。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水平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試驗A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的對比
在治療期間,試驗A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皮疹,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33%;實驗B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胃腸道不適,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33%。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P>0.05。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對該病進行病理學研究發現,此病是一種由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和肥大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共同作用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3]。由于支氣管哮喘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因此治療此病的難度較大。
以往,西醫多使用抗炎、抗支氣管痙攣、平喘、止咳和吸氧等方法治療支氣管哮喘,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隨著中西醫結合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方法逐漸獲得了臨床上的認可[4]。中醫認為,支氣管哮喘屬于“喘癥”的范疇,是由于患者痰氣瘀阻、肺失宣降引起的[5]。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使用定喘湯對病情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治療,使用補中益氣湯對病情處于緩解期的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治療。其中,定喘湯具有宣肺降氣、清熱化痰的功效;補中益氣湯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效。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試驗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試驗A組患者,P<0.05。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P>0.05。這說明,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
[1]董麗萍,黨小偉,張燕,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4,10(9):1563-1565.
[2]豐健宇,李翠云,王麗哲,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8):137-138.
[3]王曉智,陳瓊琰.支哮急性發作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2):2318-2320.
[4]李翔敏,王忠香.中西醫治療支氣管哮喘進展[C].//第三屆民族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國際學術大會暨第十三次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22):261-265.
[5]胡平.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50例[J].河南中醫,2014,34(9):181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