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
[摘 要] 上市公司作為風險投資的特殊主體,不僅資金量、資金周轉量比較大,而且具有更高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只有在明確風險投資的特點以及風險投資的潛在風險,綜合分析上市公司優勢和劣勢的基礎上,才能為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提供有益的措施。為了加強風險投資管理,上市公司應該注重運用投資杠桿,建立健全風險監控機制,規避代理風險和加強公司內部管理。
[關鍵詞] 上市公司;風險投資;投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 F830.5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3-0064-02
一、前言
在市場經濟的迅速推動之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參與到風險投資中來。客觀來說,風險投資作為二十一世紀新興的投資方式在投資主體、投資內容、收益內容方面都不同于以往的投資。風險投資只有在真正能夠滿足投資不虛化、投資方式合理化、投資主體理性化、投資預測精準化等條件下才能夠達到高收益,僅僅注重風險投資的收益,而不過多關注其潛在的高風險,往往會出現事與愿違的局面。上市公司作為風險投資的特殊主體,其特殊之處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上市公司擁有大量的、可以隨時調配的資金。上市公司必須滿足一定的注冊金額才能達到上市的標準,這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基本法律規定所決定的,任何上市公司都必須具有足夠的資金予以維持,才能達到上市的目的與目標。其二,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抵御風險的能力。換言之,上市公司能夠真正抵御無論公司本身還是公司以外的一些風險,這些風險對于其他形式的公司來說(如對于一些非上市公司而言)算比較大的風險,但上市公司一方面資金量、資金周轉量比較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人才濟濟,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能夠以足夠的實力來應對市場上的各種風險。綜上所述,結合風險投資的基本特點以及上市公司的特點,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有足夠的實力與能力進行風險投資。
二、風險投資及風險投資管理概述
(一)風險投資概述
風險投資以其高收益性、高回報率同時伴隨著高風險性而在市場各種投資中處于顯著位置。風險投資從來不是一種能夠穩定收益的投資,投資人要具有比較強的大量的資金承受能力與資金周轉能力,這是進行風險投資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風險投資者不具備以上兩點要求,就會使風險投資者在遭遇失敗時很可能面臨著無法“東山再起”的窘境,同時風險投資還要求投資人要具有經濟學理論功底,也就是說,風險投資者必須清楚其投資的內容和風險,這是進行風險投資的前提條件。目前來說,風險投資主要集中于高新技術領域。之所以高新技術領域能夠作為風險投資的發源地,一方面是因為高新技術領域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予以維持運營;另一方面,高新技術領域經常需要投資者“預期投資”才能進行其相關項目的前期規劃。換言之,高新技術領域的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依賴投資者的真正的資金注入,這是高新技術領域投資的主要特點,其實也是風險投資的重要特征。
(二)風險投資運作概述
風險投資的運作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風險投資項目的選擇。對于任何一項風險投資來說,都需要具有比較好的投資眼光,而這種投資眼光依賴于風險投資項目的好與壞。好的投資項目可以讓投資者“花最少的錢,受最大的益”;反之,差的投資項目往往就使得投資者“花最多的錢,受最小的益”,二者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風險投資的風險預測。這是風險投資的關鍵步驟。雖然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但風險投資則加大了這種風險。也就是說,風險投資的風險更大,這就需要投資者能夠找到有實力的風險預估團隊,為其投資的風險做好經濟學、統計學上的分析,細化其投資風險,真正做到“花最好的錢,辦最大的事”。第三,風險投資的戰略定位。風險投資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配套的戰略之上的,只有步步為營,逐漸積蓄風險投資的力量與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風險投資的效益最大化。投資者需要具有遠見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厚重的風險投資經驗,才能使得風險投資得到戰略性部署。
(三)風險投資管理概述
