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虹+劉奕鈿
[摘 要]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我國所面臨的綠色貿易壁壘愈加被人們重視。綠色壁壘的合法性和復雜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這種方式來保護本國進出口貿易,對我國的對外貿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通過分析我國對外貿易和“綠色建設”的概況,綠色壁壘會提高出口成本,削弱產品競爭力;減少對外出口,增加市場進入難度;引發貿易摩擦,影響多邊貿易關系。政府應該認識綠色貿易壁壘,樹立綠色貿易意識;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完善技術法律建設;推動技術改革升級、采用國際認證體系;建立貿易預警機制,拓展信息交流渠道。
[關鍵詞] 綠色壁壘;對外貿易;影響
[中圖分類號] F7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3-0126-02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foreign trade in our country, green trade barrier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protect their ow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y means of legitimacy and complexity of green barriers, which have the influence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alyzing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 green barriers will increase the export costs and weaken th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reduce the export and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the market entry, bring about trade friction and impact multilateral trade relatio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cognize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nd establish consciousness,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pport and perfect the legal of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reform and upgrade and use the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system, establish the trade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expand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channels.
Key words: green barriers, foreign trade, influence
一、綠色壁壘的概念
綠色壁壘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簡稱,也被稱為環境貿易壁壘、環境壁壘、綠色保護主義。綠色貿易壁壘是指一種以保護有限資源、環境和人民健康為旗號,通過特意制定一系列嚴苛的環境標準,對進口的產品或服務加以限制。綠色壁壘一般通過技術標準制度、環境標志制度、綠色補貼、包裝制度、衛生檢疫制度、市場準入制度等形式出現。綠色壁壘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但同時從形式上來看,它又是具備一定合法性的。綠色壁壘的設置相對傳統貿易壁壘較復雜,所涉及的產品范圍也更加廣泛。
二、我國對外貿易及“綠色建設”概況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國的對外貿易一直保持著快速的增長,對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對外貿易第一大國。2005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僅為17604.39億美元,到2015年高達39569億美元,十年共增長21964.61億美元,較2005年增長了124.77%。
(一)我國對外出口貿易
綠色壁壘更加針對的是我國對外出口貿易部分。在我國整體出口規模中,根據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IC),可將我國出口貿易的結構分為初級產品以及工業制成品兩大部分。其中,初級產品可再細分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飲料及煙類、非食用原料、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動、植物油脂及蠟;工業制成品可再細分為化學品及有關產品、輕紡產品、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機械及運輸設備、雜項制品、未分類的其他商品。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05年出口總額7619.53億美元,其中初級產品490.37億美元,工業制成品7129.16億美元。2014年我國出口總額增長至23422.93億美元,其中初級產品1126.92億美元,工業制成品22296.01億美元。
根據以往綠色壁壘案例總結,綠色壁壘所針對的產品相對集中于農產品、紡織、成衣、玩具、化妝品、日用品、家具和家用電器等部分。依據SITC分類,重點關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以及輕紡產品、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兩大類。2005年,我國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為224.80億美元,占當年初級產品45.84%,占出口總額2.95%;輕紡產品、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為1291.21億美元,占當年工業制成品18.11%,占出口總額16.95%。至2014年,我國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為589.14億美元,占當年初級產品52.28%,占出口總額2.52%;輕紡產品、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為4002.24美元,占當年工業制成品17.95%,占出口總額17.09%。這兩個大類是綠色壁壘重點針對的兩個部分,并且長期占據了我國出口總額的20%。
(二)我國“綠色建設”現狀
