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松,李文晶,宋美麗
?
某區塊原油物性實驗研究
林雪松1,李文晶2,宋美麗3
(1. 東北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1;2. 大慶油田采油一廠,黑龍江 大慶 163411; 3. 大慶油田采油二廠,黑龍江 大慶 163414)
以大慶油田某區塊為對象,開展了原油粘溫性及流變性實驗研究,測定其在不同溫度(20~95 ℃),不同剪切速率(0~1 000 S-1)條件下原油粘度。結果表明:在相同的溫度及剪切速率條件下,各區塊原油粘度關系為:﹥﹥﹥;各區塊原油的反常點在40~45 ℃附近;在實際地層溫度條件下,剪切速率對粘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溫度;剪切速率;粘度
我國油田生產出的原油具有“三高”特性[1],即高粘度、高含蠟、高凝固點,而大慶原油的含蠟量一般為15%~30%,C2~C25正石蠟烴的含量為5.16% ~11.82 %,屬于典型含蠟原油[2]。油井井筒結蠟會引起油流通道堵塞,嚴重影響油井的正常生產,導致油井產量下降。而一旦“蠟堵”,會造成有桿抽油系統蠟卡等生產性故障,直接導致油井停產。因此,研究原油粘度和溫度的關系對于防止蠟沉積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大慶油田四個區塊,利用HAAKE轉矩流變儀對四個區塊進行物性分析,分析溫度及剪切速率對粘度的影響。
HAAKE轉矩流變儀系統:包括計算機及打印機的中央處理單元,容易掌握的菜單式計算機軟件,以及多個面向應用的縮小比例以便于實驗室使用的生產測試裝置,即混合器及擠出機等測試傳感器(探頭)[3]。
為消除油樣的剪切歷史及室溫條件下析出的沉淀物,現對油樣進行水浴加熱處理,將水浴溫度控制在55 ℃附近,恒溫2 h,然后取出并搖勻油樣,使其均勻,最后取樣。
控制剪切速率一定條件下,測量溫度從20 ℃到95 ℃變化時,不同溫度下的原油粘度。在溫度一定條件下,剪切速率從0到1 000 S-1變化時,不同剪切速率下原油粘度。詳細記錄不同區塊,不同溫度及剪切速率條件下的原油粘度值。

圖1 原油粘溫曲線

圖2 原油流變曲線
粘溫方程:


(1)保持剪切速率在10 S-1(實際生產中近井地帶剪切速率約為10 S-1),隨溫度升高原油粘度下降速率逐漸減緩,溫度從26.8 ℃升至45 ℃時,粘度從528.8 mPa·s降至36.99 mPa·s,降幅約為93%。
(2)保持溫度在91 ℃(地層實際溫度)時,原油隨剪切速率增大粘度下降,但總體變化范圍不大,且當剪切速率大于728 s-1后原油粘度基本保持平穩。
粘溫方程:


流變方程:

(1)保持剪切速率在10 S-1,隨溫度升高原油粘度下降速率逐漸減緩,溫度從24.2 ℃升至44.13℃時,原油粘度從491.7 mPa·s降至36.11 mPa·s,降幅約為92.7%。
(2)保持溫度在91 ℃時,原油隨剪切速率增大粘度下降,但總體變化范圍不大,且當剪切速率大于764.1 S-1后原油粘度基本保持平穩。
粘溫方程:


流變方程:

(1)保持剪切速率在10 S-1,隨溫度升高原油粘度下降速率逐漸減緩,溫度從28.9 ℃升至46.1℃時,原油粘度從542.9 mPa·s降至44.61 mPa·s,降幅約為91.8%。
(2)保持溫度在91 ℃時,原油隨剪切速率增大粘度下降,但總體變化范圍不大,且當剪切速率大于798.6 S-1后原油粘度基本保持平穩。
粘溫方程:


(1)保持剪切速率在10 S-1,隨溫度升高原油粘度下降速率逐漸減緩,溫度從24.9 ℃升至45.06℃時,原油粘度從587.4 mPa·s降至56.34 mPa·s,降幅約為90.4%。
(2)保持溫度在91 ℃時,原油隨剪切速率增大粘度下降,但總體變化范圍不大,且當剪切速率大于792.3 S-1后原油粘度基本保持平穩。
將以上數據進行整理,對比相同溫度及剪切速率下,各區塊原油粘度的變化,如下圖。

圖3 各區塊原油粘溫曲線
由圖可知:(1)各區塊原油反常點溫度區間為40~45 ℃,當溫度高于此區間時,粘度隨溫度變化比較緩慢,當溫度低于此區間時,隨溫度降低,粘度迅速增加,且溫度越低,粘度變化幅度越大。(2)在相同的溫度下,各區塊原油粘度關系為:﹥﹥﹥。

圖4 各區塊原油流變曲線
由圖可知:當溫度保持在地層溫度下,各區塊雖然均表現出剪切變稀性,但總體變化幅度很小,說明在地層溫度條件下,剪切速率對粘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1)在相同的溫度及剪切速率條件下,各區塊原油粘度關系為:μG﹥μQ﹥μL﹥μK。
(2)粘溫曲線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當溫度大于反常點溫度時,粘度與溫度呈線性關系,也就是牛頓流體的溫度范圍。當溫度小于反常點溫度時,粘度不再是溫度的單值函數。各區塊原油從牛頓流體特性到非牛頓流體特性的溫度轉折區間為40~45 ℃。
(3)在實際地層溫度條件下,剪切速率對粘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1]李明,趙大壯.含蠟原油熱處理后粘度和析蠟點研究[J].石油商技,1998(2):44-45.
[2]黃福堂.大慶原油的物理化學性質、組成與特征[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83(2):54-55..
[3]張潔,郝曉東. HAAKE 轉矩流變儀及其應用[J].塑料科技,2003,157(5):41.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Crude Oil From a Block
1,2,3
(1.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Daqing 163311,China;2.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No.1 Oil Production Factory , Heilongjiang Daqing 163411,China;3.Daqing Oilfield Company No.2 Oil Production Factory, Heilongjiang Daqing 163414,China)
Taking a block in Daqing oilfiel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rude oil viscosity-temperature property and rheological property was carried out, crude oil viscositie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20~95℃) and different shear rate (0~1 000 s-1)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me temperature and shear rate, the relationship of oil's viscosity in different blocks is μG﹥μQ﹥μL﹥μK. Crude oil's abnormal points of every blocks are 40~45℃.Under the condition of actual formation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 of shear rate on viscosity is negligible.
temperature; shear rate ; viscosity
2017-03-09
林雪松(1989-),男,在讀研究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2012年畢業于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研究方向:從事油氣田開發研究工作。
TE 133
A
1004-0935(2017)05-04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