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春
摘 要 “中央廚房”全媒體報道平臺是一種將新舊媒體進行融合的新興模式,其誕生為我國的媒體行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文章首先對“中央廚房”的誕生進行探討,從公眾傳播、信息分層發布、產品和用戶四個角度總結“中央廚房”下新聞生產理念,進而從三個方向解讀“中央廚房”未來的探索方向。
關鍵詞 全媒體;中央廚房;理念;探索運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3-0080-02
隨著全媒體理念的不斷探索和深入,“中央廚房”這一概念在傳媒界得到了普及,不僅各大傳媒集團開始進行應用領域的探索,同時其也得到了黨中央的認可。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6年2月19日上午到人民日報社進行調研,人民日報社社長針對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進行了匯報。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建設全媒體平臺即“中央廚房”的大平臺推進融合發展道路是正確的,自此,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正式運行。
1 “中央廚房”的誕生
“中央廚房”原本指的是餐飲業的一種管理模式,是一種將采購、配送、烹飪進行統一調度的廚房模式,這種模式具有集中規模采購、集約生產降低成本的優勢。后來,媒體行業將這一理念進行了吸收和轉變,讓傳統媒體在轉型中能夠通過集約化制作,從而讓過程能夠實現多級開發,而這樣的媒體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傳播效果,同時也能夠節約成本。雖然我國各地對于“中央廚房”這一理念的實踐各有不同,然而卻有著“新舊融合、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發布”的共識。對于中國的傳媒行業來說,2005年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時由于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利潤整體下滑,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需要進行改革,因此其不斷嘗試擁抱互聯網的方法,由此促進了全媒體平臺的誕生。到了2007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啟動了“全媒體數字采編發布系統工程”,同時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中國安全生產報、煙臺日報傳媒集團三家單位設定為應用“中央廚房”的示范單位,對數字復合出版這一形式進行了研究和開發。這種具備集約處理功能的媒體模式在中國首次得到嘗試,爾后的10年,其也在中國得到了更加長遠的發展。
2 基于“中央廚房”的新聞生產理念
2.1 分眾傳播理念
在“中央廚房”模式下,原本僅對單一報道平臺及其受眾負責的記者,現在則需要向多個終端分眾用戶,從一對一轉變為一對多,因此,為了發揮“中央廚房”的優勢,記者應當樹立分眾傳播的理念。在媒體行業中,記者是信息產品生產的源頭,這一點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 “中央廚房”都是肯定的,記者對于信息資源的占有率對新聞生產等下游環節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傳統采編模式之下,記者往往只為單一媒體服務,信息采集供應對象也是單一的受眾群體,信息采集定位基本一致,因此其不需要在意不同受眾的不同感受。然而到了“中央廚房”中,一個媒體集團擁有的子媒體數量大幅度提升,但是記者隊伍卻采用統一指揮和統一管理的方式。這樣的組織框架使得記者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并且改變了原先的生產關系,通過分眾傳播的方式,將不同信息終端的發布內容呈現出多樣角度,讓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的發布形成遞進和錯位的形式。
2.2 信息分層發布理念
所謂信息分層發布指的是記者在采集到信息之后,通過一個或者多個技術平臺對其進行過濾和分割,最終加工成為能夠供應集團內部多個子媒體發布的信息,在“中央廚房”模式下,這種理念的樹立尤為重要。而對信息進行分層發布的便是編輯,在“中央廚房”中,編輯的職能發生了重心轉移,以往傳統的媒體中,編輯的職責是修改文章,并對信息進行校對、改寫、制作標題等,然而在“中央廚房”中,為了讓稿件的質量能夠迅速達到公開發布的標準,需要對信息的層級進行開發,讓一條新聞的分析和整合體現出多層次、多側面的特點,并且將不同新聞要素具化,使其適合各終端的表現需求,從而讓最終的新聞產品能夠滿足多種媒介形態的需求,讓信息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實現最大化,不僅能夠降低新聞信息采集所需要的成本,同時也能夠擴大利益。同時,信息分層發布的理念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對新聞信息資源的利用方面,同時也增強了新聞的即時性。傳統新聞模式下,編輯的思維方式占據了主導地位,無法實現精確的分層。然而在“中央廚房”中,新聞發生后前方記者以最快速度發布簡訊,編輯通過網站發布,前方的滾動采訪配合后方的滾動播報,這樣的信息分層流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新聞的即時性。相比于傳統媒體需要經過更長的時間才能將新聞發布,“中央廚房”能夠讓新聞通過網絡客戶端進行即時發布,更符合了信息既全面又分層,既動態又有深度的要求。