風險投資管理是指在風險投資過程中,對風險投資的開始階段、過程階段、結尾階段進行合乎市場經驗的管理。實際上只有真正立足于風險投資的科學管理才能夠使風險投資真正滿足市場運營以及投資者收益的過程。在風險投資的開始階段,風險投資者需要量力而行,既要衡量自己的財力、物力情況,又要正確認識風險投資的風險情況,這些在客觀上都需要風險投資做好準備。在風險投資的過程階段需要投資者能夠依據風險投資項目的各方市場變化對于其進行相應的投資準備,依據其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風險預估與風險分析。在風險投資結尾階段,需要風險投資者能夠真正總結此次風險投資的經驗與教訓,深刻認知風險投資的真正風險與問題,為下一次的風險投資做足準備。
三、上市公司籌資風險成因分析
(一)內因分析
上市公司作為風險投資的主體,是風險投資的風險承擔主體。對于上市公司的風險承擔必須綜合上市公司的能力以及風險投資的形成過程來進行,上市公司內部的風險成因,可以歸結為:其一,上市公司的風險預估團隊是否健全。在風險投資過程中,尤其是上市公司作為風險投資主體的時候,上市公司會依據其雄厚的經濟實力與人力優勢進行大量的風險投資,這就需要上市公司必須具備高素質以及高能力的風險預估團隊。如果上市公司的風險預估團隊不健全,就會影響上市公司的風險投資能力與風險投資準備基礎。其二,上市公司是否進行完善的投資項目市場調研。一項投資能夠收益以及收益多少,直接取決于該項目的投資人是否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項目投資人是否依據相應的市場規律以及市場發展變化情況對其投資的項目進行科學的、完善的市場調研是其內部風險投資成因之一。其三,上市公司的負債情況以及股票銷售情況。前已述及,上市公司的財力決定了其進行風險投資的前提,上市公司能夠進行相應的風險投資則取決于上市公司是否能進行大量資金的運營與經營。從經濟學上來說,上市公司的股票銷售情況決定了上市公司是否能夠扭虧為盈以及受到市場青睞的程度。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上市公司的負債情況以及其股票銷售情況決定了其承受風險的潛在能力是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風險成因之一。
(二)外因分析
上市公司風險投資的風險外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第一,風險投資的項目是否具有潛在的市場價值。但凡一個投資項目就應該具備潛在的市場價值。不具備潛在市場價值的投資項目既沒有投資的價值,也沒有其市場需要的價值。第二,市場的項目價值的變量。任何一個風險投資項目都會具有市場價值的變化過程,這也是風險投資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一個項目究竟在其市場化運作中貶值了還是升值了,這些都是上市公司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第三、項目本身的市場風險承受力。客觀來說,作為風險投資對象的項目本身也具有市場風險,比如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項目,會隨著項目開發過程其人員也會有變化,而項目科研人員的變化也意味著其科研實力的變化,這就造成了投資項目本身的市場風險變化。
四、上市公司風險投資運作分析
(一)投資分析是前提
毋庸置疑,投資分析是任何投資者都必須面對的投資前提。對于上市公司的風險投資來說,需要上市公司做好項目前期的市場調研與市場分析。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之前,需要做好對其相應的投資項目進行市場調研與市場分析的準備,這是其進行市場風險投資的必要步驟。另外,上市公司還必須量化本身的投資能力,以自身的投資能力作為其進行風險投資的基礎,并能夠在風險投資的各個階段對風險投資項目的市場考察進行持續跟蹤。
(二)有效的合同連接
風險投資是建立在對于風險投資進度的各方面的跟蹤考察基礎上的。隨著風險投資項目的逐漸深化需要上市公司能夠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簽訂合同。比如,在高新技術領域的風險投資項目會隨著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而使項目本身的市場價值逐漸放大,達到其項目市場價值逐漸加大的過程,這時候就需要上市公司對風險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進行合同總結與合同簽訂,在這個基礎上實現風險投資項目的合同連接。合同連接的主要目的依然是獲得最大的預期投資利潤。
(三)分段投資機制
分段投資機制是為了最大地避免投資風險,使上市公司在投資的各個階段都能夠進行風險投資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進行投資決定與投資戰略部署。分段投資機制建立在上述的合同連接過程中,也就是說,在上市公司對每一階段的項目進展過程中,能夠依據項目本身的進展進行合乎項目階段的投資。只有上市公司在明確投資對象本身的進展情況的基礎上,才能為投資項目的具體進展情況進行分析。
(四)有效的管理監控
