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 編輯/清風
鼻炎的中西醫療法(上)
——上海市中醫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郭裕采訪錄
文/天下 編輯/清風


郭 裕
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耳鼻咽喉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耳鼻咽喉-口腔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鳴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食藥監局新藥評審委員會專家。
創制了醫院制劑“開音合劑”用于喉部疾病的治療,創制了“耳鳴滴劑”用于治療耳鳴耳聾,開展了穴位注射療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全面應用。
《科學生活》:很多人以為感冒次數多了以后就會自然發展引起鼻炎,是這樣嗎?鼻炎是種怎樣的疾病呢?
郭主任:實際上,并不是因為感冒引起了鼻炎,也并不是因為鼻炎引起了感冒。
一方面,疾病的稱呼不同。我們耳鼻喉科所說的急性鼻炎,也可以稱之為傷風、感冒,這兩者基本上是同一種疾病,僅僅在耳鼻喉科稱之為急性鼻炎,在內科則稱之為傷風、感冒。
另一方面,耳鼻喉科醫生對鼻子的研究比內科更透徹。內科系統所說的感冒,其實是個大概念,其中呼吸道早期的鼻子癥狀,比如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也作為感冒癥狀的體現,對于感冒類型沒有詳細的區分。耳鼻喉科將鼻炎細化,根據病因、病證的不同分可為很多類型,比如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藥物性鼻炎、肥大性鼻炎等。

那么,很多患者也會疑惑:出現鼻塞、打噴嚏的癥狀,去內科就診是否可以呢?可以,但是不精準。因為,感冒和鼻炎不能完全混為一談,但也不能完全排斥。
從解剖結構來講,鼻中隔將鼻腔分為左右二腔,每一鼻腔中又有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等組織結構,在鼻道周圍有單獨的空腔,分別為上頜竇、蝶竇、篩竇、額竇等竇腔,這些構成了完整的鼻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出現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作為鼻部疾病來處理。老百姓常說的鼻炎,其實分為鼻炎與鼻竇炎兩大類,主要在鼻腔和鼻竇內。
《科學生活》:鼻炎的癥狀是否都是鼻塞、流涕呢?鼻炎如何分類呢?
郭主任:并不是所有鼻炎的癥狀都是鼻塞、流涕。鼻炎的癥狀可以單獨出現,而并不是全部包羅。比如急性鼻炎,可以出現鼻塞,也可能不出現。即使是同一癥狀,也有很多不同。比如流涕,鼻竇炎流黃膿鼻涕,西醫認為這是有細菌感染的表現,中醫認為這是濕熱上壅;而過敏性鼻炎流清水鼻涕,西醫認為是過敏體質被過敏源刺激所致,中醫則認為是素體虛寒,外邪侵襲所致。所以,廣告里治療鼻塞、流涕的藥物適應證擴大了,并不能精準治療,也不符合中醫的辨證論治。
我們綜合病因、癥狀的不同,對鼻炎進行了分類。
萎縮性鼻炎,從中醫來說,與人體質虛、營養不良有關系,從西醫來說,是由于鼻黏膜局部的萎縮所導致。其癥狀表現為:鼻腔過分的寬大,空氣可以直接進入鼻后部。其體征表現為鼻腔黏膜萎縮。
過敏性鼻炎,從病因而言,主要是本為過敏體質,受到外界過敏原的刺激引起。其癥狀表現為:鼻癢、持續性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鼻塞。其中,鼻塞是由于過敏原長期的刺激導致其鼻腔黏膜水腫,鼻腔通路變狹窄,其體征表現為黏膜肥大、蒼白、水汪汪等過敏體質反應導致的體征。可以通過嗜酸性粒細胞檢測、過敏原的檢測、免疫IGE檢測等檢測佐證為過敏性鼻炎。
從中醫的辨證角度來說,無論是鼻炎還是鼻竇炎,主要分為實證和虛證兩大類。萎縮性鼻炎與過敏性鼻炎患者,屬于體質虛寒,偏虛證;鼻竇炎、急性鼻炎患者,屬于風熱證、痰熱證、濕熱證,偏實證。然而,患者也很可能從早期的實證逐漸變為后期虛證,比如一開始出現急性鼻炎為實證,長期治療不癒,慢慢轉變為鼻竇炎,也就是變為虛證了。臨床上,越來越多的患者是虛證、實證都有,比如既有過敏性鼻炎又有鼻竇炎,有些方面體現為實證,有些方面體現為虛證,這樣治療就更復雜,陰陽調節也更為重要。
《科學生活》:有些患者說在晴天鼻炎較輕,陰雨天鼻炎較重。中醫認為鼻炎是哪些內外因引起的呢?
郭主任:一方面,這和體質有關系。五臟六腑是互相聯系的整體,但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所以鼻子和肺臟最有關系。在中醫治療鼻炎中,醫生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調節肺臟。很多治療鼻炎的中藥方,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玉屏鳳散”一共三味藥:白術、黃芪、防風,功能是固表護肺。為什么叫玉屏鳳散呢?這個藥會象屏鳳一樣把肺包圍起來,與外邪隔斷,讓邪氣不能近身,保護肺臟,御敵以外觸,進而預防鼻炎。
另一方面,鼻炎受環境影響較大。因為鼻子在面部,是對外接觸的主要門戶,所以鼻炎受外界的影響比別的疾病多得多。當天氣晴朗、空氣優良的時候,引起鼻炎的誘因就相對少一點。潮濕的天氣,細菌更加容易繁殖,對我們人體的侵襲程度就加重了,患病概率也就增高了,這就是我們中醫所認為的外邪侵襲。氣候不佳的時候,邪氣旺盛,此時如果身體正氣很旺盛,那么“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但如果人體正氣不足,體質偏虛寒,那么就容易患病。所以,我們耳鼻喉科就診高峰是有季節性的,春秋季氣候變化的時候,患者就多一點,到了冬夏,患者反而不多。(未完待續)
