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元
摘 要:筆者結合自身施工工程實際,就共和至玉樹公路改擴建工程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進行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面層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一、工程概況
共玉高速公路是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guī)劃“一縱一橫兩聯(lián)”公路網中“一縱”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自共和縣的恰卜恰鎮(zhèn),接京藏高速共和至茶卡公路,終點止于玉樹縣結古鎮(zhèn)(新寨東)。途經海南、果洛、玉樹藏族自治州。一路翻越河卡山、鄂拉山、姜路嶺、長石頭山、大小野馬嶺、巴顏喀拉山、雁口山,跨黃河、通天河,公路全線穿越凍土區(qū),其中多年凍土路段長達227.7km,占路線總長的35.8%。全線平均海拔在4100m以上,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地理和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是在青藏高原凍土區(qū)修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項目區(qū)深處高海拔、高嚴寒的巴顏喀拉山南麓,屬典型的高原大陸行半干旱氣候類型。本地區(qū)全年冰凍期長達7個月,境內分布有較大面積的凍土帶。
二、透層、下封層施工
1.對已驗收合格的基層用空壓機進行清掃,清除浮塵和雜物,并且使基層表面保持干燥,透層采用符合AL(M)-1或AL(M)-2技術要求的中凝煤油稀釋瀝青,瀝青用量0.6L/㎡~1.5L/㎡,用瀝青灑鋪車灑鋪均勻,不留空白。透層油滲入基層的深度不少于5mm~10mm,并能與基層聯(lián)結成一體,否則應重灑。
2.封層采用1cm石油瀝青同步碎石封層,瀝青用量為1.2~1.3kg/㎡碎石采用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S14規(guī)格,用量為7~9m?/1000㎡,在噴灑完封層油后,可進行碎石的撒鋪,碎石應潔凈、干燥,在灑鋪前采用灑鋪后稱重的方法調試碎石灑布車的灑鋪用量,個別機械撒不到的地方由人工撒鋪,撒鋪完碎石之后,用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并做好交通管制24h,禁止任何車輛行駛。
三、混合料的拌合
1.向控制計算機輸入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數(shù)據(jù),將各種材料裝入相對應的冷料倉,經傳輸帶初步計量傳送后送入加熱滾筒進行加熱,其加熱溫度由系統(tǒng)自動控制,再進行篩分,然后進入各熱料倉,由計算機發(fā)出指令自動計量后進入攪拌缸干拌10s,加入經過計量的礦粉和瀝青,經拌和后進入貯料倉,裝車運輸。
2.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等都要進行嚴格控制。每天開始幾盤集料應該提高加熱溫度,并干拌幾鍋集料廢棄,再正式加熱瀝青混合料。瀝青加熱溫度設定為150℃~160℃,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控制在140℃~160℃(超過185℃者廢棄)。且在貯料倉貯存過程中溫度降低不超過10℃。根據(jù)高原氣候特點,瀝青及礦料加熱溫度盡量以控制溫度的上限來進行控制,以保證瀝青現(xiàn)場攤鋪溫度。
3.強制間歇式拌和機每盤的生產周期瀝青混合料不少于45s,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10s。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應調整瀝青、礦料添加的延遲時間,確保瀝青先與集料接觸,添加瀝青中途才開始添加礦粉,使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并確保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勻。
四、混合料運輸
1.采用手持式溫度測定計檢測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xiàn)場的溫度。
2.拌和機向運料車放料時,汽車應前后移動進行分層裝料,移動次數(shù)盡可能多,并至少移動3次,以減少粗集料的分離現(xiàn)象。運料車在車廂底板上涂一層防止瀝青黏結的隔離劑,嚴禁使用柴油,宜采用豆油或色拉油等植物油與水配置比例1∶3的溶液。
3.根據(jù)拌和能力或攤鋪速度計算后確定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數(shù)量,并略有寬余,安排等待卸料的車4~5輛在施工過程中前方等待。在連續(xù)攤鋪過程中,運料車與攤鋪機保持10cm~30cm的距離,卸料時運料車掛空擋,攤鋪機推動運料車行進。