有效的管理監控是投資者對于投資項目的一項權利。客觀來說,任何投資者都有權利對其投資項目進行監控,這是由風險投資的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只有在有效的管理監控之下,風險投資者才能夠真正知悉項目進展以及市場變化情況,也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有效的管理監控才有建立的必要,這是上市公司對于風險投資的基本權利。要對項目進行有效的管理監控,就必須使得上市公司進行外圍式的觀察,逐漸在分階段投資以及合同連接過程中對其投資的項目進行具體分析,在具體分析結果上進行有效的管理監控。
五、上市公司加強風險投資管理的措施思考
(一)注重運用投資杠桿
借助于物理學上的基本原理——杠桿原理,經濟學上進行理論創新的過程中,投資杠桿理論應運而生。投資杠桿指的是,投資者利用自身優勢與外在優勢,在綜合運用上述優勢過程中,把其投資的利益最大化,實現投資收益的杠桿式跳躍。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分析風險投資的基本原理,綜合運用投資杠桿理論及其內外優勢,達到收益的最大化。
(二)建立健全風險監控機制
風險投資以其高收益性、高投資性而著稱。建立健全其風險監控機制既是對風險投資的要求也是對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監控機制,有助上市公司因避免投資失敗而帶來的麻煩,也有助于投資項目本身的正當化,實現上市公司與投資項目的真正融合。同時必須明確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過程中,建立健全其安全風險監控機制可以使上市公司自身的項目風險機制與項目承擔風險機制降低,達到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實現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的真正目的。這就需要上市公司與投資項目二者充分結合起來,二者共同努力,才能達到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監控機制的目的。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必須把內部的風險預估團隊以及風險應對團隊建立起來,完善上市公司的內部的風險預估團隊是建立健全風險監控機制的前提條件。風險投資項目本身在整個風險投資過程中,也面臨著風險,這就需要風險投資項目自身樹立危機意識,不斷尋找危機的解決辦法與危機應對辦法,實現項目順利進行的同時,達到精準預測項目風險的目的。
(三)規避代理風險
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的過程中,基于其現實需要會尋找風險投資公司進行風險投資。因為,對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不具備風險投資的專業能力,讓專業的投資公司進行風險投資是一種有益選擇。市場上的風險投資公司良莠不齊,專業能力大相徑庭,這就使得上市公司對于選擇其代理投資的公司過程中,經常感到困惑。風險投資公司的經驗越豐富,其能力也就越強,專業素質越高,代理風險越低。反之,亦然。市場上的這些客觀情況,需要上市公司必須注意把投資公司的優勢以及劣勢進行仔細區分,明確投資公司本身的人員組成情況、人員專業素質情況以及其進行風險投資的經驗等,這些都是規避代理風險的必要條件。
(四)加強公司內部管理
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意味著上市公司本身具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因為風險投資本身就意味著風險大。應對風險投資的風險,離不開一個高效運作的上市公司高效的市場管理團隊,所以上市公司在投資過程中,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內部管理,融入自身的管理優勢,總結自身的投資經驗。對上市公司的團隊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也就是對上市公司風險投資負責部門進行合理的責任區分,使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團隊能夠在明確其相應責任的基礎上,實現其能力與責任掛鉤的發展形勢,這有助于加強上市公司風險投資的管理與運作。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建立一支能夠預測市場投資風險、應對風險投資以外的專業團隊是加強其內部管理的有效途徑。
六、結語
對于上市公司的風險投資而言,必須根據上市公司的具體特點,在綜合分析上市公司的優勢以及劣勢的基礎上,不斷總結上市公司風險投資的教訓與經驗。只有在明確風險投資的特點以及風險投資的潛在風險,綜合分析上市公司與風險投資的基礎上,才能為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投資提供有益的措施。
[參 考 文 獻]
[1]宋效中,程瑋.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4(11):34-38
[2]章悅.創業板上市公司風險投資與關聯交易的實證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0-102
[3]張科舉.創業板上市公司IPO前后業績變動及風險投資的角色[J].商業研究,2016(1):77-82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