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摘 要] 現代物流業作為推動市場經濟深化前進的動力之一,躋身21世紀幾大最具發展前景朝陽產業之列。然而其發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市場需求基礎受限,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落后,現有管理體制缺乏改革創新,物流專業優秀人才匱乏。因此提出構建并完善信息平臺,提高服務質量與水平,重視基礎設施與技術裝備建設與投入,完善管理與標準化模式并注重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等合理化建議,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關鍵詞] 現代物流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59.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3-0086-03
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one of the driven forc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one of the sunrise industries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development prospect.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limited market demand basis, poor service quality and standard,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ent,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shortage of logistic talents.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cluding developing information platforms, raising service quality and standard, invest more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equipment, sound the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pattern, focus on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一、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相比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二十世紀末才開始正式重視著手于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順應貿易往來的商業發展趨勢,形成了以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管道運輸為主的基礎物流運輸設施體系。我國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量大,且發展勢頭迅猛。
由于起步較晚,我國的物流運輸設施體系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但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短期內還是取得了傲人的成績,鐵路、公路站場和貨運樞紐、海運和內河港口、機場等公共設施工程大規模的建設起來。2003年國內以萬噸級為單位的沿海港口多達六百個,港口的增設極大的優化了物流業的運輸線路,同時也為作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為了更好的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與之匹配的相應輔助性設施也隨之涌現,物流業的主體核心設施快速的成長比如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飛速進步,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取得了質的飛躍,并帶動了共用通信網的規模的不斷擴張、物流業的技術層次和服務水平都在不斷進步。并且從2003年開始,隨著移動電話的普及率持續上漲加之互聯網平臺的激增,電話業務開始向互聯網業務過渡,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現代物流技術逐步得到應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在經濟走向和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部分以重工業為核心產業的企業逐漸意識到將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到產品生產和流通中的重要性。比如當下的業務流程大部分以訂單為基礎進行變形,具體表現在生產的組織結構、生產材料的采買和成品的流通和銷售以及后期的配送和運輸等。通過對產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等一系列過程進行整合從而實現一體化的運行模式。一體化的運作模式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庫存產品的堆積量,另一方面能有限的減少資金的占用和損耗,緩解企業壓力,從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三)全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
國內的市場經濟處于興奮期,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該過程中現代物流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據統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粗略測算表明,中國全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為21.4%,下降了2.6個百分點。數據結果無不指示著全社會物流總成本占我國GDP的比重在逐漸走低,而將現代物流技術應用于日常產品生產流通的工商企業其物流成本在大幅度的走低。現代物流業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起來,目前在國際上將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水平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重要參考條件之一。現代物流技術作為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其基礎產業的發展程度與國家的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之間存在著正比關系,被稱為加快經濟增長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潤源泉”。由此可見,以現代物流產業為課題,研究其發展前景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二、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需求基礎受限
我國對現代物流業的研究起步較晚,較西方發達國家而言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目前大部分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自給自足的經營組織方式,大大限制了物流活動中的運作效率。傳統的經營組織方式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大部分企業內部對自我服務模式的過度應用。自我服務模式固然有一定的好處,然而并非企業發展的萬能鑰匙,利用自我服務優勢的前提需要滿足外部的限制條件才能更好的發揮其職能作用。這就導致了以自我服務模式為主導的傳統物流方式會拖延企業物流活動的運作效率。其次也限制了其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的產生和發展。部分企業開始意識到了通過應用內部物流管理來加快提高物流效率,這基于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大方向和市場的發展趨勢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然而由于目前國內市場還未形成較為統一且科學嚴謹的現代企業制度,導致現有的內部運行制度無法與其物流設施進行有效的剝離,市場需求頻頻設限的條件下,大多數企業的物流革新計劃破產,繼而依然沿用傳統的物流方式。
(二)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國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現代物流應用的重要性,國內已經陸續出現了部分具有針對性的專業化物流企業,但由于理論研究的不足加之工作經驗的缺失,該類公司的物流服務水平和效率依然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雖然部分企業強調了其物流管理的專業化,但其服務水平依然停留于提供簡單且技術含量低的產品運輸和倉儲的服務水平中,在產品的流通及后期加工、物流信息的統計管理、庫存數量及存儲管理和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務領域還處于留白階段。特別是在物流的方案和產品流通過程中的物流服務問題上如何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還處于被忽視的狀態。加之目前國內大多數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還較為落后,服務水平和服務類別還有待提高,在缺乏科學嚴謹統一的內部管理規程下,其物流管理若想在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上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較為落后