綠色壁壘的出發點是環保以及人類健康,它是通過設立各種嚴格的法律法規、以及高技術的標準從而對進出口貿易形成一定限制的,因此,一個國家具備完善的法律法規與否,企業具備達到國際技術標準的生產能力與否,就在一定程度上間接成為是否可以較好的應對國際綠色壁壘的能力反映??蓪煞ㄒ?、環保標準這一部分視為一個國家的“綠色建設”部分進行分析。根據中國環境保護部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環境保護部所收錄的關于環保方面的法律有34部,法規條例51條,規章制度96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1324例,獲得國家環境標志認證的企業21427個。我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已經基本趨于完善,但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獲得環境標志認證的企業個數與中國龐大的企業總數相比,所占比例仍顯不足,因此我國在“綠色建設”這一部分上仍有很大空間可以提升。
三、綠色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影響是顯著的。由于歐盟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正在不斷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提高技術和環保標準,同時受限于貿易環境和生產技術等條件,綠色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是長期存在的。
(一)提高出口成本,削弱產品競爭力
在對外貿易中,由于綠色壁壘在技術標準上的限制,往往還會產生質量檢測上的檢測費用、相關貿易信息的咨詢費用、各項標準體系的認證費用以及為解決貿易糾紛而產生的費用等等。這些費用大大的提高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出口成本。而出口成本的增加就會使得相應產品喪失一定程度的價格優勢,從而影響到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使得相應的生產企業和從事出口貿易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出口成本的增加不僅對企業的運行造成一定的負擔,同時,對這些企業進行國際貿易的積極性也是一種打擊。
(二)減少對外出口,增加市場進入難度
我國同許多國家都建立并維持著相應的貿易關系。然而,各國家、各地區對于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指標存在標準化的差異,對于商品的生產、加工、存放、運輸和銷售各個環節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我國產品的出口因技術標準和環保水平的劣勢在面對綠色壁壘時遇到了挑戰。這些標準有的過于嚴苛以至于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很難適應,在面對無法克服的技術環保障礙時只能從國際貿易中選擇退出,同時也增加了我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對我國產品的對外出口貿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引發貿易摩擦,影響多邊貿易關系
我國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意味著更多的貿易機會,但隨之而來的也是種種貿易規則的限制。發達國家依靠先進發達的科技技術、雄厚的經濟資本,以環保、衛生等為依據制定了各式各樣的綠色壁壘,以超高標準、超嚴規格來限制我國紡織、皮革、農產品之類的商品的出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的貿易出口。而我國企業在面對這些過高過嚴的綠色壁壘限制的時候,就無法避免的會與其他國家、地區、經濟組織產生貿易糾紛,這會對我國建立和諧良好的雙邊或者多邊貿易體系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我國應對綠色壁壘的對策建議
(一)認識綠色貿易壁壘,樹立綠色貿易意識
綠色壁壘是新時代貿易下的產物,根據《貿易技術壁壘協議》在實際上受到一定的鼓勵和保護。同時,綠色壁壘這一概念也間接地反映出了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消費傾向。因此,我國以及相關企業應當積極主動了解綠色壁壘,包括綠色壁壘的概念、存在形式及特點等,通過對綠色壁壘的認識,明確產品的綠色化標準化是突破綠色壁壘的主要方向,從而樹立起相應的、符合世界主觀潮流的綠色貿易意識。我國企業只有對貿易游戲規則足夠了解,才能更好的參與到世界貿易舞臺的競爭中去。
(二)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完善技術法律建設
政府可以對有關技術機構提供技術研發和創新的資金支持,對從事對外貿易的企業提供專業的信息咨詢、金融信貸和技術支持等,有效地幫助企業克服綠色壁壘問題。同時,環保部門等相關政府可以會同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企業,對我國對外貿易環境的技術法規和法律進行補充,對于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有關法制建設進行完善,對于綠色壁壘涉及到的環保、安全、衛生、清潔化技術等范圍重點監督,推動企業自身的產業技術的提高與發展,推動生產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穩步前進。
(三)推動技術改革升級、采用國際認證體系
綠色壁壘大多是對于企業產品質量的各項綠色技術指標的限定,所以企業解決綠色壁壘障礙的根本辦法就是研發清潔化生產技術,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企業應該從技術層面上進行投入和改革,研發出能達到國際綠色技術標準的生產技術,以滿足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的國際市場的需要。同時,我國政府和企業應主動實施諸如ISO14000等體系的認證,幫助企業樹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幫助企業明確企業發展戰略方向,幫助企業生產質量更好、更能與國際需要接軌的產品。
(四)建立貿易預警機制,拓展信息交流渠道
企業應當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聯系,在專業的行業協會的幫助下建立起完整的預警機制,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預警機構。同時,信息交流渠道的拓展也勢在必行。企業在面對綠色壁壘時也可以積極向國家政府和行業協會進行咨詢和求助。在國家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間形成的預警機構上設立專業的信息交流平臺,對國際上最新的綠色貿易壁壘進行公示,對需要注意的限制內容、已被綠色壁壘所限制的企業進行重點通知,對已找到克服綠色貿易壁壘的方法經驗進行分享交流。
[參 考 文 獻]
[1]王旭.對綠色貿易壁壘的認識[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21):95-96
[2]武振.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當代經濟研究,2004(5):29-32
[3]陳利娟,霍文亮.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5):111-112
[4]李志軍,莫載超.綠色貿易壁壘應對措施探析——以綠色貿易壁壘的合理性為視角[J].當代經濟,2008(10):100-101
[5]杜強.全球綠色貿易壁壘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對策[J].亞太經濟,2003(2):44-47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