4.由于本標段處于海拔高、溫差大,運料車采用良好的棉被覆蓋,卸料過程中繼續(xù)覆蓋直到卸料結束取走篷布,以便保溫或避免污染環(huán)境。
5.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地點后,工長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拌和質量,不符合溫度要求或已結成團塊、已遭雨淋、花白料、油過大的混合料不得鋪筑。
五、攤鋪與碾壓
攤鋪機全幅進行攤鋪,攤鋪機上安裝橫坡儀控制面層的橫坡(超高過渡段根據(jù)兩側鋼絲繩拉線),待攤鋪穩(wěn)定后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控制厚度進行攤鋪。攤鋪前由工人沿已經放樣的邊樁,拉線,用白灰撒出攤鋪機行走的路徑,保證攤鋪的線性平順。碾壓采用先輕后重、先慢后快、適時碾壓、先靜后振、直進直出、分段碾壓、打斜抹平的施工程序依次進行。
六、瀝青混合料各環(huán)節(jié)溫度的控制
在瀝青混合料生產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特別強調溫度的控制,這是質量控制環(huán)節(jié)需特別注意的因素,瀝青混合料的出料溫度是保證其運輸、攤鋪、碾壓等溫度的根本所在,若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控制偏低,如果遇到瀝青混合料溫度有不可預測的損失時,碾壓溫度則達不到要求,導致施工質量缺陷。高溫碾壓較之低溫碾壓存在很多益處。高溫碾壓時,瀝青混合料易于嵌擠密實,節(jié)省碾壓功能;而低溫碾壓時,瀝青混合料易于穩(wěn)定但不易于密實,碎石棱角易于破碎,裹覆在碎石上的油膜容易受到破壞。
因此,我們必須要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出料溫度,并按照規(guī)范要求使瀝青、石料的加熱溫度以及混合料的出場溫度合規(guī)合理。
七、接縫處理
橫向接縫全部采用平接縫形式。橫向接縫上下層錯開1m以上。具體的處理方法:先用3m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時,垂直于路中線切齊清除。清理干凈后再端部涂粘層瀝青接著攤鋪。攤鋪時調整好預留高度,接縫處攤鋪層施工結束后再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橫向接縫的碾壓先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橫壓,碾壓時壓路機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碾壓一遍向新鋪料方向移動15cm~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
八、質量檢驗
拌和站內設專職試驗員一名,檢測瀝青混合料的材料加熱溫度、混合料出廠溫度,取樣抽檢、篩分檢測混合料的油石比、礦料級配等。通過馬歇爾試驗,來測定取樣成型試件的流值、穩(wěn)定度、空隙率等參數(shù),用來計算其合格率。
面層鋪筑過程中,隨時對鋪筑質量進行檢測。平整度上面層不大于3mm,下面層不大于5mm;寬度連續(xù)測定,滿足設計寬度;壓實度利用攤鋪工程進行控制,即不斷用插尺或其他工具插入攤鋪層測量松鋪厚度,待路面完全冷卻后,鉆芯取樣測量厚度;壓實度采取現(xiàn)場控制碾壓遍數(shù),后鉆芯取樣測定密度,計算壓實度。為減少鉆孔數(shù)量,我標段聯(lián)合監(jiān)理、中試、第三方等共同取樣,以避免重復鉆孔,使對路面破壞減到最低。
九、效果評價
本合同段瀝青混凝土全部由拌和站集中拌和,并采用福格勒攤鋪機整幅攤鋪,混合料在運輸、攤鋪時沒有粗細料離析現(xiàn)象產生,拌和料的密實度符合標準規(guī)定要求,并且碾壓充分,沿攤鋪斷面均勻分布。在施工前對瀝青混合料進行的配比試驗設計及驗證試驗以及所選用的原材料均按規(guī)范進行,同時,確定了混合料的配比及含油量,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在鋪筑瀝青混合料前安排專人徹底清掃基層表面的松散顆粒和塵土,不留任何浮灰等松動的材料,以保證瀝青與封層間黏結良好。施工過程中,按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工序管理,按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規(guī)定從嚴施工。安排路面工程師、測量人員緊跟攤鋪機進行虛鋪厚度及高程控制,試驗人員及時進行取芯試驗及平整度控制,確保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碾壓溫度、攤鋪機行走速度、虛鋪厚度及壓路機碾壓速度幾個參數(shù)的高效統(tǒng)一,以保證成品路面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吳聚巧.瀝青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河北交通科技,2007(3):45-46.
[2]張芳,袁銘.高等級瀝青混凝土路面組合式碾壓工藝探討[J].湖南交通科技,2014(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