將現代物流管理應用于企業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利用現代化物流管理實現對成本的控制,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成為主要途徑。然而當下該行業發展存在的最為突出的矛盾在于與之匹配的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較為落后,大大限制了其縱向發展。其次由于目前國內缺乏一個科學嚴謹的物流產業的管理標準,導致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仍處于交叉管理點混亂的狀態,規模結構小,耗資量大且不便于管理。交通運輸是物流的根基之所在,其規模的分散特質導致物流集散,給商品的存儲帶來了諸多麻煩。由于符合條件的儲運設施數量較少且服務水平有限,因此,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還存在準多的紕漏,從而拉低了現代物流設施的整體運作效率。
(四)現有的管理體制缺乏改革創新
國內物流業的探索起步較晚,因此缺乏一套相對科學嚴謹的管理體制對其進行約束和監督。由于我國所施行的管理體制是由多個部門共同執行的,因此在執行過程中也會依據不同的運輸方式對各部門的管理職責進行劃分。這種區域狀的分割方式為現有的管理制度對物流業進行約束的過程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并在一定程度上對物流產業的發展和影響造成了限制。在多頭管理、分段管理的背景環境下,現有的政策法規相互之間存在著關鍵性的矛盾導致各種物流服務工作難以開展。因此如何加快現有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工作十分重要。
(五)物流專業優秀人才的匱乏
優秀的物流人才是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充足的人才資源有利于企業更好的探索物流業的發展大格局。通過儲備優質資源,才能更好的構建優秀的員工隊伍,從而不斷地發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然而目前由于企業內部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不夠重視,加之高校為企業輸送的人力資源良莠不齊,導致物流專業方面缺乏具有針對性,建設性的復合型人才。人才是該行業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為了更好的促進物流業的發展,重視對物流業的人才培養工程成為當務之急。
三、針對我國物流業發展提出的合理化建議
(一)構建并完善現有的信息平臺
在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的當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信息技術的前進。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柱而興起的電子商務更深層次的向現代企業的管理和發展中浸透。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電子商務的普及極大程度的降低了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的成本費用,企業通過控制運營成本從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在經濟走向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催生下,物流業得到了更長遠的發展。首先,國際物流的流通效率受到多方面制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興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其發展趨勢是建立智能化運輸系統。智能化的運輸體系主要包括為對實時運輸的物流進行跟蹤定位、篩選整理優化物流路徑的地理信息、全球網絡定位系統、三維條形碼技術和紅外線感應系統等四大主體的新興信息技術。其中運輸過程中對物流的電子化聯網倉儲管理是與互聯網平臺的網絡財務系統的后臺進行捆綁的,這也是電子商務時代的具體應用特征。
(二)加快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進步
第三方物流市場的崛起有利于企業通過加快對現代物流管理的建設和應用來合理控制產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另外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更有利于物流業趨于定向化、專業化、和合理化的發展,從根本解決傳統物流業物流系統的低效率、高成本的弊端。第三方物流市場能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定制性的物流服務,是因其本質是以物流企業間的資源共享、服務整合為核心的融合型業務發展模式。在該模式下再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導航定位技術來實現提高3PL服務水準的根本目標,從而為合作企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三)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裝備的優化工作
目前我國的物流業發展較晚,現形成的物流信息系統也只是初具規模,在實際的運營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物流信息作為反應該系統現代化程度的重要參考指標,也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外部條件,通過對傳統的物流網絡資源進行整合,建立以全國為基點向外發散且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切合的物流信息網絡。物流業以物流信息為主導的設施革新對引導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飛速進步的當今社會,通信業的發展為物流信息系統的構建和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以物流信息系統為切入點,吸納引入以網絡技術、EDI、GPS、條碼與RF技術、POS為主體的先進信息技術,并將該類技術應用到物流業的具體采購、訂單管理、庫存控制與配送管理的流程中。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子系統,在該基礎上引入訂單受理與出庫系統、庫存倉儲管理系統、商品追蹤系統、求車求貨系統等。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提高物流系統的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活動的成本。
(四)完善現有的管理體制的標準化建設工作
制定出科學嚴謹的現代物流標準化體系十分為重要。通過物流管理體系對行業規范和管理從而促進物流服務業與信息化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也成為大的發展趨勢。因此為了深化物流業在現代企業運營中的應用程度,制定較為統一的物流行業標準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物流各個組織環節、流通階段、各地區配備的物流設備等方面進行細節性的標準規劃,極大的促進物流技術和物流貨物流通兩者之間的對接,從而加快物流配送的效率。由于我國的物流業起步較晚,缺乏一定的經驗,因此借鑒總結國際先進物流企業的管理經驗十分必要。建立完善的現代物流管理體系,探索與我國基本國情相匹配的物流管理模式,從而構建出科學嚴謹的管理體制來提升我國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五)注重對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
對于企業來說,充足的人才資源有利于企業更好的探索物流業的發展大格局。通過儲備優質資源,才能更好的構建優秀的員工隊伍,從而不斷地發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根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要不斷的篩選求職者的基礎條件,加強對人才的儲備和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從為企業篩選出優質的員工資源,為企業長遠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企業內部在鼓勵物流管理方面的員工積極參與培訓之余,還要適當的引入競爭機制來充分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當前的管理水平,將培訓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值。我國的物流管理起步較晚,在培養專業人才上還存在著準多的短板。企業可以此為切入點,學習借鑒發達國家較為成熟的管理經驗,培養出與企業文化、企業氛圍匹配的復合型物流人才。其次,國家方面要重視對高校現代物流管理學科的資源投入,重視該學科上師資力量的投入,從而為企業輸送優質的人才資源。
四、結語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由于企業數量激增市場競爭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以運輸體系和物資計劃分配體系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業作為推動市場經濟深化前進的根本,躋身21世紀的幾大最具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在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現代物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由于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在其發展的漫漫長路中還存在著著諸多的問題。因此從市場基礎、服務水平、基礎設施、管理制度和人才培養等五個主要方向出發,為企業在多變的經濟形式中更好的解讀市場需求,同時通過高效的物流系統降低流通成本,從而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大目標。
[參 考 文 獻]
[1]許丹.我國小城市快遞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2):40-41
[2]張騰龍.我國現代物流法律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物流技術,2014(13):60-61,64
[3]鞠佼.淺談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4(20):362
[4]肖駿.現代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14(11):47-48,52
[5]馬好付.淺談我國現代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化建設,2016(4):390
[責任編輯:史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