2.3 產品理念
在新技術的推動之下,新聞傳播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社交網絡的快速成長,讓用戶在媒體融合實踐中的表現頗具成效,這就使得新聞產品化成為了更加現實的事物,為了適應這一趨勢,樹立產品理念是極為重要的。就目前而言,全國各地的“中央廚房”都著力于打造新媒體產品,包括內容產品、關系產品、服務產品等三大種類。當新聞從作品轉向為產品,就要求媒體人應當將思維進行轉變,樹立產品理念,將作品創作思維轉變為產品制造思維。兩種思維模式下,最終產生的結構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具有更多的主觀意識,而后者則需要生產者將用戶放在首要考慮的位置,將服務用戶作為第一要務,樹立產品理念,以實現產品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新聞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其最大的要求便是得到用戶的認同,而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新聞產品能夠體現出新聞的“互動性”“參與性”和“服務性”。“中央廚房”的模式便能夠讓新聞直面用戶,通過對用戶閱讀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了解用戶的需求,并且向用戶開通特殊通道讓其能夠參與到新聞生產中來,進而最大程度上解決產品的用戶滿意問題,實現其產品的市場價值。
2.4 用戶理念
當新聞作品轉變為新聞產品時,受眾也就發生了轉變,因為是產品,從而受眾群體也就變成了用戶,由于這一系列的變化,新聞理念也要發生轉變。而受眾發生轉變的同時,也就表明了媒體與其關系也與之前有了本質的區別,新舊媒體對于媒介使用者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舊媒體中受眾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而在新媒體中用戶則成為主動的一方;其次,受眾群體是一種類型化概括,相反用戶則是許多不同的個體,區分度相對較高;最后,受眾的重點在于接受,而用戶的重點則是要求更多的分享和體驗。因此,對于新聞產品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只有樹立起用戶理念,重視用戶的體驗,才能讓新聞產品效果更加明顯。對于媒體人而言,用戶理念的體現并不陌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將這一理念通過多角度進行呈現,強化用戶的價值體驗,滿足用戶的個性需求,是用戶理念最值得探討的核心。
3 探索未來“中央廚房”的發展方向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中央廚房”模式讓傳統媒體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為用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在信息化的時代讓媒體能夠適應移動傳播的需求。然而對于“中央廚房”模式而言,其畢竟是一個新的事物,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應當注意,媒體融合不僅應當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同時也應當注重媒體機構之間的融合,最終實現產業和媒體結為一體的目標。然而,當下的“中央廚房”表現的融合尚處在內容層面,如何進一步開拓還需要從業者探索。其次,雖然“中央廚房”讓報道的集約化管理得以實施,然而目前的融合報道僅是將多種媒介形式的報道堆砌組合,沒有形成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報道平臺,應當大力發展網絡平臺,真正實現多媒介融合報道。最后,對于新興的技術產業來說,人才是稀缺的資源,讓更多的從業者能夠熟練運用“中央廚房”模式所需要的技能,組建合適的隊伍,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4 結束語
“中央廚房”是媒體發展所產生的必要模式,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從業者應當主動參與到完善“中央廚房”之中。目前我國已有許多家主流媒體對“中央廚房”全媒體平臺進行了實踐,并從過去離散的、局部的、地方的實踐上升到了整體推進的程度,同時也不再僅注重報道創新,而是強調從制度上創新。雖然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但從目前的市場評價來看,“中央廚房”正在飛速發展,也能夠帶領媒體行業走進一個全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林暉.從“新聞人”到“產品經理”,從“受眾中心”到“用戶驅動”:網絡時代的媒體轉型與“大眾新聞”危機——兼談財經新聞教育改革[J].新聞大學,2015(2):1-6.
[2]孫志剛.“新”新聞產品的設計思路與評價[J].傳媒評論,2015(3):83-87.
[3]楊昕.融合,從建好“中央廚房”做起 衢州日報報業集團實施全媒體轉型的實踐與思考[J].傳媒評論,2014(8):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