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淑思
(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內一科,海南 東方 572600)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為眩暈、半身不遂等。此病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往往遺留肢體偏癱及認知障礙等后遺癥,使其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有臨床資料顯示,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促進其康復。為此,筆者對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內一科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內一科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n=30)和綜合組(n=30)。在綜合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齡為45~80歲,平均年齡為(67.3±3.5)歲;其中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學歷者5例,有初中學歷者12例,有小學學歷者13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13例;其年齡為46~80歲,平均年齡為(64.3±3.4)歲;其中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學歷者6例,有初中學歷者13例,有小學學歷者1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其均合并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2)其患有心、肝、腎功能障礙。3)其存在意識障礙。
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為:1)對患者進行病情觀察。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交流,并評估其病情。2)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護理人員應熟悉治療急性腦梗死藥物的使用方法,若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報告醫生。3)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此基礎上,對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在患者入院治療時,護理人員應以親切的態度與患者進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狀態,對患者焦慮、抑郁、沮喪等負面情緒進行疏導。護理人員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可以更好地促進其身體康復,并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識,向其講解急性腦梗死的病因、治療方法及預后。向患者介紹腦梗死治療成功的病例,消除其因為對治療的不了解所產生的焦慮、不安等情緒。3)對患者進行認知護理。急性腦梗死患者若接受治療不及時可造成其意識障礙。患者家屬可通過對患者進行語言刺激、音樂刺激,來改善其意識障礙。隨著患者意識的逐漸恢復,可采用轉移注意力、分類訓練及記憶力訓練等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使其腦功能得以改善。4)對患者進行肢體康復護理。根據患者存在的肢體活動障礙情況,為其制定具體的康復鍛煉計劃。護理人員對長期臥床的患者進行按摩,可采用拿、捏、揉、按等手法對其患側上肢進行按摩。采用點、滾、推、掐等手法對其患側下肢從大腿的股四頭肌、膝關節、小腿外側至足背進行按摩,刺激其局部的肌肉和神經,促進其患肢的血液循環。護理人員協助患者保持正確的臥床姿勢,定時協助其翻身,并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鼓勵其進行健肢帶動患肢的主動運動。對坐立和行走有障礙的患者,對其進行關節活動、站坐平衡等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身體的情況為其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鍛煉其肢體的活動性。
觀察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評分及NIHSS評分。1)用Barthel指數的評分來評價兩組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用NIHSS評分來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的缺損程度[1-2],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得越好。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綜合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1 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評分的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評分的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綜合組 30 34.1±8.5 67.2±12.4對照組 30 33.7±8.2 45.3±11.5 P值 >0.05 <0.05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綜合組患者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1 兩組患者NIHSS評分的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NIHSS評分的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綜合組 30 7.35±2.36 0.83±0.16對照組 30 7.33±2.54 1.34±0.35 P值 >0.05 <0.05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該病的主要發病人群為老年人。近年來,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漸升高。該病的致死率與致殘率均處于腦血管疾病的前列[3]。急性腦梗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受損和肢體功能障礙。臨床上在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常根據患者病情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以促進其康復。有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很好[4]。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進行護理后,綜合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其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綜上所述,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1]鄧敏玲.康復護理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08):134-135.
[2]魏曉燕.護理干預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8(01):222-223.
[3]張煥云.護理干預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13(25):211-213.
[4]趙仕敏.護理干預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6(30):4294-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